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ㄟB云港市贛馬高級中學/江蘇省連云港市)
在新課改全面實施的背景下,學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學校校長只有加強各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督管理力度,制定規(guī)范性的工作流程,才有利于提高整個學校的管理水平。而且學校校長是學生的管理者和領導者,必須進一步確定基本的素質教育要求,全面探究日常管理期間存在的各項難點,制定完善的解決對策,創(chuàng)建相應的管理體系。
在學校管理中,本人一直在教育教學管理的模式上不斷地進行探索,從“三步一清訂單式課堂”,到“問題導學型綠色課堂”,這些教學模式的不斷探索,使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不斷得到提升,形成了符合我校學情,有著校本特色的教學管理模式。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從雙基目標到三維目標,最后到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生要有高階認知(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與問題解決、學會學習與終身學習),要學會改變。與此同時,也要求學校作出相應的改變。在當前“減負提質”的大背景下,實施有效教學,提升核心素養(yǎng),構建輕負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已勢在必行。為了進一步落實黨和國家“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育人目標,在原有教學模式上進行進一步發(fā)展與探索,使其更加符合教學改革的新要求,更符合我校的校情、學情,更好地引領我校教學的發(fā)展。
在學校管理過程中采取的方式比較單一,與新時代發(fā)展需求不相符,從實際情況來看,依舊是以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為主,也沒有將新型的信息化技術全面落實到教學管理環(huán)節(jié)中,完全影響了教學管理效率的提高,導致整體效果的弱化,與此同時,學校管理期間缺少相應的靈活性,沒有結合管理期間存在的各項問題制定出一定的應對措施,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校管理工作的難度,所以,需要增強學校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技能,加大學校管理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力度。
當前階段,學校管理理念與新時代要求不相符,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和改善,具體情況表現在以下方面:學校管理過程中依舊秉承以往傳統(tǒng)的教育管理理念,教學管理的積極性缺失,難以有效調動教師創(chuàng)新更多教學方式的積極性,完全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與新課改的發(fā)展趨勢不相符。而且在學校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學生的安全教育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是在最近幾年中,學校面臨著嚴峻的安全問題,形勢十分復雜。在以往傳統(tǒng)類型的學校教學管理期間,學校中的安全問題涉及學生在校的人身傷亡事故、校園暴力事件,而在新時代背景下,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yǎng)是目前學校安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面,諸多來自社會和家庭等不良因素,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針對此種現象,務必加強重視程度。
大多數學校依舊處于傳統(tǒng)的教育形式,過于注重學生文化課的管理,文化課程作業(yè)煩瑣。在這一現狀下,不僅削弱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其他方面的水平也沒有得到有效提升,教育管理人員缺少豐富的經驗以及學生思想品德和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完全影響了當代基礎教育。從中來看,因為缺少豐富的管理經驗以及過度依靠以往的經驗,采取以往的方式應對現代化教育,長時間下去,完全阻礙了基礎教育的良好開展。
針對管理對象來講,學校管理人員將教育管理的重點放在了學生身上,完全忽視了教學關鍵因素的有效控制,在落實相關管理制度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嚴格遵循規(guī)范性要求。可是教師的管理方面比較薄弱,不利于學校管理工作的開展。
在學校管理工作開展期間,管理的要點為硬件建設,完全不重視學生、師生精神層面和文化層面的管控,大多數學校將行政管理、教學管理和硬件管理當成學校管理的主要內容,但是并沒有有效培養(yǎng)師生的精神和校園文化。
在現有的學校管理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方面是管理期間尚未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管理體系,在創(chuàng)建管理體系過程中,激勵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具體管理期間缺少激勵制度,完全阻礙了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在學校管理過程中,管理工作中面臨的難點是有關人員積極性的缺失,各階段的教學計劃和目標也沒有合理規(guī)劃,長時間下去,不利于我國教育工作的良好實施,出現了以上問題以后,將影響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也難以為學生構建相應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也會對新課改的要求進行質疑,所以,制定教學目標和計劃的過程中出現偏差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完全影響了學生的良好學習,阻礙了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
對于不同的學校來講,各自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基于此,在制定學校管理策略過程中,應當將自身的特征體現出來。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思想也有了明顯的改變,基于此,學校必須緊跟時代潮流,遵循我國教育方針,將師生身心發(fā)展當成一項任務,創(chuàng)建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教學管理道路,而且為了體現出學校管理策略的科學性和高效性,應當轉變相應的理念,提升技能。校長是學校的主要領導者、決策者和負責人,必須從大局觀考慮工作,做好各項工作,深入內部,了解和掌握師生的實際情況,加以探究和論證,以此制定出與學校發(fā)展需求相符合的管理策略。
與此同時,學校也應當更新和改進教育理念,引進新型的教學方式,優(yōu)化良好的知識結構,創(chuàng)新教育管理方法,在學校管理工作開展期間,只依靠校長個人經驗是遠遠不行的,為了避免決策和管理期間發(fā)生失誤,就需要增強學校領導班子的管理技能,多聽取教師和學生提出的各項建議,采納符合要求的建議,進而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在學校管理過程中,主要是采取科層制組織方式,在課程管理制度落實期間,每個人的決定和行為都必須對上級負責,落實科層制組織體系過程中,明確每個人的管理權限,體現出每個人的責任,提升管理效率。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課程管理制度、組織等級原則上是十分嚴格的,要求下級必須對上級負責,這期間,校長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力度不足,不利于制定合理的管理決策,也阻礙了學校整個環(huán)節(jié)管理工作的良好開展。所以在管理學校過程中,校長必須和教師有效合作以及交流,拉近自身和教師以及學生之間的距離。
