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靈恩 張明劍 張銀鴿 徐曉波
河南省許昌市中心醫(yī)院CCU (河南 許昌 451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多種因素引起心臟結構、功能發(fā)生變化,導致心室收縮和(或)舒張功能異常的綜合征[1]。可出現(xiàn)系列復雜的心肌結構和功能變化,繼而引起呼吸系統(tǒng)和外周循環(huán)系統(tǒng)供血不足引發(fā)全身反應,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2]。近年來,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已成為社會健康領域主要問題[3]。既往研究表明,因慢性心衰可導致心肌肥厚、心肌重塑,但相應的心肌數(shù)量尚未增加導致心肌順應性下降,機體的交感神經系統(tǒng)受刺激后促使腎素、血管緊張素水平增加以緩解心臟前負荷[4]?!吨袊牧λソ咴\斷和治療指南2018》[5]表示,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金三角”。美托洛爾緩釋片屬于β受體阻滯劑,可激發(fā)心室肌細胞興奮性,補充缺血區(qū)心肌細胞血液供應,降低其耗氧量。螺內酯片為醛固酮拮抗劑之一,具有保鉀、保鎂、利尿及抑制心肌纖維化的作用。鹽酸貝那普利片能夠阻礙血管緊張素轉換酶,達到擴張血管的目的。但對于這三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鮮有報道。因此本研究重點探討美托洛爾緩釋片、螺內酯片及鹽酸貝那普利片聯(lián)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及對心功能等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45~67歲,平均年齡(53.79±6.42)歲,病程3~8年,平均病程(5.99±1.19)年;心功能分級:Ⅰ級5例,Ⅱ級21例,Ⅲ級4例。對照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齡45~67歲,平均年齡(54.12±6.34)歲,病程3~8年,平均病程(6.07±1.21)年;心功能分級:Ⅰ級5例,Ⅱ級19例,Ⅲ級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心功能分級等基礎資料具有同質性,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入組前未接受影響本研究指標水平治療者;對本研究用藥無禁忌證者;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惡性腫瘤及(或)伴全身感染者;存在肝、腎、脾嚴重功能障礙者;存在血液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給予擴張血管、利尿及地高辛片(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0.25mg/片,國藥準字H31020678)口服,1次0.25mg,1天1次,治療6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美托洛爾緩釋片、螺內酯片及鹽酸貝那普利片聯(lián)合治療: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50044)47.5mg/片,口服,1次47.5mg,1天1次;加螺內酯片(南京瑞年百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054,20mg/片),口服,1次20mg,1天2次;加鹽酸貝那普利片(上海新亞藥業(yè)閔行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840,10mg/片),口服,1次5mg,1天1次;治療6個月。
1.3 觀察指標(1)療效評估:根據(jù)《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5]判定:顯效:治療后心功能分級至少下降1級,且相關指標明顯改善接近正常值水平,體征恢復良好;有效:心功能改善1級,心衰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但仍需密切關注;無效:治療后心功能未改善或惡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2)心功能指標檢測:治療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陜西凱思特科技有限公司,DW-T5)檢測每搏輸出量(stroke volume,SV)、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舒張末室間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舒張末左室內徑、每分心輸出量,計算左心室質量指數(shù)(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心臟指數(shù)(cardiac index,CI)、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LVMI(g/m2)=LVM/BSA(體表面積),LVM(g)=0.8×10.4[(舒張末室間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舒張末左室內徑)3-舒張末左室內徑3]+0.6;CI(L/min/m2)=[心率(次/min)×每搏指數(shù)(mL/m2)]/1000;LVEF(%)=(舒張末左室容量-收縮末左室容量)/舒張末左室容量×100%。(3)炎癥指標檢測:治療前后采集患者3mL空腹靜脈血,送至檢驗科,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強生(上海)醫(yī)療器材有限公司]說明書進行;采用ELISA法檢測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強生(上海)醫(yī)療器材有限公司]說明書操作。(4)觀察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心功能指標、炎癥指標以(±s)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臨床療效和并發(fā)癥為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與對照組總有效率(68.75%)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93.33%)較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LVMI、CI、SV、LVEF、CO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LVMI降低(P<0.05),CI、SV、LVEF、CO升高(P<0.05);觀察組LVMI低于對照組(P<0.05),CI、SV、LVEF、CO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s)
注:a表示組內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體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表示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下同。
