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繼強
摘 要:在我國《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2035》文件中規(guī)定,應提高初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成為一名綜合發(fā)展的新時代中學生。結合初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教師可以通過分組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這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理論知識,也能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水平,以此達到提升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關鍵詞:分組實驗;初中物理;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8-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8.051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注意突出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可以通過開展分組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實驗學習環(huán)節(jié)提高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可以通過合作實驗,讓學生實現(xiàn)“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學習效果。
一、營造氛圍,鼓勵參與
初中物理課程的主要教學目的在于利用物理理論知識,分析、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并能夠找出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辦法,以此凸顯出物理學科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責任意識。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實驗的模式學習物理知識,這會讓學生親眼見證物理實驗的過程,深入理解物理理論的內在含義,以此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能力。在對學生開展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并營造實驗氛圍,以此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促使學生自動自覺地參與到實驗中。由于物理知識的理論內容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學習難度,而以照本宣科的模式對學生講述物理理論知識,不僅不會提高教學效率,反而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情況[1]。因此,在對學生開展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導課環(huán)節(jié)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為學生演示一個簡單、直觀的物理小實驗,這會讓學生產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簡化物理知識學習難度。教師還應鼓勵組內學生參與到實驗中來,通過這種動手實作刺激學生的視覺、觸覺,讓學生從多元角度理解物理知識,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責任意識。
二、實驗準備,科學分組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秉承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方式對學生開展分組,以此確保每個小組學生能夠進行互補性學習,也可以讓不同組別學生在能力相等的情況下進行組間合作學習,這可以為學生的物理實驗學習做好準備工作。教師應注意在小組內以民主的方式選擇一名小組長,讓組長帶領小組成員進行學習,以此凸顯出分組實驗教學的優(yōu)勢。教師也應讓學生懂得,小組長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需要對小組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動態(tài)化觀察,可以將物理學習責任意識強、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提拔為小組長,這會激發(fā)組內學生學習的良性競爭意識,也可以讓組內學生得到鍛煉,提高物理學習組織能力,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責任心。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出示實驗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在實驗過程中應準備哪些實驗材料,這會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實驗組織能力和責任意識[2]。此外,教師還應在小組間進行物理實驗比賽,以此提高學生的實驗合作能力,讓組長帶領各自的組員在小組內進行物理實驗,并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學情,對學生分配實驗任務,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也可以發(fā)揮出不同學生的物理實驗特長,讓學生在自身層面提高物理實驗能力。教師還應將各組學生的實驗結果在班級內開展比賽,評選出組織能力最強的學習小組及實驗能力最強的學習小組,以此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分工協(xié)作,共同進步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應注意提高學生的物理合作學習能力,并注意在小組合作中讓每名學生擔任一種角色,對學生進行角色定位,這會讓學生產生物理學習責任意識。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特點,選擇自己在小組實驗內的角色,并做好自身的工作,使學生根據(jù)所選擇的職位深度研究相關問題,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鉆研意識,確保學生能夠從專業(yè)化的角度,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入學習。同時,由于每名學生都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學習物理知識,開展物理實驗,這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配合能力。教師應讓學生將自己所擔任的角色如何進行物理實驗的過程進行文字記錄,這會幫助學生梳理物理實驗思路,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理論與實踐能力[3]。教師還應讓學生將自身書寫的物理實驗過程資料進行交換,為學生構建交互式物理實驗空間,讓學生不僅能夠表達自身的物理實驗想法,也能學習到其他人的物理實驗思維,以此促使學生共同進步。在這一基礎上,教師也應讓學生嘗試角色交換,嘗試演繹不同的物理實驗過程,以此從多元角度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拓展學生的物理認知能力,提高學生物理實驗質量,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逐步幫助學生養(yǎng)成互助學習的習慣,確保學生在合作中獲得更多的物理知識。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將每個學生實驗學習的步驟進行綜合,并以小組學習的模式進行討論,以此為學生構建完善的物理實驗學習體系,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分析、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物理實驗學習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的物理學習核心素養(yǎng)可以通過自主思考、小組合作及動手實作實現(xiàn)質的突破。教師還應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總結,指出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讓學生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實驗過程的優(yōu)化,以此鍛煉學生的物理深度實驗合作能力,讓學生能夠對物理知識進行有效認知。
四、問題引導,多元觀察
初中階段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對未知事物也存在一定的探究心理,而單純地通過照本宣科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開展物理實驗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較難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不利于學生開展物理實驗學習。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開展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問題引導的模式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這種針對性較強的物理引導式教學方式,能夠確保物理實驗問題更加具有針對性,也可以為學生的物理實驗學習思考指明方向。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驗主題,對學生提出針對性較強的實驗問題,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從不同層面對物理實驗問題進行分析,包括物理實驗材料、實驗目的、實驗過程、實驗結果等,以此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并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開展實驗交流,完成理論向實驗的轉換,進而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啟發(fā)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觀察,這會在實踐層面幫助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認知,為學生構建完善化的物理知識體系,讓學生的物理知識核心素養(yǎng)可以得到突破性提升。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觀察實驗器材入手,對不同物理實驗器材進行認知,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驗觀察和應用能力。然后,教師可以引導組內學生觀察并記錄物理實驗過程,以便在后續(xù)環(huán)節(jié)對實驗過程進行重復觀察,以此達到溫故而知新的實驗教學效果。教師還應要求組內學生在觀察實驗后,對實驗中存在的不足進行討論,并將其中的不足做出調整,確保物理實驗的完整性。
五、信息導入,拓展創(chuàng)新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分組對學生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規(guī)則意識,引導學生詳細記錄下每一個實驗過程,包括實驗操作數(shù)據(jù)、讀數(shù),并在此基礎上對實驗過程進行歸納、總結,以此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同時,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物理實驗問題,并對物理實驗的問題結構進行變換,或者對物理問題的條件作出改變,讓學生再對物理實驗問題進行思考,并鼓勵學生按照自身的想法重新創(chuàng)新物理實驗過程,開展不同的物理實驗實作,這會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對物理實驗問題進行認知和理解,拓展學生眼界,豐富學生的物理實驗內涵,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將同一主題、不同實驗方式的物理實驗進行展示,這也可以幫助學生開展物理實驗,讓學生觀察到更多層面的物理實驗過程,并對這一過程進行總結,逐步提高自身的物理實驗分析能力。然后,教師還應鼓勵組內學生將所學到的物理知識以實驗的方式進行展示,讓學生對物理實驗進行實作,并對實驗過程進行視頻錄制,在此過程中逐步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同時,教師還可以對各組學生錄制的物理實驗視頻進行測評,包括實驗過程、實驗實作技能、實驗總結等,并對不同組別學生的實驗進行打分,還應評選出優(yōu)秀實驗小組,并要求優(yōu)秀組別帶動整個班級不同學習小組開展物理實驗學習。各組別學生也可以進行組員交換,以此形成不同類型的小組學習氛圍,讓不同組員之間形成更加激烈的思維碰撞,進而產生不同的思維意識,并以此為依據(jù)開展小組合作實驗,達到提高學生物理實驗能力的目的。
六、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復雜性,而物理理論知識的學習也與物理實驗具有較強關聯(lián)性。因此,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并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開展物理實驗,這會增強學生的物理合作意識,讓學生通過物理實驗感受到物理知識的產生過程,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探究意識,使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邵國仙.淺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2):286.
[2] 趙春林.談初中物理學生分組實驗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7):14.
[3] 陳剛.淺談初中物理實驗的教材處理和實驗分組方法[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5):151.
[責任編輯 郭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