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飛
(寧波市海曙區(qū)教育局教研室,浙江 寧波 315000)
從學生認知的角度或其心智水平維度出發(fā),中小學英語學科能力由學習理解能力、應用實踐能力和遷移創(chuàng)新能力要素組成[1]。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能力是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所在。然而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英語學科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不容樂觀。筆者基于整體外語教育觀進行了系列研究,指向學科能力提升的故事教學實踐是其中一項。
外語教育是一種文化教育,目標是通過外語教育使學生學文化、啟心智、達至善。整體培養(yǎng)學生的外國語言文化素養(yǎng),使學生在外語能力、心智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與發(fā)展[2]。整體外語教育強調外語學習始于使用體驗,它總是發(fā)生在一定的語境里,并且有一定的交際意圖。同時強調教學堅持整體輸入、整體互動和整體輸出[3]。如何基于整體外語教育觀開展指向學科能力提升的故事教學?筆者以人教版《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3 My friends C Story time為例具體闡述。
本單元主題為“Friends”,通過各語篇內容分析,提煉單元主題意義:朋友之間互相關心,團結友愛。本故事板塊是單元最后一個課時,隨著整個單元的主題意義不斷探究,此課已然為收官之作。故事講的是小兔子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拔大蘿卜的情景,故事體現(xiàn)了團結力量大、朋友之間互助的人文之道?;趦热菖c四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分析,本課學習目標可定位:復習鞏固本單元所學語言,增加學生語言輸入;理解故事內容,獲取故事大意,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梳理故事脈絡;能有感情朗讀故事并表演故事,遷移運用故事中的語言,續(xù)編故事;感悟朋友之間互相關心、團結互助之道。具體教學推進如下。
生動有趣的歌曲謎語可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歌曲熱身,感知主題。教師播放有關朋友主題的歌曲,請學生欣賞并與其作如下交流:What is the song about? Who’s your friend? Is he tall/strong...? Do you often study together?...交流時可提供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描述朋友,既是對整個單元知識點的鞏固與運用,也是對學生情感的激發(fā),促發(fā)朋友之間的了解與友愛。
設計意圖:歌曲可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思維導圖的運用既能形象直觀地表示語言之間的聯(lián)系,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此處用思維導圖不但有效地復習了舊知,并且激發(fā)了朋友之間的友情,為理解故事奠定基礎。
2.謎語啟智,引出角色。教師繼續(xù)引導:Let’s enjoy a story about friends.Guess,who’s coming? 課件呈現(xiàn)小謎語:It is little.It has two long ears.It has two red eyes.It is cute.What is it?此乃基于本單元主要詞句編的謎語,學生根據(jù)意思猜出是小兔子,教師接著引導:Yes,It is a rabbit.His name is Lucky.It’s a story about him and his friends.
設計意圖:整體外語教育理念強調學文化、啟心智、達至善。思維品質是心智特征的表現(xiàn)。謎語的呈現(xiàn)既是對整單元重點知識的回顧,又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思維的邏輯性,并且通過謎底的揭曉引出故事主人公,為學生的學習理解奠定基礎。
學習理解能力是指學習者體驗和參與英語語言學習的能力,以及利用英語學習學科知識和獲取信息的能力。整體輸入是指輸入的不是碎片化的內容,而是有完整意義的語篇或情景。整體互動包括課內的強互動與課后的弱互動。教師需創(chuàng)設整體語境,使學生在真實情境或擬真實情境中整體互動?;诖?,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整體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故事之始。教師整體創(chuàng)設情境:Lucky將邀請小伙伴們到家做客,他買好了招待的食物。課件呈現(xiàn)香蕉、肉骨頭、魚等食物,教師引導:Can you guess,who will come? 學生猜測:Maybe the little monkey.Maybe the little cat...隨后教師繼續(xù)引導:And Lucky wants to make something special too.What’s this? Let’s wait and see.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整體情景創(chuàng)設,讓學生體會關心朋友、為朋友著想的思想情感,人文情懷可見,且通過整體情節(jié)創(chuàng)設,促進師生之間強互動、學生與圖片之間的強互動,為學生理解故事奠定基礎。
2.循序推進插圖,梳理故事之脈?!墩憬≈行W學科教學建議案例解讀(小學英語)》指出:不提倡教師將故事中出現(xiàn)的生字詞摳出,在另外的情境中進行釋義和操練,而是引導學生通過上下文、故事插圖等,在統(tǒng)一的情境中猜測意義,整體理解故事情節(jié)[4]。教師可用圖釋意,更可借助插圖啟發(fā)學生心智,滲透人文德育。生動的視頻也能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學生想學樂學?;诖?,教師可從以下幾步引導。課件呈現(xiàn)故事第一幅插圖中的小兔子并引導:Look,lucky is here.He is very happy.Why?讓學生猜他高興的原因。學生通過圖片猜出他有可能因為看到一個大蘿卜,教師繼續(xù)引導:What will he say? What will he do? 學生基于生活認知預測:Wow! It’s so big! Let me pull it up.教師引導:Why he chooses the big one? 學生思考:Because many friends will come to his home.教師繼續(xù)追問:Can he pull it up? 學生通過兔子的身形和蘿卜的大小,又基于生活認識,回答:No,he can’t.接著課件呈現(xiàn)故事第二幅插圖,幫助學生確定答案,然后教師追問:What will happen next? 學生會想到朋友幫忙或者父母過來幫忙。
設計意圖:通過整體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小兔子開心的心情并思考開心的原因,借此滲透小兔子對朋友的情感。接著引導學生預測接下來可能會發(fā)生的情景,借此發(fā)散思維,更是對學生學習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人文德育的隱性滲透:家人與朋友間互相幫助,團結力量大。如此設計助力學生對單元主題意義的不斷深入探究。