組別 LVMI(g/m2) CI(min/m2) SV(mL) LVEF(%) CO(L/min)觀察組(n=30) 治療前 109.93±11.44 3.25±0.62 52.89±4.22 36.59±5.28 3.62±0.76治療后 90.42±8.61a,b 5.44±1.19a,b 79.43±5.30a,b 62.89±6.34a,b 4.79±0.97a,b對照組(n=32) 治療前 108.64±11.79 3.36±0.57 52.73±4.36 36.39±5.41 3.57±0.70治療后 98.75±7.46a 4.63±1.36a 67.64±4.98a 49.96±5.42a 4.06±0.74a
2.3 兩組炎癥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BNP、CRP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BNP、CRP水平均降低(P<0.05);觀察組BNP、CR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炎癥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炎癥指標比較(±s)
組別 BNP(pg/mL) 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30) 4556.31±69.43 862.74±37.72a 26.72±3.81 10.45±2.69a對照組(n=32) 4573.99±73.62 1273.69±49.43a 25.95±3.70 16.92±2.98a t 0.971 1273.69 0.807 8.953 P 0.335 <0.001 0.422 <0.001
2.4 兩組并發(fā)癥比較兩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fā)癥比較[n(%)]
慢性心力衰竭若不能及時治療會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心衰治療的常見藥物中已明確患者受益的藥物有ACE抑制劑、螺內酯(嚴重心衰)、Digoxin及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等,因洋地黃類藥物(地高辛、西地蘭)具有強心作用也可用于臨床治療中[6-7]。但給藥安全性方面不甚理想且存在個體差異性,無法滿足醫(yī)生及患者需求[8],還需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藥物聯(lián)合治療。
美托洛爾緩釋片作為β受體阻滯劑,可有效控制心率、心肌氧代謝、心肌消耗量,緩解心臟舒張功能[9]。螺內酯主要通過阻礙醛固酮活性改善心室重構,促進受損血管內皮功能恢復,增加CO合成,加速血流。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主要作用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活性。鹽酸貝那普利片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代表藥物,能夠降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活性,減輕血管阻力,促進心排量,進而改善心功能。有研究提出,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聯(lián)合可有效緩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癥狀,阻礙心臟功能神經系統(tǒng)分泌[9-10]。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藥物聯(lián)合干預六個月后,觀察組心功能整體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3.33%,提示酸美托洛爾緩釋片、螺內酯片及鹽酸貝那普利片聯(lián)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顯著,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相關研究表明,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激活會增加心肌損傷因子釋放,造成心肌慢性重構和心室功能異常,出現(xiàn)慢性心力衰竭,因此治療原則為抑制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內分泌[11-12]。有研究表示,螺內酯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發(fā)揮保護心臟作用[13]。另有研究表示,美托洛爾聯(lián)合曲美他嗪治療中老年冠心病并心衰患者可延緩心肌重構,改善心功能異常[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心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可能與美托洛爾緩釋片可抑制交感神經興奮性,減輕血管阻力及心臟負荷,降低心肌過度氧化及細胞增生,保護心肌細胞;螺內酯片可控制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保鉀利尿,抑制心肌損傷因子釋放,保護心臟有關。
BNP具有擴張血管、利鈉、利尿、阻礙醛固酮分泌及交感神經興奮性作用,與心鈉素相似。有研究表示,BNP水平升高表示機體水鹽代謝異常,在低鈉血癥發(fā)病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5];CRP是由肝臟合成,參與免疫應答機制因神經內分泌在慢性心衰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過度激活導致心臟代償,同時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多種細胞炎性因子,如CRP激活凝血系統(tǒng)和補體系統(tǒng),是導致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并參與慢性心衰的發(fā)病。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BNP、CRP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美托洛爾緩釋片、螺內酯片及鹽酸貝那普利片聯(lián)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可顯著減輕心臟功能損傷,緩解炎癥反應,抑制心室重構。本研究中兩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說明三種藥物聯(lián)用不會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
綜上所述,美托洛爾緩釋片、螺內酯片及鹽酸貝那普利片聯(lián)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療效較好,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炎性反應,且未新增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