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紅玲 欒杰 李文亞 姜元培
生長激素缺乏癥(GHD)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疾病,患者主要臨床癥狀為身材矮小,對于兒童未來發(fā)育及生活等均會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隨著當前社會、家庭對兒童生長發(fā)育問題重視程度的加重,針對GHD的研究不斷增加[1]。GHD的發(fā)病原因和機制較多,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是使用重組人生長激素(rhGH),其雖然為當前對GHD進行治療的首要方案,但其所具有的效果仍舊受到一定的爭議,主要是因為患者發(fā)病機制不同,且個體化差異等因素。為了加強rhGH對GHD的治療效果,臨床不斷尋找對rhGH療效進行檢測的指標及影響因素[2]。本次研究,主要針對rhGH治療GHD的療效及相關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和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9至2020年確診并收治的50例GHD患兒,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8.26±2.24)歲;患者基礎資料整理,患者家屬提供親簽研究知情書以及參與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臨床上對GHD的診斷標準[3];②骨齡要明顯落后于實際年齡標準;③患者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相較于正常值較低;④無其他惡性疾病。
1.2.2 排除標準:①存在其他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4];②對研究使用藥物存在過敏可能性;③有增高藥物或是促骨骼生長藥物使用歷史;④首診并不在本院;⑤處于昏迷狀態(tài);⑥患者或家屬存在精神類疾病;⑦無法完成隨訪。
1.3 研究方法
1.3.1 治療方式:對患者使用重組人生長激素(批準文號:S20000001)皮下注射治療,于患者睡前30 min使用,患者大腿外側、上臂外側等位置均可進行注射,注射劑量為0.1~0.15 U·kg-1·d-1,同時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指導,包括維生素D、鈣劑的補足,確保在治療期間患者擁有充足睡眠,進行科學鍛煉,定期根據(jù)患者變化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
1.3.2 檢測方式及指標:患者接受治療后,每間隔3個月進行1次隨訪,對患者身高(Ht)、體重(Wt)、生長速率(GV)、身高標準差積分(HtSDS)、體重指數(shù)(BMI)、身體肥胖指數(shù)(BAI)等指標進行檢測和記錄[5];同時對患者空腹靜脈血進行采集,并在常規(guī)離心處理后,取上清液,使用全自動血氣分析儀等進行檢測,包括血常規(guī)[骨堿性磷酸酶(BAP)、C型鈉尿肽前體氨基末端肽(NT-proCNP)、骨鈣蛋白(OC)、尿酸、空腹血糖(FBG)]、甲狀腺功能[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促甲狀腺激素(TSH)]及IGF-1等[6]。
2.1 治療前后GHD患者生長參數(shù)結果 GHD患者治療后6個月GV、Ht、HtSDS較治療后3個月、治療前明顯較高(P<0.05);治療后3個月GV、Ht、HtSDS較治療前明顯較高(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GHD患者生長參數(shù)情況調查表
2.2 治療前后GHD患者血清學指標結果 GHD患者治療后6個月IGF-1、NT-proCNP、OC、BAP、FT3/FT4及尿酸較治療后3個月、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治療后3個月IGF-1、OC、BAP、尿酸、FT3/FT4及NT-proCNP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治療后3、6個月血清FT4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GHD患者血清學指標情況調查表
2.3 不同治療時間點GHD患者療效結果 GHD患者治療后其0~3個月的GV、ΔHt、ΔHtSDS明顯高于治療后3~6個月,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治療時間點GHD患者療效情況調查表
