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荔媛 張春梅
【摘要】神話是古代社會的產(chǎn)物,能夠集中反映古代智慧和思想。通過對希臘神話和兩河流域神話整體透視,從神話對比的角度探討希臘神話的“東方化”內核。希臘神話和兩河流域神話在萬物生于水的宇宙觀、神權更迭方式以及人類起源等方面有著一定的相通之處;自然神話對“神人同形同性”的塑造、對自然規(guī)律的解釋上也可看出希臘神話的模仿痕跡;在英雄神話中,從內容設置以及文本結構安排上希臘神話對兩河流域神話的借鑒也十分明顯。希臘神話在繼承兩河流域神話樸素的自然觀的基礎上發(fā)揚了希臘原始的人文主義思想,體現(xiàn)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特質。
【關鍵詞】神話對比;希臘神話;兩河流域神話;東方化
【中圖分類號】K12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09-0028-03
基金項目:2018年大連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基金項目“‘三位一體式’深化世界史專業(yè)碩士生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改革與實踐”(項目編號:Y2018032)。
希臘文化一直被認為是近現(xiàn)代西方文化的源頭。18世紀,隨著民族主義運動以及西方中心論的興起,西方學者傾向于弱化古代東方對希臘文化的塑造。古典學者馬丁·貝爾納(Martin Gardiner Bernal))將其稱為“雅利安模式”[1],他認為希臘文明獨立與于古代東方文明,切斷了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20世紀70年代,學術界掀起了對東方研究的熱潮,不少學者提出了希臘文化“東方化”的命題,認為在公元前8世紀至7世紀,希臘文化在其演變和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東方的影響,這些影響也基本上奠定了希臘文化的基礎面貌。他將其稱為“古代模式”,并呼吁應該回歸“古代模式”。伯克特(Walter Burkert)認為在青銅時代時,“一幅完整的東方畫卷展示在希臘人的面前,希臘人在一個東方化革命的過程中如饑似渴地對其加以吸收和改造”[2]。
學者們大多認同了希臘文化對兩河流域文化學習和模仿的觀點,希臘文化具有鮮明的東方因素成為學術界的共識,而對“東方化”的深刻反思,也為希臘神話的研究打開了更寬廣的視野。本文通過對比兩河流域和希臘的創(chuàng)世神話、自然神話和英雄神話,從而管窺希臘文化中的東方因素。
一、創(chuàng)世神話的對比
兩河流域的創(chuàng)世觀以及神權更替的特點對希臘神話有著重要影響?!栋ER·埃里什》中將世界的起源解釋為水:“天之高兮,既未有名。厚地之庳兮,亦未賦之以名。始有潝虛(阿普蘇,淡水神),是其所出。漠母徹墨(提阿馬特,咸水神),皆由孶生”[3]。在世界尚未形成時就有了兩位水神。在希臘人的宇宙觀之中,大地漂浮在廣闊的水域上[4],凸顯了水對地中海區(qū)域文明的影響。然而從萬物生于水的主題隨處可見,并不能證明什么,必須關注更加復雜的結構。
《阿特拉哈西斯》在開頭介紹了眾神“他們握著占鬮瓶的瓶頸抽出鬮來,這些神就有了分配:安努上天界,(文本殘缺)得到大地給他的臣民”;“霹靂和海邊的沙灘被分配給目視極遠的恩基”這三個神便是天神、地神和水神。這種組合方式在文本中不斷出現(xiàn)。這與希臘神話中諸神勢力范圍的劃分結構上有驚人的相似。
荷馬在其作品中寫道:“我(波塞冬)從鬮子拈得灰色的大海作為永久的族所,哈德斯統(tǒng)治昏冥世界,宙斯拈得太空和云氣里的廣闊天宇,大地和高聳的奧林波斯歸大家所有?!盵5]這兩個文本出現(xiàn)了高度的相似:都將世界劃為天、水、地三部分;掌管三界的男性神祇都是通過抓鬮的方式?jīng)Q定。此外宙斯、哈迪斯以及波塞冬的這種組合在荷馬史詩的后半段沒有再被提及,在希臘的各種宗教崇拜中也沒有這種組合的根源。
