摘 要: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為了推動我國對外開放與文化交流,提高學習者的英語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英語教學是初中學校教育教學的重點內容,而且初中階段是學生掌握和積累英語知識的關鍵時期。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的初中階段英語聽、說、讀、寫的一體化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聽、說、讀、寫;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王紅芳,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張川鎮(zhèn)中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育主管部門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使學生形成學科核心素養(yǎng),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當前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讓學生知道學習的意義。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是非常重要且緊密聯(lián)系的。因此,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英語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一、初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
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普遍存在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象。首先,教師過于注重對英語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素養(yǎng),還會影響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其次,一些教師在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方面缺乏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缺乏參與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和信心。第三,一些教師還習慣于將教學內容局限于課本,不能讓學生接觸更廣泛的英語知識方面,缺乏相應的展示和積累知識的平臺,這對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來說是十分不利的。面對上述問題,初中英語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給學生營造理想的英語教學氛圍,并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二、 聽、說、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區(qū)別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禁錮,過于崇尚得高分。一些英語教師只重視對學生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因而造成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不足。而初中英語聽、說、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就是通過對英語教材和教學方法的融合,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把這四大方面的課程內容有機地整合起來,進而改變了英語教師的授課理念,改進了傳統(tǒng)英語教學方式,激發(fā)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進而增強了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三、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英語聽說讀寫整合教學策略探究
(一)提高語言技能,把閱讀和寫作付諸實踐
英語學科的語言技能是指英語口語能力、交際能力。語言技能可以通過閱讀和寫作來提高。比如,在學習“Geography”一詞時,教師可以把它讀給學生聽,讓學生練習教師的正確發(fā)音。同時,讓學生敢于交流,增強語感。新時代的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聽、說、讀和寫練習,從根本上鍛煉學生的英語能力。不少學生能夠寫很多單詞,但他們無法正確解讀。還有的學生不會讀寫,所以他們不能靈活地使用英語知識。教師可以采取分角色閱讀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而情景寫作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也可以給學生一段中文,讓學生完成英文翻譯并口頭朗讀,用這種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和寫作能力。
(二)分析課前學習情況,確立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
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英語聽、說、讀、寫教學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實際需要進行設計,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例如,在課前分析中,要以教學目標為主要參照,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教學目標。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語言知識和經(jīng)驗,更要注重學生的英語聽力、口語表達和讀寫水平。在此過程中,教學目標的確立不僅要注重英語聽說教學,還要以文化意識和思維素質為輔助教學內容,達到提高英語綜合能力的效果。
(三)注重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主要是指學生主動調整學習策略,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和渠道。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發(fā)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還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在初中英語聽、說、讀、寫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以下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在教學中整合各種教學策略。我們不僅要注意聽的策略,還要注意說的策略,以便在這兩種策略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讀寫能力。其次,除了在課堂上實施嵌入式教學策略外,還需要明確教學方法和策略指導。例如,英語教師應講解教學目標和策略,讓學生了解英語聽、說、讀、寫教學目標和策略的真正意義,讓學生充分掌握如何在英語聽、說、讀、寫方面運用現(xiàn)有的教材,讓學生積極參與聽、說、讀、寫的實踐活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四)將教材知識點與課外拓展閱讀實踐有效結合
課程整合和主體性建設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 基于此,教師需要更好地將實踐與 教學工作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更多的學習經(jīng)驗來獲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比如, at、on、in的運用方法的教學。 通常來說, 學生很容易弄混這三個介詞, 不知道應該在什么時候使用它們。 教師可以利用微課, 列舉幾個容易混淆的詞組, 讓學生根據(jù)這些詞組來進行這三個介詞的辨別, 從而知道 at 運用在事物上,on 是指事物的表面,in是指事物的內部。 這樣,學生在實際應用中就不會出錯,有助于提高英語能力。
