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第一中學 李殿文
思維導圖是從西方發(fā)展而來,通過塑造整體性思維,逐步向部分延伸。教師借助思維導圖讓學生明白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關系,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厘清知識點,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前,很多地理課已經引進了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方法,但是由于缺乏適宜的教學手段,導致無法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積極作用。合理應用思維導圖能夠最大化地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意識,形成串聯(lián)的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可以將自己的想法體現(xiàn)出來,實現(xiàn)對知識的再次記憶,提高知識梳理能力。
思維導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梳理所學知識,還能夠塑造整體性思維。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能夠最大化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語言表達、數(shù)字展示、邏輯推理為學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大化塑造學生的整體思維,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只有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思維導圖的積極作用,才能夠做到自主學習。與其他學科相比,地理學科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許多專業(yè)知識需要學生展開想象和深入理解,才能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充分實現(xiàn)知識的融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味向學生灌輸知識,地理學科內容本就龐雜深奧,需要學生加以理解才能夠熟練掌握。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期發(fā)展下去,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當中,許多教師一味地灌輸理論知識,忽略了實踐教學,不能切實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導致學生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度。引入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從而形成整體性思維,自主繪制思維導圖,而不是教師將自己的思維強加給學生。教師通過設置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和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合理運用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方法,就能最大化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xiàn)知識整合。通過使用思維導圖進行備課,教師能夠合理把握重難點,在不斷提高教學能力的同時,推動地理課堂更好、更快發(fā)展。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是幫助學生建立系統(tǒng)完善的知識框架,在此基礎上更好地理解專業(yè)知識。
例如,在講授《宇宙》這一內容時,教師需要在備課時熟練掌握主要內容,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合理劃分重難點,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習內容繪制相應的思維導圖。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展示相關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在了解觀察的基礎上對所學知識有大致了解,通過層層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當中,更好地發(fā)揮思維導圖的作用。
地理學科知識點多且較為分散,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采用傳統(tǒng)的筆記學習方法,看起來沒有條理,知識不系統(tǒng)。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通過抓住關鍵詞的方式能夠加強知識的輸出與輸入,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知識,也能最大化地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合理使用思維導圖,教師將枯燥無聊的知識直觀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當中。
例如,在學習《地球的影響》這一內容時,如果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極易導致學生出現(xiàn)知識混亂的情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可以更加清晰直白地了解地球對氣候和河流特征的影響,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使用這一方法時需要及時檢查和點評學生所繪制的思維導圖,并與其他學生進行分享,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獲得進步。
通過對高中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追蹤和調研,發(fā)現(xiàn)在考試前許多學生都不知道應該復習哪些知識。思維導圖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能夠將分散龐雜的知識連接起來。在復習的過程中,通過回憶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始終保持清晰的復習思路,做到有重點的復習。同時,思維導圖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復習更多的知識,節(jié)約時間,提高復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考試之前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復習知識,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與其他學生分享,進一步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也可以優(yōu)化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方式,完善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程度。
教師在引入思維導圖教學方式之前,首先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新課程標準對高中地理課程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不僅要為學生傳授專業(yè)知識,還要塑造學生的學科思維,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地圖教學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若學生不能充分掌握地圖內容,存在著一定的偏差,不能準確找到解圖的相關信息,那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空間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例如,教師在講授《氣壓帶和風帶》這一內容時,通過相關課程的學習,學生簡單了解什么是氣壓帶,什么是風帶,并在地圖上進行標注。教師合理使用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明確氣壓帶和風帶之間的關系,從而對相關知識點進行記憶,能夠不斷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地理學科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的方式能夠最大化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塑造學生的學科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