在《埃努馬·埃里什》中,阿普蘇想要殺死眾神,卻被水神埃阿打敗。提阿馬特想為丈夫復仇,最終被埃阿的兒子馬爾都克殺死,并用她的尸體創(chuàng)造了萬物。在希臘神話中,二代神王克洛諾斯暴力推翻其父神的統(tǒng)治,宙斯作為三代神王也推翻其父神的統(tǒng)治。這兩部神話在創(chuàng)造世界萬物的內容上不盡相同,但其中對神權更迭的表達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首先,神權的更迭都是在血緣親屬中發(fā)生的;其次,更迭都是通過暴力的手段進行,在神權的更迭過程中,世界萬物逐漸產(chǎn)生,神權的最終確立也標志著世界的最終形成。
對人類起源的解釋也是創(chuàng)世神話的重要內容。在希臘神話中,人類是由普羅米修斯捏出來的,然后由雅典娜吹了口氣賦予了人類靈魂。兩河流域的神話更偏愛用神的血造人:“我們斬殺兩位拉木伽神,用他們的血來造人。”[6]馬爾都克也是用戰(zhàn)敗者的血創(chuàng)造了人類。不論造人的過程,用神的血液造人或是將神的智慧賜給人類,在某種意義上人成為神的化身,神高貴的靈魂、神的思維都會進入人的身體。這一舉措把人和神緊緊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體現(xiàn)了原始的人文主義觀點。
從創(chuàng)世神話的對比中,可以在神權更迭的過程當中,在暴力的手段、有血緣關系的神譜等方面,可以看出明顯的希臘神話東方化的因素。在人的創(chuàng)造過程中,人帶有神的特性,或是神的血液,或是神吹的一口氣,這些都體現(xiàn)了希臘神話受到了兩河流域神話的影響,打上了東方化的烙印。
二、自然神話的對比
自然神話是先民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對自然的認識,兩河流域的自然神話對希臘神話也同樣產(chǎn)生了影響。在希臘神話中珀耳塞福涅是宙斯和德墨忒爾的女兒,珀耳塞福涅被擄去冥府后,德墨忒爾便離開奧林匹斯山尋找女兒。但是德墨忒爾作為豐饒女神,她的離開使大地萬物失停止了生長。在宙斯的調節(jié)下,珀耳塞福涅每年有六個月的時間母親在一起,這時萬物復蘇。在冥府的六個月中,萬物枯竭。
在巴比倫神話《伊什妲爾下冥府》中有描寫伊什妲爾“死去”后人間的情況:“我們的夫人伊什妲爾【下冥府】以后,牡牛不挑逗牝牛,【牡驢不讓牝驢懷孕】,在街上,男人不讓女子懷孕。”[7]但最后,在埃阿的幫助下,伊什妲爾又得以重返人間,這時大地上的植物又重新煥發(fā)了生機。
從詩句中可以推測,伊什妲爾是繁殖和生育女神,因此這段神話是對季節(jié)變化的一種解釋。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兩則神話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兩則文本都提到了能讓動植物繁育生長的女神。而在希臘神話中,伊什妲爾的形象被一分為二;神話都出現(xiàn)了冥府,象征繁育的女神與冥府這一元素結合便解釋了先民對四季更替的自然觀認知。
在鐵的時代,人類失去對神的尊敬,宙斯決定根除這一代人,隨后引起滔天的洪水。在《阿特拉·哈西斯》中洪水暴發(fā)的原因是恩利爾受不了人類的喧鬧。但神也有憐憫之心,宙斯看到了丟卡利翁的虔誠,于是救下他及妻子。在兩河流域的神話中,恩利爾決意要滅絕人類,眾神提前警告人類,讓他們拆了房屋造船。洪水神話的母題在較多文明中都有所體現(xiàn),特別的是兩則神話都體現(xiàn)了神明的部分性格,他們像人一樣會生氣,也會同情與憐憫。
兩河流域的諸神大多是半人半獸的形象,比如蘇美爾水神恩基常常以人身魚尾的造型出現(xiàn);月神南納被比喻為“長著天青石胡須的公?!?寧胡爾薩格表現(xiàn)為有翼者或者獅頭鷹的形象。在希臘神話中,神的形象更加變化多端,既有人形神也有獸形神。十二主神雖然都已經(jīng)擬人化,但其身上的獸形殘跡仍然可以分辨出來。例如宙斯也經(jīng)常以動物的形象出現(xiàn),他曾變?yōu)楣=僮唠枘峄墓鳉W羅巴,又變?yōu)樘禊Z與斯巴達王后勒達結合;波塞冬的形象與馬密不可分。希臘神話體現(xiàn)出較明顯的模仿痕跡。隨著對自然認知的提升,希臘神話拋棄了半人半獸的神形特征,更加強調神人同形。
