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順軍 馮娟 劉永貴
一個春日的清晨,四川省攀枝花市的百靈山腳下鹽水河畔的鹽邊縣國勝鄉(xiāng)大畢村,羅順兵和他茶廠里的員工張光富背著茶簍進了山。此行,他們是到百靈山腹地一個叫巖彎山的茶園采摘鮮葉,那里有一片50余年樹齡的老茶樹,山路崎嶇,往返行程要6個小時。當天,一批從市里來的游客要到羅順兵的茶廠賞春品茶,他決定現(xiàn)場展示古法制茶技藝。
國勝鄉(xiāng)是一個高山茶葉之鄉(xiāng),茶借鄉(xiāng)之名,鄉(xiāng)以茶為魂。羅順兵的茶廠就是攀枝花川之靈農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坐落在國勝鄉(xiāng)這一片綠水青山之中。公司的茶主要產自國勝鄉(xiāng)的百靈峽谷。百靈百靈,萬物有靈。峽谷山高林茂、風光秀麗、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0%。公司的茶園基地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全年的日照時間超過2900小時,正是這樣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優(yōu)勢,孕育了茶葉獨特的品質。
茶緣
生在國勝長在國勝的羅順兵,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都是茶。大學畢業(yè)后,在10余年的種茶、采茶、制茶、品茶歲月里,國勝茶成為他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2008年,羅順兵進入茶葉公司開始從事茶園管理、加工工作。2010年開始,他為了提升茶葉產量,結合當?shù)氐牡赜蚯闆r,對茶園進行重修剪實驗,經(jīng)過兩年實踐,把茶樹修剪的方法總結為兩種:一是樹梢修剪,這種方法適用于5年以上的茶樹,修剪時間在每年的6月份,修剪后在來年便可采茶;第二種方法是茶樹重剪,把離地30-40厘米左右的部分全部剪掉,其目的是剪掉老化的樹枝,培育新的樹枝,提升產量,修剪時間也是在每年的6月份,重剪后的茶樹,在雨季萌芽時需要補充茶葉專用肥。這兩種不同的修剪方式有效提升了公司茶葉的產量,茶葉的年產量較之前增加了約15%。在自家的茶葉基地取得效果后,2013年羅順兵便開始在全鄉(xiāng)推廣這項技術。
茶藝
“每年三月至六月,我這都會來許多茶友,大家一起坐在桌邊,討論茶文化,互相學習泡茶手藝,”羅順兵說。采茶季一過,茶友們購買喜歡的茶品種離開后,每年他會外出兩次尋訪制茶高手,學習古法制茶手藝,了解各地茶文化,他說:“我希望能學到更多古法制茶手法,學習更多的茶文化,然后與來品茶的游客交流學習,讓每一位茶友,都能感受到古法制茶和國勝品茶的魅力?!?/p>
但是,羅順兵在剛剛學習制茶的時候也遇到了不小的挫折。羅順兵在經(jīng)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手工炒茶失敗后,紅寶鄉(xiāng)80多歲的苗家制茶高手陶新正教會了他古法制茶的全部技藝,也為他推開了“心茶相印”的一扇窗。此后,他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國家二級制茶師。
為了把國勝茶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近年來,羅順兵懷著守拙促新的信念,在國勝鄉(xiāng)、紅寶鄉(xiāng)購買、流轉茶園,研學古法制茶,既推出薪柴鐵鍋炒的高端茶,又推出機械化生產加工的品牌茶,將種、采、制、銷緊密結合起來,構建具有示范帶動的農業(yè)產業(yè)化的公司路線,并在單一的國勝茶綠茶基礎上結合當?shù)夭枞~特性自行研發(fā)出國勝紅茶、白茶、生茶、黑茶等產品。在研發(fā)國勝紅茶時,羅順兵為了了解不同地區(qū)獨特的茶葉品質,帶隊前往四川雅安、名山和福建武夷山、桐木關去學習不同的工藝。在制作白茶時,羅順兵特地帶著自己公司的炒茶工人去福建福鼎寧德學習制作工藝,并與當?shù)氐膶<夜餐芯坑懻摗谂手ㄊ裁醇竟?jié)來做白茶最適合。在學習制作生茶時,羅順兵更是前往云南臨滄、景邁山學習制茶工藝?!皩W習都是為了更好豐富國勝茶產區(qū)的茶葉種類?!绷_順兵如是說。
目前,公司 “笮山若水” 品牌系列綠茶、紅茶、白茶,以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匠人匠心的傳統(tǒng)工藝,結合創(chuàng)新工藝、做好產品的生產和研制,在市場上受到了不少青睞。公司走“基地+農戶”的產業(yè)化道路,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制定品牌發(fā)展戰(zhàn)略,將2830余畝的茶園打造成擁有高山優(yōu)質茶葉的基地。公司從茶葉源頭抓起,管理好茶葉基地,積極開發(fā)新技術,推進科技興茶,推廣良種茶樹種植;推進綠色興茶,大力推廣精準施肥,推廣茶園綠色防控;推進質量興茶,落實全程標準化技術,建立現(xiàn)代化加工體系等,努力打造具有攀枝花地方特色的農業(yè)精品,努力讓“國勝茶”走出攀枝花。
茶香
如何在國勝茶的產業(yè)鏈上推陳出新,是羅順兵一直思考的問題。把老一輩藝人手工炒茶的技藝傳承光大,通過茶文化傳播與春茶開采有機融合,依托鄉(xiāng)村旅游的路徑,增加國勝茶的文化厚度、銷售力度,羅順兵的思路漸次清晰。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為了更好地迎接前來品茶住宿的茶友,2020年他對茶莊的住宿區(qū)和制茶房進行改建,建設茶旅文化生態(tài)體驗園,將原有的300平方米制茶場體驗地擴大到600平方米,可供20人團隊參與制茶,改建完成后也提高了公司每年茶葉的產量和庫存。
除此之外,羅順兵還經(jīng)常往返茶山、取水口,規(guī)劃了一條集采茶、制茶、品茶為一體的體驗路線,讓無論是來品茶的茶友,還是來休閑旅游的游客,都能親身體驗采茶、制茶的過程,感受品茶所帶來的愜意。
羅順兵抱著打造攀枝花茶旅生態(tài)產業(yè)園、傳承古法制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chuàng)業(yè)理念,在國勝鄉(xiāng)、紅寶苗族彝族鄉(xiāng)已承租茶園超過400畝,在幫助村民增收的同時,將種、采、制、銷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國勝茶的品質提高、產業(yè)鏈條延伸。如今,公司每年各類茶葉年產量總計近10噸,自2019年開辦茶莊以來,已經(jīng)接待了500余名來品茶的游客,游客品嘗過后,都對古法制作出來的茶葉贊不絕口。
一茶一世界,千人千味茶。小小的葉片中,蘊含著的是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國勝茶在羅順兵的努力下,也在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愛。這股茶香,您聞到了嗎?★
(作者單位:1.攀枝花川之靈農業(yè)有限責任公司;2.四川省農業(yè)廣播電視學校攀枝花市中心分校;3.鹽邊縣農業(yè)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