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廣增,宋釗,貴子航,李玲芳,朱欣春,舒德兀
(1. 云南電網(wǎng)有限責任公司電網(wǎng)規(guī)劃建設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11;2. 電力傳輸與功率變換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上海 200240;3. 上海電力大學 電氣工程學院,上海 200090)
由于無換相失敗、潮流控制靈活、容量大、開關損耗小等諸多優(yōu)點,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MMC)已成為柔性直流工程的關鍵技術和優(yōu)選拓撲[1]。盡管MMC的應用取得了巨大成功且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一些技術難題仍然存在,如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仿真中的數(shù)值不穩(wěn)定性、數(shù)值振蕩和仿真效率過于低下等諸多難題,迫切需要提出可靠的MMC電磁暫態(tài)實時仿真模型,用以仿真系統(tǒng)級和子模塊級的MMC動態(tài)特性[2]。
然而,傳統(tǒng)的離線電磁暫態(tài)仿真非常耗時[3],并且無法作為MMC仿真的解決方案[4-5]。用于MMC仿真的傳統(tǒng)電磁暫態(tài)實時仿真器為暫態(tài)網(wǎng)絡仿真器(TNA)(一種將實際電力系統(tǒng)按比例縮小而得到的仿真電路),雖然采用了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DSP),但仿真精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仿真組件的質(zhì)量,且TNA難以維護和重組[6]。
為了實現(xiàn)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實時仿真,目前提出了一系列MMC電磁暫態(tài)(EMT)模型,包括:(1)詳細器件模型。該模型列出了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詳細模型,MMC看作IGBT模型的組合。此類模型最準確,但也最復雜,通常用于小型電路[7-8]。(2)簡化器件模型。IGBT等效為理想開關和二極管,在某種程度上比詳細模型更有效[9]。(3)MMC可變電阻模型。該模型將 IGBT 簡化為一個可變電阻,其關斷電阻很大,導通電阻較小。該模型能夠以較高的仿真速度反映子模塊的動態(tài)特性,目前已得到廣泛應用[10]。(4)橋臂平均值模型。該模型用受控電壓源取代一個橋臂,是MMC可變電阻模型的簡化形式,雖然具有更高的仿真速度,但不能描述子模塊的動態(tài)特性,因此通常用于系統(tǒng)級控制的分析[11]。
MMC的實時仿真模型和算法實現(xiàn)的性能不僅取決于其算法和數(shù)學模型,還取決于硬件平臺。在數(shù)字集成電路的發(fā)展推動下,實時仿真系統(tǒng)中引入了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DSP)和中央處理器(CPU),例如廣泛使用的RTDS、HYPERSIM[12]和RT-LAB[13-14]。盡管這些產(chǎn)品現(xiàn)在占據(jù)了市場主導地位,但與MMC的仿真步長相比,解耦模塊的并行計算和通信的時間成本是相當可觀的?,F(xiàn)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FPGA)以其強大的計算能力和不受上述通信開銷限制的優(yōu)勢,逐漸受到重視,并被用作MMC實時仿真器的計算核心[15-20],但必須通過流水線和并行化等硬件優(yōu)化降低硬件消耗。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提出一種基于平均模型并以FPGA為硬件平臺的實時MMC EMT仿真時序與框架,并通過實驗驗證實時仿真設計時序的有效性和正確性。
