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堅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青團的締造者和領導者。1922年中國共產黨建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革命史和青年運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從此,中國共產黨有了一個團結教育青年、領導青年運動的核心組織。自1922年至今,中國共產黨領導以共青團為核心的青年運動,已經經歷100周年。2022年,中國共產黨將要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又是共青團成立的100周年。在“喜迎二十大”的重要歷史時刻,黨中央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紀念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作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黨的事業(yè)后繼有人的戰(zhàn)略高度,滿懷對青年的信任、關愛和期望,滿懷對共青團的信賴、重視和希望,莊嚴宣告:“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就是要激勵廣大團員青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上奮勇前進”; 全面回顧一百年來共青團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的青春歷程; 高度評價一百年來中國青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yè)中發(fā)揮急先鋒和突擊隊作用; 高度評價一百年來共青團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組織引導一代又一代青年堅定信念、緊跟黨走,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貢獻力量,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激昂的青春樂章; 深刻闡明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歷史經驗, 指明新時代青年和共青團面向未來再立新功的方向和希望,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zhàn)略性、指導性。紀念建團100周年,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回顧黨領導共青團的百年歷程,展示共青團在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各個歷史時期的地位和價值,總結歷史經驗和優(yōu)良傳統(tǒng),以昭示現在、傳承未來。
共青團自成立以來,一直在黨的領導下發(fā)揮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引領一代又一代青年堅定地跟黨走,在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沖鋒在前,英勇奮斗。共青團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引領廣大青年聽黨話跟黨奮斗的青年運動歷史。
第一,在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共青團促進馬克思主義在青年中的傳播,動員和組織青年積極投身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斗爭。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共青團在黨的領導下掀起了第一次工人運動的高潮,聲勢浩大的有“二七大罷工”“安源路礦大罷工”,還發(fā)動了回收旅大運動、廢除不平等條約運動、非基督教運動、國民會議運動等一系列革命運動。
在國共合作時期,共青團積極貫徹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方針,動員組織團員和進步青年到黃埔軍校和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參加黃埔軍校學習的青年團員先后達五百余人。我國早期的一批軍事將領,多出自黃埔軍校。參加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的學員,都是18-28歲的青年。北伐戰(zhàn)爭中由一批青年黨員和團員組成的葉挺獨立團,英勇奮戰(zhàn),所向披靡,有“鐵軍”之盛譽。
在土地革命風暴中,共青團帶領青年積極參加黨發(fā)動和領導的武裝起義、秋收起義等革命運動,創(chuàng)建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中央蘇區(qū)的紅軍,50%-60%是青年,其中33%是共青團員。蘇區(qū)共青團把90%以上的勞動青年都吸引參加了紅軍。蘇區(qū)紅軍中擁有一萬多名青年的“少共國際師”,黨團員占70%以上,戰(zhàn)士平均年齡在十八歲左右,還有“興國模范師”“蘇區(qū)工人師”,都是蘇區(qū)共青團組織青年支援革命戰(zhàn)爭的偉大見證。
1936年青年學生發(fā)起的“一二九運動”,吹響了抗日戰(zhàn)爭的號角。在黨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中,共青團動員和組織青年參加抗日武裝和抗日根據地的建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少年鐵血隊、抗日青年隊等抗日武裝浴血奮戰(zhàn),打擊日寇。在解放戰(zhàn)爭中,人民子弟兵隊伍中的黨團員不怕犧牲,沖鋒陷陣,劉胡蘭、董存瑞就是這個時期英雄兒女的代表。
習近平總書記熱情贊揚:“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青團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用先進思想啟迪青年覺醒、凝聚青春力量,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踴躍投身反帝反封建的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學生運動,積極參加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在打倒軍閥、抗日救亡、推翻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偉大斗爭中沖鋒陷陣,展現出不怕犧牲、浴血斗爭的精神風貌。刀光劍影,槍林彈雨,廣大團員青年對黨忠貞不渝,經受住了生與死的考驗,為中國革命勝利貢獻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勛!”[1]
