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淑琴 張愛君 于晶晶 李宗吉 孟媛媛
摘? 要:本課題中,我們依托學校信息化平臺,對該課程實施基于在線測試平臺的過程性評價研究。旨在通過對平臺數據的分析,指出在該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新的過程性考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為今后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評價手段,構建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有機結合的評價方式,構建教師和學生相結合的評價主體,對學生進行更科學、更有效的評價,提高評價的信度和效度,促進臨床寄生蟲學檢驗教學水平大幅度提升,開創(chuàng)教學工作新局面。
關鍵詞:在線測試平臺;臨床寄生蟲學檢驗;過程性評價;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2)06-0068-04
Abstract: In this project, we rely on the school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implement the process evaluation research based on online testing platfor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latform data,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adopting the new process assessmen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course,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evaluation mean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summative evaluation and formative evalu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ubj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The hig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evaluatio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clinical parasitology laboratory and open up a new situation.
Keywords: online test platform;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process evaluation; study
一、過程性評價背景
加強教學過程質量管理、實施過程性評價已經成為當前教育評價改革研究的熱點。過程性評價是指通過評價控制教學過程,從而達到督促和鼓勵學生學習、修正或改正教師教學方案的目的[1],是對學習過程的價值進行建構的過程,其尤為強調學習者適當的主體參與,是在學習中發(fā)生的、學習者能積極參與的、循序漸進的學習價值建構過程。研究表明,加強過程性評價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習者有效學習,而且也有利于使他們得到個性化的指導。過程性評價注重“過程”與“發(fā)展”,可以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消缺修正和激勵作用,幫助學生適應學習。在過程性評價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反饋較為及時,學生能及時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進而更好地投入學習,使得學習效果也會進一步提升[2]。
臨床寄生蟲學檢驗也稱診斷寄生蟲學,是人體寄生蟲學與實驗診斷學的有機結合,重點研究人體寄生蟲的分類、形態(tài)特征、寄生蟲病的實驗診斷,為寄生蟲感染與寄生蟲病的診斷提供科學的實驗依據。以往該課程評價包括實驗報告和考勤兩方面,測評形式過于單一。實驗報告大多是在課下完成,無法實現教師對測評過程的監(jiān)控。同時,由于學生雷同作業(yè)(抄作業(yè))的情況比較多,一味采用這樣的評分策略,就會缺乏客觀性。長此以往,這種評價由于僅著眼于學生實驗報告完成與否,無法從作業(yè)中準確獲悉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對于課堂表現和學習效果以及是否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無法給出準確的量化考核標準。這樣的評價體系難以反映出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做不到評價信息反饋及時、精準,也就無法有效地提升臨床寄生蟲學檢驗課程教學。如何通過測評手段真正并且實時反應出學生在本課程學習過程中對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在實踐中摸索出一套與課程匹配的考核評價模式一直是我們課程組關注的核心問題。
疫情初期,臨床寄生蟲學檢驗課程教學依托寧夏醫(yī)科大學在線平臺,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號召,進行了基于翻轉課堂的線上教學的初次嘗試,為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同時,課程組依托學校信息化平臺實施了基于在線測試平臺的過程性評價研究。旨在通過對平臺數據的分析,指出在該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新的過程性考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從淡化理論考核、加大過程評價和改變成績構成三方面探索可行的解決方案,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參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二、過程性評價方案
1. 研究對象:2017級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本科生。
2. 研究方法:
(1)構建過程性評價體系。翻轉課堂模式下的過程性評價體系貫穿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見表1。
(2)過程性評價實施。每一次課課前一周老師在線平臺發(fā)放課程學習資料,包括視頻和課件等,要求學生線上預習,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給出相應成績;課中釘釘直播理論講授,根據在線平臺學生簽到情況得出考勤成績;講授過程中隨機發(fā)放課堂測試題,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由平臺統(tǒng)計測試結果;課后發(fā)放課后作業(yè),平臺統(tǒng)計課后測試成績。最后將每一章節(jié)的成績加權平均后得到過程性評價總成績,即將總論、線蟲、絳蟲、吸蟲、原蟲及節(jié)肢動物等共12章節(jié)共計16次的成績取平均值。
三、過程性評價效果
(一)基于在線平臺的過程性評價體系為學生成績的給定提供了數據依據