典型MMC拓撲結構如圖1所示。將梯形法應用于子模塊電容器、橋臂電感和交流側(cè)等效電感,可推導出MMC的電磁瞬態(tài)仿真模型。每個橋臂MMC等效為受控戴維南等值電路;針對系統(tǒng)側(cè),每個橋臂等效為諾頓等值電路。
圖1 典型MMC拓撲結構Fig. 1 Typical MMC topology
對于第k個子模塊電容器,有ik(t)=C·duck(t)/dt,根據(jù)隱式梯形法差分化可得
因此,子模塊電容器可以用電壓為uk(t??t)和電阻為Rc的戴維南等效電路代替,如圖2所示。
圖2 子模塊的等效電路Fig. 2 Equivalent circuits of SM
考慮子模塊是否投入后的子模塊 EMT模型的統(tǒng)一形式可以表示為
式中:r是IGBT的導通電阻;Sk(t)對應第k個子模塊的開關函數(shù),導通為1;uk(t)為子模塊輸出電壓;Uk(t??t)為戴維南等值電壓。
由式(2)推導可得
由式(3)可知,子模塊相當于電壓源和電阻分別為Sk(t)Uk(t??t)和 [r+Sk(t)Rc]的戴維南電路。
由于每個橋臂上都有一系列的子模塊,也可以轉(zhuǎn)換成戴維南電路,其電壓源和電阻為
在交流側(cè)設置三相對稱接地故障時,MMC單相等效電路如圖3所示,其中故障由一個可變電阻模擬。在故障狀態(tài)下,隱式梯形法在故障清除后會引起數(shù)值振蕩,因此不能在EMT模型中使用。采用阻尼梯形法[21-22]對RL支路進行差分化,可得對應的諾頓等效電流源和RL支路的電導為
圖3 MMC的EMT等效電路(單相)Fig. 3 EMT equivalent circuit of MMC (single phase)
利用KVL和KCL,圖3b)電路可由以下方程組求解
式中:ig(t)為接地電流;is(t)為電網(wǎng)電流;i(t)為MMC的交流電流。
如果發(fā)生不對稱接地故障,例如A相接地,則A相建模如圖3所示,正常的B相、C相模型不受影響,但Rg≡Roff→∞。
MMC控制系統(tǒng)由直流電壓控制器(direct voltage controller,DVC)、載波移相控制器(carrier phase shift controller,CPSC)和功率計算器(power calculator,PC)組成,如圖4所示。
圖4 MMC及其控制器Fig. 4 MMC and its Controller
針對上述MMC及其控制器,實時仿真需要完成兩個層面的設計:硬件框架結構和有限狀態(tài)機。前者決定了每個生成模塊的輸入輸出關系;后者決定了每個生成模塊的計算時序。MMC的硬件框架結構如圖5所示。該框架圖表明了各個信號之間的連接關系,可以根據(jù)該框架圖實現(xiàn)實時仿真需要的各個模塊。各模塊功能如下。
圖5 硬件實現(xiàn)框架Fig. 5 Framework for hardware realization
(1)交流源生成:該模塊通過 RAM 產(chǎn)生交流電網(wǎng)電壓。
(2)直流電壓控制器:該模塊控制系統(tǒng)有功功率P和無功功率Q,并確定調(diào)制波的幅值和初始相位。
(3)載波移相控制器:該模塊負責子模塊電容電壓平衡和所有IGBT的導通信號生成。
(4)MMC戴維南電路:該模塊通過式(4)生成戴維南電路。
(5)網(wǎng)絡求解:本模塊解決圖3中的電路問題。
(6)子模塊電壓等級更新:該模塊更新所有子模塊的戴維寧電路。
(7)功率計算:該模塊可得P和Q。
表1中,“延遲”是指延遲時間與FPGA時鐘周期的比值,是一個無量綱量。如果要在FPGA中執(zhí)行并實現(xiàn)實時仿真,圖5中的程序必須使用具有高并行性和流水化結構的硬件描述語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HDL)編寫,以大大提高程序效率。Vivado HLS能夠?qū)語言編程函數(shù)(模塊)轉(zhuǎn)換成具有設置硬件約束的靈活性的HDL IP核,大大減輕了HDL的編寫工作量。表1列舉了圖5中的所有模塊及其性能(針對5個等級),總延遲為335Tclk,本系統(tǒng)Tclk=10 ns(100 MHz)。仿真步長必須大于延遲即?t≥3.35 μs,滿足設計要求。
表1 硬件利用率Table 1 Hardware utilization