第二,新中國成立后,共青團團結教育廣大青年,投身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在新解放區(qū)土地改革、鎮(zhèn)壓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運動中,共青團組織帶領青年踴躍參與,成為運動中的一支重要戰(zhàn)斗力量。在保家衛(wèi)國中,團組織動員廣大團員青年以沸騰熱血投身抗美援朝,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青年達70萬人。在朝鮮戰(zhàn)場上,中國人民志愿軍中青年指戰(zhàn)員占66%,青年戰(zhàn)士占80%以上,戰(zhàn)斗英雄50%以上為青年人,涌現出邱少云、黃繼光、羅盛教等一大批青年英雄。
在建設祖國的行列中,廣大青年響應共青團的號召,“把青春獻給祖國”“到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開展了“增產節(jié)約”“技術革新”“青年班、組、隊、崗、手”(即青年生產班、組,青年突擊隊,青年監(jiān)督崗,青年突擊手)、“學、比、趕、幫”勞動競賽(即學先進、比先進、趕先進、幫后進)、“綠化祖國、植樹造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向科學進軍”等一系列朝氣蓬勃的活動,“走在時間前面”的王崇倫,創(chuàng)造“細紗工作法”的郝建秀,搞鉆頭技術革新的倪志福,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不讓一個伙伴掉隊”的趙夢桃,全國第一支青年突擊隊隊長胡耀林,“把一切獻給黨”的吳運鐸,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知識青年徐建春、邢燕子就是那個時期的優(yōu)秀青年典型。
共青團深入開展的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活動,有力地促進了新一代青年的健康成長,雷鋒就是他們中的杰出代表。毛澤東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共青團發(fā)起的“學習雷鋒活動”,充分發(fā)揮了共青團是黨以共產主義精神教育青年的學校的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熱情贊揚:“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共青團積極參與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組建青年突擊隊、青年墾荒隊、青年掃盲隊,開展學雷鋒活動,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激發(fā)‘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豪情,喊出‘把青春獻給祖國’的響亮口號,向科學進軍,向困難進軍,向荒原進軍,展現出敢于拼搏、辛勤勞動的精神風貌。艱難困苦,千難萬險,廣大團員青年主動作為、勇挑重擔,哪里最困難、哪里就有團的旗幟,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團員青年的身影,為祖國建設貢獻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勛!”[2]
第三,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創(chuàng)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在這個歷史時期,共青團緊跟著黨把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中心,持續(xù)開展了“我與祖國同奮進”“爭當新長征突擊手”“爭當精神文明建設先鋒”“五講四美三熱愛”“五小智慧杯競賽”“服務萬村行動”“為重點建設獻青春”“青工技術練兵比武”“青年星火帶頭人”“青年崗位能手”“青年少年維權崗”“青年文明號”“青年志愿者行動”“青年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保護母親河行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育工程”“大學生社會實踐”“東西互助”和“脫貧致富小開發(fā)”、“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青工技能振興計劃”“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青年文明號”“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服務萬村脫貧致富奔小康”“青春建功新農村”“博士服務團”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推出了“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動”和“保護母親河”行動等。青年突擊隊優(yōu)秀代表隋世忠,為待業(yè)知青闖出一條就業(yè)陽光道的張占英,民營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模范邱繼寶,“是顆流星也要把光留在人間”的張海迪,舍身救人的軍醫(yī)大學學生張華,創(chuàng)造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的李登海,為開發(fā)西部油田做出貢獻的秦文貴,見義勇為的英雄戰(zhàn)士徐洪剛,熱心為乘客服務的李素麗,抗洪搶險英勇奮斗的李向群,打造“中國芯”的科技精英胡偉武,使命高于生命的工程技術人員陳剛毅,用愛心感動中國的徐本禹,杰出青年志愿者女博士艾敬、武警忠誠戰(zhàn)士丁曉兵,就是印刻在改革開放畫卷上亮麗的青年名片。習近平總書記熱情贊揚:“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共青團適應黨和國家工作中心戰(zhàn)略轉移,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廣泛開展爭當新長征突擊手、‘五講四美三熱愛’、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號、保護母親河等一大批青春氣息濃烈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發(fā)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在現代化建設各條戰(zhàn)線上勇立潮頭,展現出敢闖敢干、引領風尚的精神風貌。革故鼎新,建設四化,廣大團員青年勇作改革闖將,開風氣之先,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勛!”[3]