3.精彩視頻揭秘,理解故事內涵。教師呈現(xiàn)故事1~4幅圖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Who will come to help him? 學生觀看后知曉小猴、小狗、小貓和Zip來幫忙,教師繼續(xù)引導:Can they pull it up? 學生通過觀看動物表情得知拔不出,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接下來他們會怎么做,或者會發(fā)生什么。學生預測后教師繼續(xù)播放視頻:Can they pull it up at last? Why? 學生回答:Yes,they pull it up at last.Because Zoom is coming.They work together.教師繼續(xù)循序漸進作如下引導:What will Lucky say to his friends? If it was not zoom who came.What would the animals do?Which is more important? Strong or working together? 引導學生感悟團結力量大的教育意義。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首先利用視頻整體推進不斷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懂得感恩、團結力量大的道理。整個過程均屬于整體強互動,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人與文本互動、人與自我互動等等,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理解。
應用實踐能力指學習者實際應用英語語言的能力,是英語使用者依靠并綜合運用英語的知識和技能開展交際、解決具有一定熟悉度問題的能力。整體互動包括課內的強互動與課后的弱互動。整體輸出是指學生通過學習產(chǎn)出的也是完整的語篇表達,而非碎片化的內容。
1.整體復述板書,描述闡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jù)板書對整個故事進行復述,師生共同完成整體故事的描述。
2.整體品讀表演,實踐內化。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跟讀以及分角色朗讀后生動表演。故事表演可以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基于原故事文本生動表演,第二層次是對故事文本進行情景添加或改編。
設計意圖: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度體驗故事。學生在整體品讀和表演中強互動,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識輸出,促進學生應用實踐,為遷移創(chuàng)新作鋪墊。
遷移創(chuàng)新能力指學習者在個體知識、思維、人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面對新的情境,整合已有知識和信息,探究解決語言交際中的陌生問題,以及在英語學習活動中創(chuàng)造新穎性成果的能力。續(xù)編故事是語用和遷移創(chuàng)新的深刻體現(xiàn),體現(xiàn)了整體強互動與整體優(yōu)質輸出,在靈活運用語言的同時發(fā)散思維,助力學生深刻體驗人文德育。
1.靈活續(xù)編故事,推理判斷。教師引導:What will happen next? How do they carry the turnip home?What will the animals say? 學生思考Zoom可能會說的語言:I’m strong.I can carry it home.其他動物們可能會說語言:Let me help you.Let’s work together.繼而引導學生精彩續(xù)編。
設計意圖:教師要借故事素材,給學生編、演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促其個性化成長。本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續(xù)編故事,學生們想到大家一起把蘿卜扛回去。這樣的設計將“朋友之間互幫互助、團結一致”的主題意義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不但提升了學生遷移創(chuàng)新能力,也體現(xiàn)了學科育人的價值。
2.深入分析評價,想象創(chuàng)造。教師接著引導:Look! They are at Lucky’s home now.課件呈現(xiàn)小兔子很溫馨的家。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動物們會說什么?學生情不自禁角色代入發(fā)出贊美:Wow! Your room is so nice! Wow! Your room is so warm等。教師繼續(xù)追問:What will Lucky do?學生預測后教師呈現(xiàn)情景:Yes.He will make a big dinner for them...Look,so much food! And there is the special turnip cake! 揭示課始特殊食物,前后呼應。
設計意圖:英語教學絕不僅僅是對語言知識的學習,更是對語言魅力的感悟,人文情懷的體驗,這也是整體外語教育的靈魂所在。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呈現(xiàn)小兔子溫暖美麗的家,給予學生美的享受,不失為一個美育滲透的好時機。當學生看到美麗溫馨的畫面時,會情不自禁地贊美,這樣的設計潛移默化引導學生作客之道、為人處事之道。語言、思維、人文整體發(fā)展。
3.深情吟誦小詩,情感升華。教師引導: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story?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提煉故事題目:Let’s work together.Let’s be together等.最后課堂以配樂小詩升華情感。
設計意圖:與其他學科領域相比,語言和情感態(tài)度的關系更為密切,情感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語言來表達和傳遞。因此,英語課程在發(fā)展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方面發(fā)揮著特有的作用。目前,我們關注語言學習中的情感問題,特別是將情感態(tài)度作為英語課程目標之一,有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5]。詩歌是情感體驗的極好載體,配樂詩歌朗誦,情感體驗真實靈動,人文德育浸潤其中,且將本單元“朋友之間互相關心,團結友愛”的主題意義落地生根。
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故事作為具有完整意義的語篇,對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體驗語言運用、發(fā)展英語學科關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谡w外語教育觀,教師合理有效地引導學生開展故事學習,引導學生深入地學習理解、有效地應用實踐、巧妙地遷移創(chuàng)新,培養(yǎng)閱讀能力與熱情,豐富情感體驗,啟迪做人做事之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將有助于學生整體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