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夏
我一直是活在姐姐的陰影下的,但我從來沒有嫉妒過她,甚至一直把她視為我的女神。
其實,從小到大,我一直活在姐姐的陰影里。
她是我堂姐,比我大一歲多。性格外向,活潑開朗,和誰都能玩兒到一塊,從小就討人喜歡。而我恰恰相反,文靜內(nèi)斂,敏感細膩,最大的愛好是看書,還有追在姐姐后面跑。
那時候我們放學都是一起去奶奶家的。要是還沒開飯,我們就會去樓下和鄰家的孩子玩兒。鄰居見到姐姐,都會熱情地說,陽陽來啦,快進來玩兒。然后,對她一頓猛夸,陽陽長得真好看,陽陽的嘴真甜。而見到我,只會說,陽陽的妹妹來啦。而后遞零食給我姐吃的時候,順便遞給我,讓我抓一把。
那時候我在鄰居的口中是沒有名字的。我姐姐叫陽陽,我叫陽陽的妹妹。
不僅是鄰居,連家里親戚也是如此,見到她都會不由自主地夸她。親戚家的孩子也都喜歡和她一起玩兒。她似乎有一種特別的能力,和誰都能玩兒到一起,不管對方年紀多大,這不單是性格外向就能做到的。她的父母也總是夸她,我家陽陽真好看,我家陽陽今天在學校表現(xiàn)真好。而我的父母卻沒有這么夸過我,即使是我的成績比她好了那么一丁點。
那時候很羨慕她父母對她的溺愛和鼓勵,她做什么,她的爸媽都會拍手夸好。哪怕她不想寫作文,她爸爸也會幫她寫好,而我父母,只會指責我,頂多我考得好的時候,會獎勵我一頓麥當勞。
那時候姐姐在學校也是風云人物,似乎我們這屆和她們那屆,就沒有不認識她的。而我也挺享受這一點,每次在學校遇到高一個年級的人,我都會說,你認識某某嗎。在人家回答認識的時候,我會特別得意地說,她是我姐姐。似乎因為她,我在學校也沾了點名氣,人家看到我,都會說,看,那個是陽陽的妹妹。
但很神奇的是,她爸媽夸她的時候,似乎總喜歡帶上我。比如,她的媽媽會說,我家陽陽頭發(fā)少,好扎,不像月月,頭發(fā)那么厚。他爸也會說,我家陽陽笑起來真好看,月月就差一點,嘴角是往下的。
到了初中的時候,她的父母對她的夸贊變成了我家陽陽個子又高身材又好,月月骨架太大了;我家陽陽皮膚真好,又白又細,月月就太黑了。
那時候她的父母也很注重對她的打扮,經(jīng)常給她買潮流的衣服,給她買洗面奶用。而我就穿著普通的純棉短袖,外面套著肥大的校服,洗臉也從不用洗面奶,而是用香皂。那時候我并沒有意識到我活在了姐姐的陰影之下,只是覺得他們說得都對,我姐姐就是那么優(yōu)秀,而我就是各方面都差勁了點兒。
后來,姐姐因為成績一般,去了我們那兒最差的一所公辦高中。我以為我和姐姐的同校生涯就這樣結(jié)束了,沒想到一年后,我因為中考失利,也考去了那所高中。
在那所高中,姐姐更是學校的風云人物:光明正大地追校草,和老師稱兄道弟。彼時的她,出落得更漂亮了,身高165,體重卻只有80多斤。而我,比我姐高那么一點,卻有將近120斤。在我眼里,姐姐就是女神般的存在,而我是一個體重比姐姐重了快40斤的胖子。
在我第一天入學的時候,我姐陪我報到,而我的新班主任,以前剛好帶過她的地理課,因為這樣,我又得到了老師的特別關(guān)照。我當時覺得,有個這樣的姐姐,可真好??!這樣的想法,讓我對她更加地狗腿。我與同學聊天的時候聊到某某身材真好,我會立馬加一句,我姐身材更好,而且長得也好看。在學校里看到姐姐,我也會當著同學的面和她打招呼,然后和我同學介紹說,這是我姐,好看吧。
那時候她爸媽對她的夸贊,也變成了,我家陽身材真是完美,細胳膊細腿的,月月這個腿就太粗了,要減肥了;陽陽千萬不要像月月一樣,臉又大胳膊又粗;我家陽五官特別好,我家陽陽真會搭衣服,天生的衣服架子。而我爸也會對著我說,你臉怎么這么大,你的腿怎么這么粗,你怎么這么能吃。因為是開玩笑的語氣,我當時也并沒有覺得他說的有什么不對。
在這么多年的對比下,我一直是自卑敏感的,并且真的覺得自己很差勁。以至于每次舍友嚷嚷著減肥時,我也會跟著說,我也得減肥了。這個時候,她們就會說,你還肥呀,你身材挺好的了。在她們說我們班誰誰臉大的時候,我也會加一句,我的臉也好大。這時候她們都會來反駁我說,你的臉還大嗎,你明明是小臉好不好。
這種想法讓我在上學期間一直安心學習,每天除了在宿舍追劇,就是泡圖書館學習,以至于后來我又多了個外號——學霸。
再到后來,朋友也經(jīng)常對我夸贊,個子高,身材好,人聰明,長得也秀氣。這些放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的詞,讓我意識到,原來夸贊真的可以讓人變得自信。我對自己的認知一直都存在著偏差。我的腿其實并不粗,而且很長。我的臉并不大,我的頭發(fā)才是人人羨慕的發(fā)量,我其實沒那么糟糕……
開門見山地點出了我和姐姐之間的關(guān)系,讓人不禁好奇,后面是否會爆發(fā)矛盾。
通過奶奶對我和姐姐的不同態(tài)度進行對比,證實了開頭“我活在姐姐陰影下”的事實。
多次的態(tài)度對比,從奶奶、鄰居、親戚,甚至父母的言行舉止,將一個被大家忽視和冷落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描繪了出來。
通過我的心理描寫,說明此時的我還沒有意識到,潛藏在我內(nèi)心深處的自卑。
將姐姐比做女神,卻把自己稱之為胖子,短短的兩個詞,把作者自卑又羨慕姐姐的心理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這段話出現(xiàn)了三次“粗”,這種對身材的簡單評判,對于青春期的女孩子來說,是那么的刺耳。但我卻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對,這和前文“只是覺得他們說得對”進行照應(yīng)。寫文章的時候,這種前后文照應(yīng)的技巧可以給文章增色不少
這段話是全文情感的轉(zhuǎn)折點。作者同樣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把舍友的和前文親戚鄰居都話進行比較,自然引出下文作者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著認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