翻轉課堂模式下的過程性評價體系,一改傳統(tǒng)的僅由考勤和實驗報告,加入課前線上資料學習、課中隨堂測試、簽到、課堂投票回答問題、課后測試練習、拓展資料學習等環(huán)節(jié),較以往的過程性評價成績構成更全面細致,更加注重學生過程性學習,且其評分方式對每位學生每次內容的學習情況更加客觀、更加公平地由數據體現出來,如圖1-4所示。因此,基于在線平臺的過程性評價跟蹤了學生學習全過程,提升了過程性考核的公平性與客觀性,由此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二)基于在線平臺的過程性評價體系幫助老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如圖5所示,在線平臺直觀反饋了學生答題中錯題排行及存在的問題及知識薄弱點,通過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階段、多目標”的教學測試和系統(tǒng)反饋的成績分析,以便老師及時給學生答疑解惑,隨時調整、修改教學計劃,以便在下階段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從而獲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三)基于在線平臺的過程性評價,提高了學生的成績,提升了教學質量
如圖6成績分布圖所示,2017級本科生的80-89,90-100分數段的人數較2016級明顯增多,59分以下的人數明顯減少。如圖7所示,2017級學生的學習成績較2016級有統(tǒng)計學差異,說明基于在線平臺的過程性評價,學生學習成績較以往明顯提高。充分說明了基于在線平臺的過程性評價,督促了學生平時的學習,加上老師及時線上線下的答疑解惑,加強了師生的交流,真正發(fā)揮對“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重促進作用,達到了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過程性評價的學生問卷調查
反饋是過程性評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學習-評價-反饋-學習”的循環(huán)中,學生能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實現自我發(fā)展[3]。期末發(fā)放學生問卷,就過程性評價是否促使學生投入更多精力?是否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學習自主性是否提升?是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否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在線測試平臺的網絡穩(wěn)定性、使用方便與否?測試平臺對學生考核的滿意度等進行了調查。通過分析問卷,發(fā)現絕大多數學生對基于在線平臺的過程性評價考核方法非常滿意。其中92.2%的學生覺得該系統(tǒng)使用比較方便;93.2%的學生認為對自己的學習有較大的幫助;88.7%的學生反映他們能夠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提早完成作業(yè);85.8%的學生認為過程性評價能夠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自己有側重點地學習和復習;63.2%的學生表示這種考核非常人性化,并降低了同學們的掛科率;62.3%的學生認為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真實能力水平,對提升個人自主學習能力及綜合素質很有幫助;3%的學生覺得沒有幫助,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學習態(tài)度敷衍,學習目的模糊。特別提出的是,有89.9%的學生認為把這種考試和紙質化的考試相結合比較合理。這就足以見得進行線上過程性考核的必要性,這為我們今后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增添了信心。
四、討論
傳統(tǒng)的“期末成績+平時成績”的考核形式,不能動態(tài)監(jiān)控學生日常的學習情況,也無法對學生學習質量進行有效的甄別,而“靠數據說話”才是教育評價的正確方式[4]。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普及,高校課程教學模式不斷革新。寧夏醫(yī)科大學在線學習平臺包含網絡教學系統(tǒng)、網絡習題系統(tǒng)、在線測試平臺、在線輔導答疑平臺,其中網絡習題系統(tǒng)與在線測試平臺,徹底解決了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全面實施過程性評價的關鍵問題。
翻轉課堂模式下過程性評價的研究,一改傳統(tǒng)的考勤和實驗報告,加入課前線上資料學習、課中隨堂測試、簽到、課堂投票、課后測試練習及拓展資料學習等環(huán)節(jié)。相較以往的過程性評價,學生獲得的成績構成更全面,更加注重大家過程性學習,老師根據在線平臺直觀的反饋學生答題中的錯題排行以及存在的問題,可以及時給學生答疑解惑,隨時調整、修改教學計劃,更方便在下階段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此外,將2017級和2016級醫(yī)學檢驗本科學生的成績對照發(fā)現,兩個班的成績有統(tǒng)計學差異,成績優(yōu)良的人數明顯增加,不及格人數明顯減低。這說明基于在線平臺過程性評價,能督促學生平時的學習,加上老師及時線上線下的答疑解惑,加強了師生的交流,真正發(fā)揮對“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重促進作用,達到了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學生問卷顯示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此種過程性評價更加客觀、公平,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互聯網+”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的靈活應用使得教師和學生更便捷、更全面地參與評價,同時也能大大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自主性?!盎ヂ摼W+”背景下,教師多了一種線上評學的可靠方式。
五、結束語
當前傳統(tǒng)的臨床寄生蟲學檢驗過程性教學評價顯而易見存在諸多問題,并已經掣肘著教學?!盎ヂ摼W+”背景下,教學模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也亟需課程評價方式的科學化、智能化和現代化。在堅守教職崗位初心、不斷引入教學新手段、更好培養(yǎng)應用型醫(yī)學專業(yè)人才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不遠之將來,對臨床寄生蟲學檢驗評價體系的構建可以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教學評價體系的方方面面,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評價手段,構建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有機結合的評價方式,構建教師和學生相結合的評價主體,對學生進行更科學、更有效的評價,提高評價的信度和效度,促進臨床寄生蟲學檢驗教學水平大幅度提升,并將臨床寄生蟲學檢驗課程打造成為響當當“金課”。
參考文獻:
[1]朱紅偉.以過程性評價促學生深度學習數學[J].江蘇教育,2020(33):79-80.
[2]林怡.高校課程學習過程性評價的實踐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29(1):89-92.
[3]王玉霞,譚敏,魏來.高職藥學專業(yè)過程性評價的實施現狀調查及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0,38(24):55-56.
[4]楊現民,余勝泉.論我國數字化教育的轉型升級[J].教育研究,2014(5):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