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鵬
關鍵詞:德育進行時 德育因素 滲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6-
現(xiàn)在是素質教育時代,它通常以發(fā)展學生的各方面素質為核心,德育是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滲透到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各個方面。在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各科教學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具有很特別的作用,因為英語它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語言,是信息的載體。在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英語教師的工作一方面表現(xiàn)在對學生傳授英語知識,重視學生聽說讀寫各項技能的訓練,同時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對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過程中,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視對學生品格的培養(yǎng),力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的作用。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做到知識傳授與德育滲透的有機結合呢?對此,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育工作實踐以及所觀所感,談幾點看法和體會。
一、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
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強,教師是學生最直觀的榜樣,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直接的影響。所以英語教師必須注重言傳身教,它是教書育人最基本的要求。教師親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專注的眼神,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安全感,消除恐懼感,縮短教師與學生的感情距離:熱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學生獲得最直觀、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瀟灑得體的身姿手勢,無時不在地感染著學生,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也可以使英語課充滿陽光!所謂“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操陶冶的過程。
二、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初中英語教材中會有很多的閱讀文章、日常用語和對話,這些都是很好的進行德育教育的素材。英語學習對于初中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不能幫助到他們,他們是很難理解透教材內容的。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有一個透徹的理解,深入挖掘文章中所包含的德育因素,幫助學生分清是非善惡,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一)良好行為習慣的挖掘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還應該善于挖掘教材中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方面的德育因素。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應該具備的。教師應該教育學生改掉身上不文明的習慣,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中學生。這也能夠為學生將來進入社會做好鋪墊,打好基礎。
(二)禮儀的挖掘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講文明、懂禮貌一直都是社會提倡的傳統(tǒng)美德。英語教材中會有很多文章都涉及到西方國家的文化。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在教導學生學習外國禮儀的同時間接性的讓學生也注意自己的文明禮儀。教師如果能夠將德育滲透到學生所學的內容之中,是能夠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的。
(三)愛國主義教育思想的挖掘
英語教材中或多或少會包含一些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文章,教師們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善于激發(fā)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將中西方文化進行對比,讓學生了解中國不比外國差,從而產(chǎn)生一種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堂活動
在英語課堂有目的、有組織地采取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適宜、適時、適度地將德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讓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如組織學生進行英語對話表演、游戲、課外實踐活動、制作英語手抄報等課內外活動。這樣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共同進步的優(yōu)良品德。例如七年級上冊預備Unit6Task部分是一個擲骰子的游戲,在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兩人一組邊做游戲邊回答問題,然后讓學生討論;在公園里什么是不應該做的,最后由學生列出如下規(guī)則:Don’t walk on the grass. Don’t feed the birds. Don’t swim in the lake. Don’t, pick the flowers. Don’t climb the trees.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僅輕松地復習了祈使句,還進一步提高了文明意識,也懂得了在公共場所應該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四、課后作業(yè),發(fā)散創(chuàng)新,延伸德育滲透
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時候,切忌不可讓學生抄寫書本,因為機械的抄寫只會讓學生感到單調乏味,長此以往,只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們可以換一種方法:提供一些富有情感的愛國歌曲和具有時代感的范文,這些都具有感染情感、啟迪人和教育人以及指導人際關系的作用。此外,通過看英文版《音樂之聲》,學唱飽含愛國情感的《雪絨花》,還有像Country Road等歌曲,使學生增強民族意識,形成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總之,初中英語教師,應自覺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識,把德育滲透貫穿到英語教學始終,因為初中英語教學的德育滲透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會有滿意的效果。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是可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的。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 給教師100個建議[M]. ?教育科學出版社, 198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