為了調(diào)度這些IP核,本文實現(xiàn)了一個包含圖6中幾個狀態(tài)的有限狀態(tài)機(FSM)。整個程序從初始狀態(tài)復位(S0)開始。當外部復位信號變?yōu)榈碗娖綍r,程序進入S1狀態(tài),仿真步驟總數(shù)計數(shù)器加1。之后,狀態(tài)跳轉(zhuǎn)到S2,并運行DVC。如果成功執(zhí)行,狀態(tài)變?yōu)镾3。在S3中,CPSC和交流源并行執(zhí)行,加快了程序運行速度。隨后,依次進入狀態(tài)S4(獲取子模塊戴維南電路)、S5(網(wǎng)絡求解)、S6(電容器電壓更新)和S7(功率計算)。接下來,狀態(tài)為S8,程序等待,直到當前仿真時步結束。最后,程序返回S1狀態(tài),整個程序重新啟動。需要著重注意的是,S1~S6在三相的計算都是并行的,這也可以FSM實現(xiàn)。
圖6 MMC有限狀態(tài)機的實時仿真Fig. 6 Real-time simulation of MMC finite state
實時仿真結果驗證聚焦在正常狀態(tài)、交流對稱狀態(tài)和單相接地故障狀態(tài)3種情況。所有測試都是針對 Virtex-7 FPGA VC709 評估板以 Verilog 語言在Vivado 行為仿真中實現(xiàn)。將所有結果與PSCAD的參考曲線進行比較。MMC典型的電氣參數(shù):子模塊電容 4000 μF;橋臂電感 3.6 mH;直流電壓7.2 kV。具體可以參考文獻[20]。
圖7為MMC交流側(cè)的輸出與PSCAD的結果對比。由圖7可看出,實時仿真的輸出與PSCAD的輸出吻合,驗證了該模型在系統(tǒng)級和子模塊級的有效性。
圖7 實時仿真結果與PSCAD結果對比(正常狀態(tài),A相)Fig. 7 Comparison of real-tim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PSCAD results (normal state, Phase-A)
當發(fā)生交流對稱接地故障時,MMC的所有三相模型如圖3所示。設接地故障發(fā)生在t1=0.50 s,結束在t2=0.56 s,接地電阻設為
實時仿真和PSCAD結果如圖8所示,對應的PSCAD結果與實時仿真結果吻合。在圖8a)中,可以觀察到短暫的數(shù)值振蕩,采用阻尼梯形法有效地抑制了振動。為證明它的效果,對另一個模型使用隱式梯形法,其結果如圖8e)所示,其中出現(xiàn)了數(shù)值振蕩問題。
圖8 實時仿真結果與PSCAD結果對比(對稱接地狀態(tài),三相)Fig. 8 Comparision of real-time simulation result with PSCAD results (symmetrical grounding, phase-ABC)
假設在t1=0.50 s時A相發(fā)生接地故障,在t2=0.56 s時結束,可得
圖9a)和b) 顯示了MMC故障點電壓和接地電流的EMT過程,與圖9c)和d)中的PSCAD結果吻合。
圖9 實時仿真結果與PSCAD結果對比(不對稱接地狀態(tài),三相)Fig. 9 Comparision of real-time simulation result with PACAD result (asymmetrical grounding, three phases)
在驗證了實時仿真的有效性后,比較了每條橋臂具有4個子模塊和10個子模塊的MMC的輸出電壓,如圖10所示。圖10驗證了實時仿真結果的正確性,同時MMC輸出電壓的諧波隨著子模塊數(shù)增加而大幅度下降。
圖10 不同子模塊級的MMC輸出電壓Fig. 10 Output voltage of MMC with different levels
本文提出了一種MMC故障改進實時仿真模型,以準確反映MMC在子模塊級和系統(tǒng)級的行為。該模型由子模塊與電感、電容等基本電氣元件的伏安特性離散形式推導得出,并由此推出在正常和交流接地故障情況下的MMC的等效電路。算例中重點分析了故障情況,并采用阻尼梯形法抑制數(shù)值振蕩?;贖LS工具和有限狀態(tài)機,使用Verilog HDL搭建EMT模型,在FPGA平臺上完成實時仿真。
本文研究了對稱和不對稱故障,驗證了實時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此外,該模型可以仿真不同子模塊數(shù)的MMC和傳輸功率,證明了考慮故障情形下實時仿真模型的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