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雅蘭
批注式閱讀,顧名思義是指閱讀過程中利用線條、符號或文字對自身的疑惑、思考以及感受在空白處進行標記、表達?!芭逼蛑饔^感受,通??梢允褂幂^為感性的語言來進行表達,而“注”就側(cè)重于文本中存在的重點、難點或疑點,正常情況下可以采用圈、點、勾、畫的形式,利用不同的批注符號進行標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批注的方式開展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本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通過不斷的標記、注釋,不同學生在學習中對文本的不同感受、不同見解都可以被記錄下來,做到“學有痕跡、思有痕跡”,可以較大程度地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閱讀習慣和獨立思考的學習能力,促使學生深度參與閱讀過程,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绷己玫膶W習興趣可以喚醒學生對批注式閱讀的動力,只有學生本身對閱讀感興趣,才會真正愿意去探索蘊含在文字中的內(nèi)涵,才會去鉆研批注式閱讀的方法。教師如果能夠找準學生感興趣的批注點,對激發(fā)學生的批注式閱讀興趣是具有巨大幫助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盡可能豐富批注式閱讀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潛心閱讀、用心批注,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到批注式閱讀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挑選自己在閱讀中做得較好的批注內(nèi)容,作為優(yōu)秀范例進行展示分享,生動直觀地讓學生認識批注式閱讀。在正式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閱讀時間,讓學生擁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對批注式閱讀的興趣,同時要教給學生學會結(jié)合個人的偏好和不同的文本實際,選擇合適的批注方式,讓學生享受批注式閱讀的快樂。
思維能力作為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在閱讀教學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批注式閱讀作為教學的重要方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由于學生思維能力有限,所以在一開始接觸批注式閱讀的時候,需要教師“授之以漁”,采取示范式的批注閱讀,進行手把手教學,如可以從最基礎的字詞句到段再到整體,將自己做好的批注內(nèi)容展示在學生面前,為學生做出引導和示范,讓學生初步了解如何在閱讀過程中做批注,從而促使學生自主嘗試批注。提供合適的方法支架,可以事半功倍,幫助教師更好地為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鋪下一條平坦的道路。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前閱讀作為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批注式閱讀的方法和策略,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就對文章的整體脈絡有了初步的把握,還能夠引導學生獲取較為深入、富有個性化的解讀,讓學生充分做好課堂學習的準備。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課前閱讀時的自由批注并不等同于隨心所欲、胡亂批注,教師應引導學生勾連舊知,明確批注的方向。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是“預測策略單元”,編者采用了將“學習伙伴”的思考過程在文本旁邊進行旁批的方式,為學生展示了進行預測的方法和內(nèi)容;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是“提問策略單元”,編者用質(zhì)疑式批注的方法將“學習伙伴”存在疑問的地方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為學生示范了提問的不同角度。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基于舊知,引導學生嘗試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修改批注和解決問題。
課中批注是學生進行文本細讀與深度閱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結(jié)合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難點,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抓住課堂提問的時機,引導學生借助不同的批注符號,循序漸進進行批注,實現(xiàn)對文本的深入理解。教師通過對課中批注進行傳閱和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化和完善自己的批注,并更新自身對于文章的理解,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質(zhì)疑、推想,打破常規(guī)思維,實現(xiàn)學生對批注內(nèi)容的再創(chuàng)造、再理解,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內(nèi)容,生成個性化解讀。為了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師應注意對學生的課中批注情況進行觀察,若學生存在批注過于隨意的情況,教師應對其進行適當?shù)闹更c,幫助學生意識到課前批注的重要性。學生如果想要對文本有更加個性化的理解,則可以以教師的指導為基礎,把自己零散的批注進行有效的整理和總結(jié)。
課后批注主要體現(xiàn)在綜合理解方面,通過批注,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總結(jié)文本的寫作思路,理解文章脈絡,進而從文章的知識層面、情感層面、文學意境層面多角度解讀文本。教師要對學生的批注內(nèi)容予以充分重視,引導學生根據(jù)批注內(nèi)容對寫作技巧進行學習和應用,逐漸提升學生的閱讀領悟能力。還應鼓勵學生將課后批注與課前批注進行對比,明確其中的差異,并對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有效拓展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促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文學審美能力得到提升。
批注式閱讀是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語文教學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學生思維品質(zhì)、思維能力的重要教學活動。將批注式閱讀落到實處,有利于讓學習真實發(fā)生,為學生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能力與習慣奠定基礎。
每個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各不相同,這要求教師在開展批注式閱讀時,要做到因“生”施教,結(jié)合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引導學生針對不同的文本內(nèi)容進行積極思考,進而達到從不同角度、不同內(nèi)容進行多元化的分析、解讀,形成自己的批注的層次。對于學生具有個性但缺乏實際理論依據(jù)的批注,教師在課堂上要及時“糾偏”,在提供批注方法的基礎上,帶領學生穩(wěn)扎穩(wěn)打進行批注學習。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表達機會,盡量避免過多干涉學生的想法,在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權(quán)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驅(qū)動學生的閱讀內(nèi)需,從而促使學生在多元化解讀的同時獲取良好的批注體驗,還可以不斷豐富學生對批注式閱讀的認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批注能力。
正確有效的批注式閱讀,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的自主質(zhì)疑能力也具有較大影響。那么,教師應當如何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主質(zhì)疑的能力呢?這要求教師要清楚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常見問題入手,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質(zhì)疑下所形成的批注體驗是獨一無二的,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信大膽地將自己的獨特體驗和真實想法與同伴進行分享、交流,通過生生思維的碰撞,拓寬學生的批注思路,拓展學生的思考空間和文本感受,這又是一次對學生大膽質(zhì)疑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批注式閱讀教學和常見的語文教學模式是存在較大不同的,它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個性化閱讀,在自主閱讀中完成對文本知識的理解和品析活動。為了進一步提高批注式閱讀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多元評價的作用,靈活利用多種時機對學生的批注內(nèi)容進行評價,以及時有效的評價和反饋促進學生對自己的閱讀體驗進行多元化的表達。同時要尊重學生在批注過程中的個性化見解,對于學生在自主批注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和困惑,要及時引導,適時點撥,以積極有效的評價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感受批注的樂趣,樹立批注學習的信心,在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促進其批注水平的有效提升。
批注式閱讀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學習態(tài)度。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教師應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批注興趣,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和學生個體成長的閱讀需求,尋求更加高效、更加實用的批注閱讀策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批注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引導學生暢游知識海洋,從批注中汲取營養(yǎng),滋養(yǎng)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