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紅寺堡區(qū)第二小學 顧麗娟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每個單元都設置了口語交際的活動內(nèi)容,這說明新時期的語文教學將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作為一個重點,需要教師將這項任務落實下去。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語言十分敏感,學習語言的能力較強,可謂是口語鍛煉的最佳時期,但是低年級小學生有他們獨特的學習特征,教師需要根據(jù)他們的特點去設計教學,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以學生為主體”是當前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性原則,是必須堅持落實的。部分教師按部就班地開展口語交際活動,但是卻不見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提高,原因就在于教學過程中過多地剝奪了學生的權利,仍然以教師為中心。要知道,任何一項能力及素質(zhì)的發(fā)展都需要學習者的主動構建,教師是無法代替他們來完成的。
一味學習詞匯、語言構建理論等知識,還不足以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還需要歷經(jīng)一個將所學變?yōu)樗玫倪^程。因此教師必須認識一點,并非讓學生背誦、書寫的知識量越大,就越有助于他們語言水平的提高,小學生缺少主動應用知識的意識,教師需要通過設計一些實踐活動來引導,其中展開豐富的語言交際活動是必不可少的。
低年級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和見聞本就不多,口語交際如果脫離現(xiàn)實生活將降低學生將理論融入實踐的能力,教師在設計口語訓練活動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不僅要緊貼生活,還要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從他們僅有的校園生活經(jīng)驗、家庭生活經(jīng)驗、社會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這樣學生才能有話可說,有組織語言的思路。
口語交際訓練要避免以統(tǒng)一的模式、單一的方式出現(xiàn),否則很快會令學生反感,不再積極參與。教學不僅要多樣、多變,還要有濃濃的趣味性,寓教于樂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使口語訓練的內(nèi)容貼近生活,讓學生有熟悉感,消除他們的抵觸情緒。同時,生活化的情境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和技能遷移到日常的生活表達中。
以“注意說話的語氣”口語交際活動為例,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幾個情境,讓學生進行演練。情境1:早晨,王歡急匆匆地下樓趕校車,不小心撞到了樓下的劉爺爺,這時王歡對劉爺爺說:“我不是故意的!”情境2:劉宇在公交車上,車上人很多,在下車時,眼看車門就要關上,但是一位阿姨卻擋住了他,這時劉宇對阿姨說:“請您讓一下!”在情境1的訓練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分別運用不同的語氣說出“我不是故意的”,首先是驕傲自大,語速較快,語調(diào)上揚,音調(diào)較高,學生說完后明顯感覺十分不尊重人,認為不應該用這種語氣和長輩說話,而且是在自己做錯了的情況下。接著嘗試用較弱的語氣,表現(xiàn)出深深的歉意,還可以加上一些表情和小動作。學生一致認為,這才是向別人道歉時應有的語氣。接著讓學生自己揣摩情境2中的語氣,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進行練習,看一看哪種語氣最適合。
在這樣的口語交際訓練中,學生深深感受到了不同語氣代表的不同情感,知道了在不同情境下運用不同語氣與他人溝通的重要性。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反思,自己有沒有運用不合理的語氣與他人對話,自己在和爸爸媽媽說話時有沒有運用不禮貌的語氣。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本次學習真正發(fā)揮糾正學生錯誤語氣的作用。
語文課上,教師應時刻具備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意識,充分利用平時的詞匯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園地活動等,全面入手,綜合提升,快速提高學生語言能力。教材中設計的一些口語交際活動,筆者認為可以將其與閱讀文章結合起來,打好“學有所用”的第一步基礎,因此教師的首要工作就是找到二者的結合點。
例如,在學習了上述“注意說話的語氣”中的口語交際知識點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對不同情境下語氣的理解,再重新朗讀部分課文,看一看自己之前朗讀的語氣是否正確。又如,《鄧小平爺爺植樹》一文中有這樣一句:“他站到了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是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边@里的“不行,不行!”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值得學生細細揣摩。這需要學生結合上下文去分析這句話說出的背景,理解課文內(nèi)容可以分析出,鄧小平爺爺在植樹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所種的柏樹苗“不是很直”,于是趕緊說“不行,不行!”并邊說邊去把樹苗扶正。這說明學生用嚴肅甚至嚴厲的語氣去讀課文是非常不準確的,盡管這一句后的標點符號為感嘆號,但是代表的是一種堅定,表現(xiàn)出了鄧小平爺爺必須將樹苗扶正的決心,而不是氣憤。這句話更傾向于一種自言自語,是對自己說的,而不是對周圍人說的,因此應該輕聲讀出,并在最后一句中運用斬釘截鐵的語氣。
教師通過這樣的分析,鍛煉了學生的閱讀品鑒能力,使學生意識到了過去在讀課文時存在的語氣錯誤,閱讀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同步提高。在以后的閱讀教學中,針對人物的對話,教師隨時都可以讓學生從語氣的角度去分析,再分角色朗讀,時間久了,學生就會在平時的語言表達中靈活調(diào)整自己的語氣了,這便是從學習到實踐的良好過渡,也是教學所追求的目標。?
有趣的口語交際教學才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積極踴躍地參與。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他們的興趣愛好廣泛,但是對重復性的活動很抵觸,即便是有趣的教學活動,重復了數(shù)次,學生也會厭煩。因此,為了保證口語交際訓練的有效性,教師不僅要加入一些有趣的環(huán)節(jié),還要不斷更新,結合每一次的口語交際訓練課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不一樣的學習體驗,使他們長期保持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例如,在“推薦一部動畫片”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對動畫片的喜愛以及動畫內(nèi)容豐富有趣的特征,組織一次豐富多彩的練習活動。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音頻,音頻為動畫人物之間的對話,讓學生根據(jù)聲音和對話內(nèi)容來猜測動畫的名稱以及具體的動畫人物。如教師播放動畫《熊出沒》中熊大和光頭強的對話,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該動畫的熟悉度,能立馬說出答案。幾個回合下來,學生的熱情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接著教師提問:“能說出一部你最喜歡的動畫片嗎?你最喜歡它的原因是什么?”學生七嘴八舌地說起來,但是在說明原因時卻明顯不夠充分,沒有清晰的思路,甚至有學生會說:“我喜歡看《汪汪隊》,因為這部動畫片很好看?!币虼耍處熃酉聛淼娜蝿站褪墙虝W生描述自己的觀點,將話說清楚、說完整。教師不妨列出這樣的框架讓學生去填充內(nèi)容:我最喜歡的動畫片叫《______》,里面的人物有______,我最喜歡的人物是______,他/她經(jīng)常______,我對動畫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情節(jié)是______。因為______,所以我最喜歡這部動畫片。學生還可以加入其他任何自己想說的話。為了保持活動的吸引力,教師可以滿足學生的愿望,選擇一個最多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在課程的結尾播放。這樣的口語交際學習活動十分豐富,對激發(fā)學生興趣是非常有效的。
在未來的語文課堂中,口語交際訓練需要占據(jù)更多的比例和時間,因為這是知識和技能綜合應用的訓練,影響了語文教學的成果。教師需要將口語交際訓練與平時的詞匯教學、閱讀教學相結合,盡可能設計出多變的活動流程,貼近小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促進他們將課堂上所學知識落實于實踐,從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及溝通能力中彰顯語文教學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