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露
摘要:最近幾年對于幼兒進行社會性培養(yǎng)越來越得到更多人的重視,目前已經逐漸成為了現(xiàn)代教育的一個突出的基本任務。幼兒教育中往往能通過很多手段來提升幼兒自身的社會性,而音樂游戲則作為教育方式之一,其自身所具有的情緒調節(jié)能力與游戲自身的趣味性結合起來了,變成幼兒社會性培養(yǎng)的一個關鍵渠道。為了能夠加強家長對于音樂游戲在啟發(fā)幼兒社會性方面的功效的認知,本篇論文將采用觀察法和文獻研究法,以幼兒園內的幼兒作為研究對象,進一步結合實例分析音樂游戲對幼兒社會性培養(yǎng)方面的影響,旨在對現(xiàn)如今的幼兒社會化教育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幼兒;音樂游戲;社會性
一、概念界定
(一)音樂游戲
音樂是音樂游戲的靈魂,而樂游戲當中的游戲則是幼兒來接收音樂,并且喜歡上音樂的一個主要途徑。音樂游戲往往需要通過一些基礎的音樂形式以及游戲模式,讓幼兒得到音樂方面的訓練,從而實現(xiàn)其社會化培養(yǎng)的目的。老師也常常需要通過對于音樂游戲的運用來提升孩子們對于音樂的理解。因為游戲,其歸根結底還是一種游戲,只是借助音樂的形式來讓孩子更能夠接受其游戲的方式。
(二)社會性
社會性質的是一個人,作為一個社會中的成員,在適應社會的過程當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各樣的特征,而幼兒的社會性培養(yǎng),主要包括對于幼兒的社交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
二、音樂游戲對幼兒社會化發(fā)展的影響
(一)音樂游戲對幼兒交往社會化的影響
幼兒進入幼兒園是他們出生以來第一次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因此,在幼兒進入幼兒園之后,不僅僅要學習一些最基本的理論知識,還應當學會如何進行社交等方面的社會化行為。因為幼兒在進入幼兒園之前都是處于家庭這樣一個環(huán)境之中,沒有真正的和陌生群體接觸過,這使得部分幼兒在進入幼兒園之后,很有可能表現(xiàn)出膽怯,不想與他人交談的情況,而是社會化教育就是對這種情況進行改善。而音樂游戲作為社會化教育的一個方式和載體,能夠讓孩子們在做游戲的過程當中培養(yǎng)其社交能力,從而實現(xiàn)其社會化的教育目的。
(二)音樂游戲對幼兒情感社會化的影響
1.促進幼兒之間的情感溝通
音樂游戲能夠為幼兒之間的交往提供一個較為舒適的環(huán)境,孩子們可以在音樂游戲當中互相熟悉起來,從而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2.加強師幼之間的情感溝通
幼兒之間的溝通往往需要幼師的引導,而老師可以通過音樂游戲的講解和帶領創(chuàng)造出來和諧的師生環(huán)境,因此,因為游戲又成為幼兒園老師和孩子之間情感橋梁的一個建立方式。老師要借助音樂游戲循循善誘,讓孩子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能夠更加大方的和他人交流,從而實現(xiàn)其社會化教育。
3.幫助緩解幼兒的負面情緒
音樂游戲,其本身是以音樂為載體的,而音樂則可以讓人的負面情緒得到一個很好的消解。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音樂游戲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當中,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幼兒自身的負面情緒,幼兒可以被這些較為歡快的音樂所帶動自己的情緒,舒展自己的緊張神經。
(三)音樂游戲對幼兒協(xié)作能力的影響
人是社會性動物,而社會性則是一個人在社會中得以生存的基本屬性,因此,在幼兒時期,就需要對幼兒的社會性進行培養(yǎng)。幼兒往往會因為其語言能力較弱以及家庭父母的寵溺等情況,導致其幼兒的社會性較為缺乏,這時就需要幼兒園這樣一個環(huán)境來引導幼兒提升自己的社會性。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幼師可以通過音樂,游戲的方式來讓孩子們盡可能的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做游戲的過程當中,達到其社會性教育的目的。例如,在音樂游戲《拔蘿卜》中,游戲中的道具較重,一個孩子很難完成其目標,就需要幾個孩子分工合作來拔蘿卜,因此,就可以對孩子們的協(xié)作意識達到一個很好的培養(yǎng)。
(四)音樂游戲對幼兒規(guī)則意識的影響
幼兒社會化的很大一個方面就是對規(guī)則的遵守,但因為他們自身年齡較小,理解能力較弱,需要對規(guī)則進行明確,并且讓他們能夠接受,這就需要借助到音樂游戲的形式。例如,在音樂游戲《交通規(guī)則大比拼》中,幼兒必須要對音樂指令當中的規(guī)則銘記于心,明確什么時候應該過馬路,明確什么時候是紅燈和綠燈,這樣才能夠完成游戲目標,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又能夠培養(yǎng)孩子們的規(guī)則意識。
三、音樂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影響因素
(一)幼兒年齡
因為幼兒整體的年齡較小,他們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實際上是受到起年齡限制的,這時候就需要在音樂游戲的選擇上選擇一些較為簡單的游戲,讓孩子們能夠理解并且完成。而到了幼兒中期,他們自身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進步,這時候就可以稍微提升音樂游戲的難度,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理解能力,這時候可以采用一些社會化分工的形式來實現(xiàn)其音樂游戲的運作。而到了幼兒晚期,則可以讓他們自己去設計一些音樂游戲的形式,這樣既可以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也能夠起到智慧化教育的作用。
(二)教師水平
老師在開展音樂游戲的過程當中,能否帶領孩子們順利完成音樂游戲,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因此,需要要求老師具備相關的素質和能力。一個好的老師不僅僅是在教育方式上需要有較硬的實力,還需要在教育理念和想法上與時俱進,必須要從根本上重視孩子社會化教育,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當中,也可以運用音樂游戲的方式來輔佐其教育形式。