初中英語教學中,通過課文拓展閱讀、實踐與小組合作學習與交流相結合,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交流機會, 加深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了解和友誼,這對提高學生的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英語首先是一種日常交流的語言。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本末倒置,盲目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測試成績,而忽視了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英語應用能力。教師要注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生活中學習英語更有利于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形成。
(五)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有趣的英語聽說教學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擺脫傳統(tǒng)觀念,學會“讓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打破過去的“填鴨式”現(xiàn)象,把課堂還給學生。相對于一味地向學生傳授知識,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效果會更加明顯,使教學活動不會“吃力不討好”,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來自課堂,生動有趣的課堂會讓學生熱愛和感受英語的魅力,讓學生真正掌握一門語言。良好的課堂氛圍不僅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改進,還會影響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提高,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互助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例如,在“How to prepare for exams”的教學中,學生被分成不同的小組,針對兩個問題進行討論。教師讓學生通過列舉案例來思考答案。案例貼近學生生活,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培養(yǎng)思考和探索的能力。通過教材附圖的多媒體展示,介紹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使這些東西能夠清晰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以不同的方式調節(jié)課堂氣氛。
(六)加強主題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思維
閱讀是掌握語言基礎知識、提高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通常注重對語法和詞匯的深入講解,或者通過任務型教學法讓學生理解全文。最后,要求學生熟悉課文,掌握重點知識點,達到復述的目的。然而,很少有教師依據(jù)課文主題開展拓展寫作。一方面,教師考慮到學生英語水平有限,無法順利完成寫作;另一方面,他們擔心學生過度的發(fā)散思維會導致很多寫作錯誤。因此,教師往往以考試為主線,選擇了一些與考試相關的寫作主題讓學生寫作。事實上,英語教材中每一單元的主題都是很好的寫作材料。如果想用讀寫結合來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教師可以提煉話題讓學生寫。這樣既能促進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提高閱讀能力,為學生的寫作提供素材。例如,讓學生圍繞這個話題來談談英語廣告是如何描述的,在閱讀有關“打折”的文章后,并寫一則超市打折促銷廣告。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英語的實用價值。
(七)合理分配讀寫時間,共同進步
閱讀和寫作都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合理分配讀寫時間,使讀寫結合發(fā)揮最大的作用,讓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強調的是,讀與寫的結合不是在同一個課堂上讀與寫,學生先進行閱讀。寫作的目的是鞏固和加深對閱讀文章的理解。閱讀和寫作活動是有效的語言練習形式,其能激活學生的語言知識,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考的能力。如果課堂上的時間分配不均衡,教師可能不會詳細講解某一內容,這對學生來說是不利的,所以教師在英語寫作教學中一定要合理分配閱讀和寫作的時間。
(八)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英語教學活動
目前,現(xiàn)代信息技術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意運用多媒體技術,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首先,教師要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媒體英語教學模式,改變傳統(tǒng)的板書教學和口頭講解模式??梢岳枚嗝襟w技術的圖像、聲音、視頻等方式動態(tài)展示英語知識,使學生在聽、說、讀方面掌握英語理論知識。其次,學校應該配備完善的英語教學設施,為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提供相應條件。同時,教師要注意分層教學,因為每個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不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也不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分層教學。一是利用在線平臺上的能力測試來了解學生真實的聽、說、讀、寫能力,然后為學生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方案。二是將多媒體技術融入教學活動??梢酝ㄟ^網(wǎng)絡平臺的形式安排英語作業(yè),讓學生有獨立實踐和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綜上所述,新課改對英語課程的高要求決定了初中英語教師不能依舊固守傳統(tǒng)課堂教學框架,要敢于創(chuàng)新,拓展課堂內容,提高課堂水平,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獲得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戴暉.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聽讀寫能力[J].中學生英語,2017(44):27.
[2]楊華蘭.淺談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原則和策略[J].新東方英語,2018(7):50.
[3]馬本曉.結合興趣,落實初中英語聽說讀寫教學[J].中學生英語,2016(40):70-71.
[4]馬巧林.探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開展策略[J].中外交流,2018(44):157.
[5]幸金妹.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模式的應用與教學策略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37):190.
[6]陳亞楠.怎樣在英語教學中運用聽說讀寫教學策略[J].中國科技經(jīng)濟新聞數(shù)據(jù)庫·教育,2016(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