2.4 GHD患者GV6、ΔHtSDS 0~6與臨床指標相關性分析 治療后GV3、ΔHt 0~3、ΔHtSDS 0~3及治療前FT4與GHD患者GV6呈正相關(P<0.05);而與ΔIGF-1 0~3、以及GH峰值負相關(P<0.05);治療后GV3、ΔHt 0~3、ΔHtSDS 0~3與GHD患者ΔHtSDS0~6呈正相關(P<0.05),而與治療前CA、BA、WT、Ht、BMI及IGF-1呈負相關(P<0.05)。見表4。
表4 GHD患者GV6、ΔHtSDS 0~6與臨床指標相關性分析表
2.5 GHD患者GV6、ΔHtSDS 0~6影響因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GHD患者GV6影響因素為GV3、ΔIGF-1 0~3(P<0.05);GHD患者ΔHtSDS 0~6影響因素為治療前CA、ΔHtSDS 0~3(P<0.05)。見表5、6。
表5 GHD患者GV6影響因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表6 GHD患者ΔHtSDS 0~6影響因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GHD不僅會對患者生長發(fā)育造成影響,還會導致患者其他器官及功能出現(xiàn)異?,F(xiàn)象,對患者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心血管系統(tǒng)影響明顯[7]。當前對GHD發(fā)病因素、治療方案的研究較多,rhGH是當前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首要方法,但對其治療效果仍舊存在一定的爭議,為加強GHD患者使用rhGH的療效,尋找其療效影響因素顯得極為重要[8,9]。
本次研究結果明確指出,rhGH的使用,可以促進GHD 患者的生長,同時BMI數(shù)值也表明,其使用不會對患者的骨齡成熟產(chǎn)生促進作用,而在治療后6個月治療效果會出現(xiàn)一定的下落,多是因患者在治療期間,其生長板軟骨細胞所具有的增值能力,出現(xiàn)了明顯的減弱及受到長期用藥誘導出現(xiàn)生長激素低抗存在一定關系[10]。當前研究隨訪時間較短,無法判斷其對患者最終身高的影響。
本次研究之中,GHD患者治療后6個月IGF-1、OC、BAP、尿酸以及NT-proCNP,相較于治療后3個月、治療前要明顯較高(P<0.05);治療后3個月IGF-1、OC、BAP、尿酸及NT-proCNP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治療后2、6個月血清FT4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FT3/FT4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IGF-1屬于活性蛋白多肽物質的一種,其主要由肝臟中產(chǎn)出,對骨骼細胞具有明顯增生、分化等促進作用,部分研究中指出,IGF-1不僅可以預測生長情況,還可以對rhGH的效果、安全性進行檢測[11]。生長板的功能狀態(tài),直接對患者的骨骼縱向生長能力進行決定,而GH由垂體分泌,可以對生長板進行直接或是間接的調控[12]。OC是一種成骨細胞所分泌出的維生素K與依賴性鈣結合蛋白,可以對成骨細胞的功能進行直接準確反映[13]。治療后GV3、ΔHt 0~3、ΔHtSDS 0~3及治療前FT4,與GHD患者GV6呈正相關(P<0.05);而ΔIGF-1 0~3及GH峰值則呈負相關(P<0.05);治療后GV3、ΔHt 0~3、ΔHtSDS 0~3與GHD患者ΔHtSDS 0~6呈正相關(P<0.05),而治療前CA、BA、WT、Ht、BMI及IGF-1呈負相關(P<0.05)。
GHD患者治療中,甲狀腺素是否受到rhGH的影響存在較大的爭議,部分研究認為患者甲狀腺功能會因治療出現(xiàn)一定的減低,而部分研究則認為在大部分患者的治療之中,患者甲狀腺素功能并不會出現(xiàn)變化[14]。在上述相關性分析研究之中明確指出,研究中所涉及的多種因子,均與患者治療存在直接或是間接作用,在治療期間可以有效觀察檢測患者治療效果[15]。本次研究之中,對GHD患者的身高增長及相關臨床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從中尋找相關性結果,并借助多元線性回歸分許,探討最終對GHD患者接受rhGH治療效果造成影響的因素,而結果顯示,GHD患者GV6影響因素為GV3、ΔIGF-1 0~3(P<0.05);GHD患者ΔHtSDS 0~6影響因素為治療前CA、ΔHtSDS 0~3(P<0.05)。
綜上所述,使用rhGH治療GHD患兒,所獲效果明顯,檢測患者IGF-1等血清學指標可以有效掌握患者治療情況,對其療效造成影響的因素包括GV3、ΔIGF-1 0~3、治療前CA及ΔHtSDS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