(三)音樂游戲內容
音樂游戲可以根據(jù)其有無主題分為兩類?一方面是有主題的音樂游戲,另一方面則是無主題的音樂游戲,這兩種游戲對于孩子們自身的發(fā)展而言也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啟發(fā)。有主題的,因為游戲通常情況下會含有一個故事性的主題,這種故事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提升孩子們的興趣,讓幼兒能夠更加投入地參與進來。五主題的音樂游戲則更多注重其在邏輯層面的理解能力,適合幼兒晚期的培訓。大班的孩子可以通過這種無主題的音樂游戲來實現(xiàn)其社會化教育的目的。
四、音樂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方法探尋
(一)根據(jù)幼兒年齡制定教師指導方法
老師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當中,要嚴格根據(jù)孩子自身的年齡特性來對應設計指導方式,讓孩子在溝通能力,理解能力,社交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有很明顯的提升。因此,在對音樂游戲的選擇上,也需要依據(jù)孩子自身的年齡特性來進行選擇,這樣才能夠盡可能的發(fā)揮音樂游戲在教育活動當中的作用。
小班的幼兒,他們主要的認識方式依賴于對于行為的體驗方面,因此,老師在對音樂游戲進行設置的過程當中,首先要明確的是,需要讓幼兒知曉音樂游戲的規(guī)則,給到一些指令性的動作,同時也要結合一些鼓勵性的語言,并示范給孩子們,讓他們進行音樂游戲活動。
中班的幼兒相比小班來說,他們能夠更加理解一些稍微有些抽象的概念,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老師就可以通過語言指導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們進行音樂游戲的活動。例如,老師可以提供一些道具,讓孩子能夠在音樂游戲當中實現(xiàn)角色扮演等等。
大班的孩子抽象思維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較高的階段,他們往往會對一些事物產生非常強烈的好奇心,這時就對因為游戲的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可以融入各種各樣的社會化情景,提升孩子們的社會化培育力度。
(二)根據(jù)幼兒年齡選擇游戲類型
因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們對游戲自身的理解能力有差異,因此,就需要對孩子的年齡階段進行劃分,并且選擇對應年齡階段,應當能夠接受的有些類型,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上發(fā)揮音樂游戲在教育當中的作用和效果。例如小班的幼兒可以選擇一些音樂旋律較為重復的歌舞類游戲,讓他們能夠在音樂中通過一些簡單的肢體動作來完成游戲。中班的同學則可以對音樂本身提出更高的變化要求,也可以加入一些較為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讓幼兒之間能夠實現(xiàn)交流和互動。大班的同學隨著其理解能力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可以讓因為游戲當中加入一些對于善惡等社會評價方面的屬性,培養(yǎng)他們對于壞人的防范意識等等,提升其社會化屬性。
(三)豐富音樂游戲內容和形式
如果一個游戲過于單一,并且進行長時間的重復,孩子們很容易對這種游戲失去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對音樂游戲的類型進行開拓,不斷更新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始終對音樂游戲保有一種好奇心和期待性,這時就能夠讓孩子們更加深入的參與和投入到音樂游戲中來,最大限度上實現(xiàn)企音樂游戲在社會化培養(yǎng)方面的效果。例如,可以在音樂游戲當中加入表演的元素,讓孩子們對當下的一些卡通人物等形象進行表演,也可以讓孩子們對社會當中的一些角色進行演繹,這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孩子們的表演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孩子對這些社會角色進行一個換位思考,從而提升孩子們對整個社會的認知和理解。在這個過程當中,也需要教師對于音樂游戲的形式進行不斷的豐富和挖掘。
結語:
隨著社會對于幼兒社會性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今后,對于幼兒社會性培養(yǎng)方面,筆者提出了兩個建議:首先,社會性培養(yǎng)的方式和內容需要基于社會對于個體的要求來進行制定,并且在這個過程當中,要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其次,社會性培養(yǎng),其本身是一個非常長久的命題,在這個過程當中,除了音樂,游戲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形式能夠幫助到孩子們的社會性教育,哪種形式是最有利于孩子們進行社會性培養(yǎng)的,這也有待考證和進一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易波.音樂游戲在幼兒健康成長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9,39(14):236-237.
[2]李長生.關于幼兒園音樂游戲化教學探討[J].北方音樂,2019,39(05):200+254.
[3]陳喜月.在音樂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社會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7):194.
[4]孫瑩. 音樂教育中發(fā)展幼兒社會性的途徑[C]//第十四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經管社科).,2017:543-546.
269950118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