第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共青團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面貫徹習近平關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執(zhí)行黨中央發(fā)布的《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深化自身改革,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群團發(fā)展道路。在黨的事業(yè)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中努力發(fā)揮為黨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作用。共青團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廣泛開展“青年大學習”活動,組織青年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等圖書。共青團還通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的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一系列教育活動,以及在互聯(lián)網上掀起“團團旋風”、開展“中國青年好網民”“我和國旗合個影”等活動,打牢青少年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根基。
在黨領導全國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奮斗中,共青團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青年運動的主題,通過開展“中國夢,青年行”“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等活動,引領廣大青年積極投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事業(yè)。
在黨領導的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中,共青團通過生產扶貧、社會公益扶貧、人才扶貧、精神文化扶貧等多種活動,助力脫貧攻堅,在志愿脫貧對接、產業(yè)升級支招等項目中發(fā)揮青年的生力軍作用。黨中央、國務院表彰的1 981名扶貧攻堅先進個人和1 501個先進集體中, 就有“傾心投入脫貧攻堅第—線”的黃文秀等許多“以奮斗之豪情,奏響青年之歌”的動人事跡。
在技術革新、移動互聯(lián)網、載人航天、海洋開發(fā)、深海探測、量子通信、大飛機、高鐵等國家重大項目攻關的最前沿航空航天等領域,共青團引領青年建功立業(yè),發(fā)揮了開拓創(chuàng)新的先鋒作用。各行各業(yè)涌現大批青年科技先鋒,有勇于擔當的工匠先鋒楊寶淇、嫦娥五號“太空牽手”背后的硬核青年賀中琴、蛟龍?zhí)枬摵絾T唐嘉域等。在新科技領域,“80后”“90后”已成為技術大軍的主體。
2020年以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斗爭中,廣大青年響應黨的號召、聽從指揮,臨危不懼,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沖鋒奮戰(zhàn)在醫(yī)療、防治、志愿服務等戰(zhàn)疫第一線,活躍在醫(yī)療救治、關鍵要塞、基層防線、外圍增援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為戰(zhàn)疫貢獻了青春力量。疫情發(fā)生以來,全國累計有三十多萬支青年突擊隊、志愿服務隊,直接動員六百多萬名團員青年奮戰(zhàn)在醫(yī)療救護、交通物流、項目建設等抗疫一線。有137.1萬名青年志愿者參與各地聯(lián)防聯(lián)控、群防群治等工作。廣大青年醫(yī)務工作者表現十分突出,在全國馳援湖北的4.2萬名醫(yī)護人員中,有1.2萬名是“90后”,其中有不少人是“95后”和“00后”,涌現出北京大學援鄂醫(yī)療隊、上海復旦大學“青年突擊隊”、重慶醫(yī)科大學“抗新冠青年志愿者突擊隊”等眾多先進集體。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數十萬名青年志愿者堅守在體育競賽、場館管理、服務保障等崗位上,用出色的工作、燦爛的微笑、辛勤的奉獻,再一次向世界展現了亮麗的“中國名片”。新時代共青團在黨的領導下,引領青年在一處處“中國標識”、一個個“中國智造”、一份份“中國答卷”上,刻下“新時代中國青年”靚麗的青春印記,彰顯新時代青年的蓬勃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熱情贊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共青團積極投身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波瀾壯闊的實踐,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踔厲奮發(fā),全面深化自身改革,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在脫貧攻堅戰(zhàn)場摸爬滾打,在科技攻關崗位奮力攀登,在搶險救災前線沖鋒陷陣,在疫情防控一線披甲出征,在奧運競技賽場奮勇爭先,在保衛(wèi)祖國哨位威武守護,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沖得出來、頂得上去,展現出自信自強、剛健有為的精神風貌?!宄旱膼?,只為中國’,成為當代中國青年發(fā)自內心的最強音。偉大夢想,偉大使命,廣大團員青年自覺擔當重任,深入基層一線,讓青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綻放異彩,為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貢獻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勛!”[4]
百年來,共青團在黨的青年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個歷史時期黨中央都有很高的評價。1949年,任弼時代表黨中央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做政治報告時指出:“在大革命時期,青年團在中國人民中特別是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中有相當大的影響。惲代英、蕭楚女等同志,負責編輯的《中國青年》周刊,在中國學生知識界和各大城市的一部分青年工人中發(fā)生了很大的影響,特別在介紹共產主義思想,在與反動的國家主義派(即現在的青年黨)作思想斗爭中起過重大作用。在各種反帝國主義反軍閥運動和北伐戰(zhàn)爭中,以及在廣東和湖南湖北的農民運動中,青年團員也都是積極的參加者?!盵5]