學校是教育學生的主要場所,在學校教育管理期間,以提升教育教學效率和質量為主,為了實現該目標,就必須凸顯內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強化教學制度的建設制度和監(jiān)督制度的構建力度。
第一,為了確保學校處于正常的教育教學狀態(tài),應當以實際情況為主,積極采納師生提出的各項建議,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為了讓教師更好地備課,提高教學水平,還需要安排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師集體備課,強化學校中各科教師的教育程度,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為了構建高效率的課堂,學校應當改善課堂教學結構,探究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教師依照具體的教學理念和班級情況,采取符合學生特征的教學方式,增強教學質量。
第三,創(chuàng)建考核制度。全面掌握教師的教學情況,制定完善的管理計劃。
當前階段,學校校長應當進一步了解教師具備的優(yōu)勢和特長,結合具體情況,安排教師工作,將教師的長處體現出來,增強教師教學的能力和水平。校長要加強和師生的溝通力度,從日常生活中多關心他們,了解教學中、生活中存在的難題,給予合理的解決,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其全面參與到教學中去。
與此同時,還應當為教師專業(yè)成長提供良好的機會,構建一定條件,創(chuàng)新教師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并借鑒其他學校的成功經驗,選派教師進修或者邀請各科專家來學校聽課、評課。在專家規(guī)范性的指導之下,創(chuàng)新學校的教育方式,而且學校也可以采取獎懲的方式,加強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力度,針對表現良好的教師,可以提供深造的機會,激發(fā)教師的熱情,提升教學質量,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yè)性。針對沒有完成目標或者工作的教師,必須加以懲罰,引領教師主動探究教育教學中存在的難點,改進不良的教學行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逐漸從教育管理中形成。以往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是教師在教育管理中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學生一直是被管理者的身份,基于此,就需要緊跟新時代發(fā)展需求,創(chuàng)新和改進學校管理方式,落實以學生為主的意識,結合學生的反饋,健全管理體系,在管理決策期間,廣泛吸收學生的建議,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校管理環(huán)節(jié)中,強化主人翁意識,加深學生對學校管理制度的認同感。當校長和教師以及學生交流期間,必須將自身放在和教師、學生平等的地位,以身作則,發(fā)揮一定的引導作用。
當前階段,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校的文化內涵,改善學校的教學管理?;诖?,應當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體現出時代特征,與學生個性相符合。從這方面進行探究,以實施德育活動、文化活動等各項課外活動的方式,培養(yǎng)學校師生的人文精神,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從全體師生文化建設中提升思想道德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教學管理構建一定的外部環(huán)境,以此達到優(yōu)化學校內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在學校教學管理期間,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同時也是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關鍵,使其無論是認知、情感還是性格等,都有明顯的改變。要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就必須多舉辦校園活動,通過豐富多樣的德育活動、文化活動強化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文化素養(yǎng)。
另一方面,在建設校園圖書館和開展讀書活動等方式上構建學校教學管理的物質文化環(huán)境,要給予充足的資金,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場所,通過開展讀書分享交流活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生是教育管理的主體,培養(yǎng)品學兼優(yōu)、奮發(fā)有為的學生是學校建設的重要內容。建立良好的、文明的班風,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作。為了促進良好校風、學風、班風的形成,促進我?!扒啻簥^斗者的弘毅品格提升工程”的穩(wěn)步推進,學校決定每學期在全校學生中開展“崇德標兵”“敬智標兵”“弘毅標兵”評選活動,在班主任中開展“弘毅班主任”評選活動。
確保學生的安全性是學校的主要義務,學校應當注意,學生的安全教育只依靠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讓學校和家庭之間全面配合?;诖耍瑢W校應當創(chuàng)建完善的合作體系,實施多樣化的學校活動,加深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力度,保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同步實施,增強學生的安全理念,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第一,評價體系必須與時俱進,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以分數為主的評價方式。基于學生評價體系創(chuàng)建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多項因素,比如對學生的社會評價、家庭評價、業(yè)務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質等多方面的評價,從多個角度完成對學生的評價,而且創(chuàng)建多元評價體系,這也是創(chuàng)新和加強學校管理模式以及教學模式的關鍵所在。
第二,教學方式必須與時俱進。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應當從教學活動中被摒棄,在教學期間要加強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力度,遵循以問題為中心、學生為主導地位的基本原則,教學期間創(chuàng)建開放式、引導式以及交流式的全新模式,利用該模式構建良好的教學局面,提升教學效率,發(fā)揮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開展何種類型的管理活動,都必須更新和創(chuàng)新理念,在實施新課程教育教學工作期間,先進的理念發(fā)揮了良好的引導效果。在深入開展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從以上論述來看,校長是做好學校工作的關鍵所在,是學校的管理人員,必須摒棄以往傳統(tǒng)的管理理念,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和技能,建立管理制度,提高決策的民主性,創(chuàng)新和改進管理方式,推動師生朝著良好的趨勢發(fā)展。與此同時,可以通過強化文化建設、安全教育等多項途徑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實現學校全面發(fā)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