神不僅和人有相似的外形,同時也具有人的性格。例如阿波羅看著兒子法厄同從神車上墜下的痛苦,德墨忒爾對珀耳塞福涅的找尋,還有善妒的赫拉對宙斯情人的迫害,這些性格和行為都與人類無異。在神明性格的塑造上,兩河流域神話與希臘神話難分伯仲。伊什妲爾赴冥府遭到囚禁,生還后回到家中發(fā)現(xiàn)丈夫杜木茲對自己不貞,一氣之下,將丈夫送往了冥府。但是隨后伊什妲爾便感到愧疚,甚至下至冥府與丈夫相見。瘟疫之神伊拉決定在人間降下瘟疫,他的伙伴伊舒母便在一旁相勸,最后伊拉選擇了安寧與和平。人的性格特征在神的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兩則神話對四季更迭進行了解釋,其中女神的形象有一定的重合。同時,在篇目眾多的自然神話中,神的形象豐富飽滿,有半人半獸的神,也有完全擬人化的神;在性格上,諸神個性分明,完全體現(xiàn)出人的特點。如果說在神的形象塑造上希臘神話對兩河流域的神話做出了一些取舍,動物的形象進一步被弱化,那么對神性格的塑造上,希臘神話和兩河流域的神話便是如出一轍,體現(xiàn)了鮮明的東方化特點。
三、英雄神話的對比
荷馬史詩包含《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個部分,其中的情節(jié)與史詩《吉爾伽美什》都有著相似的地方。自從《吉爾伽美什》史詩被重新發(fā)現(xiàn),人們便不斷地將其母題與荷馬史詩進行對比:吉爾伽美什最終尋得仙草,但仙草被蛇所偷,荷馬史詩中也有阿斯克勒庇俄斯看到蛇口銜永生之草的元素;阿喀琉斯的伙伴帕特洛克羅斯在戰(zhàn)斗中陣亡,而吉爾伽美什的戰(zhàn)友恩基都也因獲罪天神而死;英雄赫拉克勒斯也與吉爾伽美什有許多相似之處,兩人均有神的血統(tǒng),有濃厚的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且為了獲得永生四處冒險。希羅多德在其作品中道出赫拉克勒斯的東方身份:在腓尼基“赫拉克勒斯是一位古老的神,人們待他當作不死之神,又把他當作一位死去的人間英雄來祭拜”[8]。這兩部史詩都有宿命論特點,無論是特洛伊戰(zhàn)爭的進程和勝負,還是吉爾伽美什的命運,都被天神牢牢掌握。史詩固有的宿命論又側面反映出人類打破宿命、向神挑戰(zhàn)的不屈精神和高尚品質。
除了在內容上兩篇史詩有情節(jié)類似之處,史詩的寫作技巧和結構也存在一些共性。首先,兩部史詩都使用了許多特定的修飾語。在兩河流域的史詩中,主要的人物會有特定的修飾詞,比如“太陽升起處的伊南娜”“天上的父恩基”。希臘神話中大家比較熟悉的“目光炯炯的雅典娜”“白臂的赫拉”以及“捷足的阿喀琉斯”。這些修飾語并非必不可少,其存在的意義更多是保證史詩結構的工整。
其次,伯科特在《東方化革命》中提到《吉爾伽美什》和《奧德賽》在開頭的部分存在結構性的相似?!都獱栙っ朗病吩陂_頭部分敘述上的安排是以恩基都的受教化展開,然后再借妓女之口向恩基都敘述吉爾伽美什的相關情節(jié),兩人相見,兩條線合并。而在《奧德賽》中荷馬也使用了相同的創(chuàng)作技巧,設置了珀涅羅珀和奧德修斯兩條線進行敘述,一條為奧德修斯返鄉(xiāng)途中種種冒險經(jīng)歷,另一條是珀涅羅珀在等待丈夫的過程中拒絕求婚者,最終奧德修斯回到家鄉(xiāng)并擊敗了所有的求婚者,兩條敘事線合并。神話中足智多謀、四處冒險的奧德修斯和歷經(jīng)磨難、尋找仙草的吉爾伽美什的英雄形象也有所重疊。