1953年,毛澤東接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時指出:“青年團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各方面的革命工作,做出了很大成績。無論工廠、農村、軍隊、學校的革命事業(yè),沒有青年就不能勝利。”[6]1957年鄧小平代表黨中央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祝詞指出:“青年團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了我國的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斗爭,積極參加了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青年團在自己的工作中,表現得不愧為祖國的優(yōu)秀兒女的旗幟,不愧為黨在各個戰(zhàn)線上的有力的助手?!盵7]
2002年,江澤民在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80周年大會上指出:“八十年來,中國共青團始終圍繞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團結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廣闊舞臺上,為祖國和人民積極貢獻力量,始終按照黨的要求培養(yǎng)和教育青年,使一代又一代青年在人民群眾奮斗的洪流中鍛煉成長,始終把最廣大青年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使我們不斷發(fā)展的事業(yè)有了強大的有生力量。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青團不愧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不愧為黨聯(lián)系青年的牢固橋梁和紐帶?!盵8]
2012年,胡錦濤在紀念共青團成立90周年大會上指出:“90年來,共青團組織始終發(fā)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自覺圍繞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推動中國青年運動始終沿著與民族同命運、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齊發(fā)展的方向前進。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共青團組織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積極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組織帶領廣大青年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赤誠奉獻,開創(chuàng)了共青團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實踐充分表明,共青團不愧是黨的忠實助手和后備軍,不愧是黨聯(lián)系青年的牢固橋梁和紐帶,不愧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盵9]
2013年,習近平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指出:“團十六大以來,共青團組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積極適應時代發(fā)展和青年變化,在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等方面開拓創(chuàng)新、真抓實干,推動共青團工作實現了新的發(fā)展?!盵10]2019年,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中國青年運動的光輝歷程中,共青團發(fā)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黨爭取青年人心、匯聚青年力量,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作出了積極貢獻、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盵11]2022年,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做出總結百年的評價:“一百年來,中國共青團始終與黨同心、跟黨奮斗,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把忠誠書寫在黨和人民事業(yè)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把光榮鐫刻在歷史行進的史冊里。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青團不愧為中國青年運動的先鋒隊,不愧為黨的忠實助手和可靠后備軍!”[12]
黨對共青團做出的“五個不愧”(不愧為祖國的優(yōu)秀兒女的旗幟,不愧為中國青年運動的先鋒隊,不愧為黨的忠實助手和可靠后備軍,不愧是黨聯(lián)系青年的牢固橋梁和紐帶,不愧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和新時代“實現了新的發(fā)展”的評價,充分肯定了共青團在黨的青年工作事業(yè)中的重大貢獻,充分體現了黨對共青團的高度信賴和重視,是百年共青團的最大光榮。
回顧共青團百年的光輝歷程,總結其歷史經驗,概括起來主要有五大優(yōu)良傳統(tǒng)。
1.堅持黨對共青團的全面領導
“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團堅持黨的領導的立身之本。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共青團。共青團從誕生之日起,就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把堅持黨的領導深深融入血脈之中,形成了區(qū)別于其他青年組織的根本特質和鮮明優(yōu)勢?!盵13]共青團百年不渝,在政治上堅定擁護黨的政治綱領,堅決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服從黨的統(tǒng)一領導,防止脫離黨的領導的先鋒主義和鬧獨立性;在思想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防止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在工作上堅持以黨的中心工作作為團的中心工作,防止脫離黨的中心工作另搞一套;在組織上堅持同級黨委領導為主的原則,各級團組織在接受上級團組織和同級黨組織的領導中以同級黨組織的領導為主。在各個歷史時期,共青團始終把團結教育廣大青年聽黨話跟黨走,作為自己的主責主業(yè)?!包h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黨有號召,團有行動”“黨旗所指,團旗所向”,就是共青團堅持黨的領導的經驗結晶。
2.把為黨育人作為首要任務
百年征程,共青團始終牢固把握在“黨的事業(yè)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中的職責,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信念;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點上引導青年,堅持把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團員、教育青年,著力夯實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根基,充分發(fā)揮黨的可靠后備軍的作用。
3.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百年征程,全團上下始終秉承“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和“議大事,懂全局,管本行”的工作理念,“緊扣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投身人民群眾的壯闊實踐,在民族復興征程上勇當先鋒、傾情奉獻,發(fā)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使實現民族復興成為中國青年運動一以貫之的恢弘主流”[14]。共青團工作要自覺地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下思考和行動,在黨最需要的地方沖鋒陷陣,在黨最操心的事情上為黨分憂,在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中積極開展有青年特色的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青年群眾活動,動員和組織廣大青年為實現黨的中心任務貢獻力量,形成“圍繞黨的中心任務,照顧青年特點,不斷開展青年群眾活動”的基本經驗和優(yōu)良傳統(tǒng)。
4.植根青年,服務青年
百年征程,共青團秉承“以青年為本”的工作理念,奉行黨“青年團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的指導,自覺肩負鞏固和擴大黨執(zhí)政的青年群眾基礎的政治責任。各級團的組織立足基層,植根青年,不斷追蹤青年的發(fā)展,研究和按照青年的特點和時代特征,了解青年的需求,竭誠服務青年。在服務大局中做好服務青年的工作。在精準服務青年的工作中,把團的組織建設成為青年人遇到困難時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青年之家”,提高對青年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發(fā)揮黨聯(lián)系青年群眾的牢固橋梁和紐帶作用?!皻v史充分證明,只有不斷從廣大青年這片沃土中汲取養(yǎng)分、獲取力量,共青團才能成為廣大青年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貼心人?!盵15]
5.從嚴治團,強化共青團的自身建設
百年征程,共青團始終重視團組織自身的鞏固和發(fā)展,秉承“鞏固地向前發(fā)展”的方針和“團要管團,團結青年”的工作理念,執(zhí)行黨關于以黨建帶團建、從嚴治團的要求,遵循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相結合的原則,旗幟鮮明地將“嚴”作為自身建設的主基調。在與時俱進的建設和改革中,深化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理論建設,嚴密各級團的組織,提高團員隊伍和團干部隊伍的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yǎng),不斷擴大團的工作的有效覆蓋面,不斷增強團的組織,尤其是基層組織的活力。
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共青團百年征程中形成的這些基本經驗和優(yōu)良傳統(tǒng)代代相傳,是共青團永葆青春活力的寶貴財富。傳承至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全團上下必須認真學習、繼承和弘揚。列寧在紀念十月革命四周年的時候說:“慶祝偉大革命的紀念日,最好的辦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還沒有完成的革命任務上?!盵16]當今,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齊心協(xié)力,勝利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正在意氣風發(fā)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我們在紀念建團百年的時候,理當把傳承百年的基本經驗和優(yōu)良傳統(tǒng)的主要精力,聚焦到緊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廣大青年矢志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立新功。
在新的征程上,共青團如何更好把青年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動員起來,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向共青團提出了四點希望:第一,堅持為黨育人,始終成為引領中國青年思想進步的政治學校;第二,自覺擔當盡責,始終成為組織中國青年永久奮斗的先鋒力量;第三,心系廣大青年,始終成為黨聯(lián)系青年最為牢固的橋梁紐帶;第四,勇于自我革命,始終成為緊跟黨走在時代前列的先進組織。[17]這四點希望,凝聚了黨對共青團的高度重視和關愛,指明了新時代共青團肩負的偉大使命、工作方向和著力點。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在新征途上努力培育廣大青年成長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引領廣大青年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沖鋒在前,用貢獻書寫不負黨和人民期望的青春篇章,用團結教育青年堅定跟黨走的優(yōu)異業(yè)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