除此之外,俄狄浦斯的悲劇故事也包含著東方元素。索??死账沟谋瘎∽髌贰抖淼移炙雇酢吩谝婚_頭便向大家介紹,俄狄浦斯是卡德摩斯的后代,而卡德摩斯是腓尼基國王的兒子,歐羅巴的弟弟。從人物原型上分析,俄狄浦斯本人就帶有“東方血統(tǒng)”。俄狄浦斯的故事原型是弒父娶母的悲劇核心,然而蘇美爾神話也記載了弒父娶母為核心主題的神話?!额D努神譜》是蘇美爾的一則創(chuàng)世神話:“太初既兮,犁鏵媾地……造瀚海已,齊誕神S……神S相媾,與其母兮,遂殺犁鏵……神S履新,繼父之位,媾瀚海兮,子之親姊……神S之子,神S見弒?!盵9]這則神話傳達出類似赫西俄德《神譜》中神權更替、兒子與父親相殘的精神。俄狄浦斯的劇情一方面是弒父娶母主題在希臘神話中的延續(xù),另一方面也有著人文主義覺醒時對命運反思下的人倫道德的問責。希臘神話也通過對兩河流域神話的繼承與再造,最終成就了偉大的英雄悲劇作品。
荷馬史詩最早是由吟游詩人口口相傳;而東方史詩有固定書寫的傳統(tǒng)。在記述方式上兩者之間差別很大,但史詩的形式上都是篇幅較長的詩歌,有特性的修飾詞語,有固定的敘事安排。在內容上都能夠體現(xiàn)“命運”的主題,以及英雄們反抗命運的精神。由此可見,希臘的英雄神話在文本結構、內容設置甚至是精神內涵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兩河流域神話的滋養(yǎng),也使我們更容易接受其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特質。
總的來說,希臘神話的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到東方化的特點,這種東方化的主要性質是希臘文明同兩河流域文明的相互交流與學習。由于受到東方文化的影響,希臘神話在一開始便要面對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挑戰(zhàn),但是“東方化”絕不意味著單純的學習和模仿,希臘神話一方面帶有原始樸素的自然觀,這是來自東方的元素;另一方面因為人文主義的興起,使希臘神話融入了“神人同形同性”的特點。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希臘的“東方化”時代也是東方文化“希臘化”的時代。
參考文獻:
[1]馬丁·貝爾納.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亞非之根(第一卷)[J].郝田虎,程英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11:1.
[2]伯克特.東方化革命:古風時代前期近東對古希臘文化的影響[M].劉智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2010:125.
[3]饒宗頤.近東開辟史詩[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21.
[4]赫西俄德.工作與時日、神譜[M].張竹明,蔣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31.
[5]羅念生譯.羅念生全集(第五卷):荷馬史詩《伊利亞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趙越甡譯.吉爾伽美什:巴比倫史詩與神話[M].南京:譯林出版社,1999:97.
[7]趙越甡譯.吉爾伽美什:巴比倫史詩與神話[M].南京:譯林出版社,1999:289.
[8]希羅多德.歷史[M].王以鑄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9]張玉安,陳崗龍等.東方民間文學概論(第一卷)[M].北京:昆侖出版社,2006:160-161.
作者簡介:
楊荔媛,女,山西運城人,大連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歐美史。
張春梅,女,遼寧大連人,大連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古希臘羅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