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東
摘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內容,而教師運用層遞式教學模式,能夠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逐步理解寫作的要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寫作意識。
關鍵詞:層遞式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層遞式教學是指,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為學生制訂循序漸進的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地傳授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層遞式教學模式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相符合,有助于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作文內容,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利用層遞式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并將寫作內容與生活內容相結合,這不僅能夠提高寫作內容的可讀性,豐富文章內涵,還能幫助學生從基礎層面入手寫作,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針對難度較大、素材較雜的內容開展寫作。比如,教師為學生確定了描寫“小樹苗成長”的寫作主題,要求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平臺搜集小樹苗成長的過程,并運用到寫作中。
另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途徑,學生只有學會觀察,才能細致入微地刻畫寫作內容,然后融合自身的知識儲備,充實寫作內容。同時,為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自行種植小樹苗。這樣一來,可以深度觀察小樹苗的成長情況,進而全面、深入地記錄小樹苗的每一個生長狀況,以此確保寫作內容的生動性。在這一基礎上,教師還應建立寫作長效機制,在小樹苗長成后,讓學生回憶小樹苗的整個種植和成長過程,并將其完整地記錄下來。
層遞式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和文字運用能力,這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所以,在對學生開展語文教學引導時,教師應通過層遞式教學模式,逐步引導學生分析字、詞、句、篇,提升學生的語法分析能力和語句運用能力,增強學生的語言可塑性。此外,教師可以為理解能力不一樣的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寫作教學引導方案,確保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得到針對性提高。
教師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鼓勵學生將每日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并在基礎層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教師應逐步提高寫作難度,讓學生寫一些書本的讀后感、影視觀后感,以此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文字運用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此外,在學生具有一定寫作基礎的情況下,教師應為學生設定閱讀計劃,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閱讀相應的內容。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由淺入深地閱讀《蘿卜回來了》《月亮忘記了》《窗邊的小豆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小王子》等中外名著,并書寫讀后感,以此鍛煉學生的文筆。
二、利用層遞式教學模式積累寫作素材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層遞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對寫作內容進行二次加工,第一次寫作為大體記錄寫作內容,第二次寫作為重新整理寫作內容,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這種重復式教學引導可以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豐富學生的寫作內涵和寫作知識儲備。
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確定描寫“難忘的一天”寫作主題,首先,讓學生在腦海中構建難忘的一天的大體框架,如這一天中最高興的事情是什么,最有意義的事情是什么。其次,讓學生通過紙筆書寫的方式,確定寫作大綱,并注意突出作文主題,可以將主題的具體內容言簡意賅地總結下來,再對每個題目的內容進行填充和完善。再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寫作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確保文章內容的流暢性,讓思想情感能夠通過語言表達得到完善,達到表情達意的效果,同時將主題表達完整,不要偏離主題。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文本分析理解能力、文字運用能力,還能夠確保學生精益求精地完成作文,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三、利用層遞式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開展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層遞式教學模式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新課程改革對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學生不僅要提高自身的寫作技巧,還應具備帶動其他學生共同提高寫作技巧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秉承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模式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小組內以逐層遞進的方式學習寫作。
例如,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中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擔任組長職位,組長在小組中具有決策權,可以根據(jù)成員的寫作能力給他們安排學習任務,包括觀察員、記錄員、分析員等。然后,組長可以帶領本組成員開展觀察活動,并記錄觀察內容。最后,在全組成員的共同配合下,組長將這些記錄內容整理成一篇作文。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鼓勵每個小組成員分別寫作。小組完成寫作任務后,教師可以組織各小組間開展寫作考查測評活動,將小組成員共同完成的作文,以及小組成員單獨完成的作文在班級內展示,由組長朗讀共同完成的作文。朗讀結束后,通過小組自評、組間互評、教師點評三種評論方式,對小組成員的作文內容進行測評。這種先寫作、后閱讀、再點評的小組合作寫作學習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凸顯小組合作學習寫作的教學價值。
四、利用層遞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養(yǎng)
對小學生而言,寫作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部分學生甚至會對寫作產生畏難、排斥心理。因此,在對學生開展層遞式作文訓練時,教師可以將作文教學的內容進行步驟分解,以此簡化寫作難度。教師可以將寫作分為思考階段、歸納階段、創(chuàng)作階段和修正階段。思考階段是指,教師將寫作題目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構思整篇作文的寫作內容,找到寫作方向,明確寫作的目標,有效調動學生的寫作主體意識;歸納階段是指,教師鼓勵學生將文章的大體思想進行歸納、總結,并列出文章的提綱;創(chuàng)作階段是指,學生正式進入創(chuàng)作時,依據(jù)提綱將每個段落的內容進行充實和完善;修正階段是指,寫完整篇作文后,學生應對作文進行通讀,通讀次數(shù)沒有限制,直到將作文的思想全部理順,并確保整篇作文內容符合邏輯性,以此達到文從字順的要求,同時不斷修改、完善作文內容,突出作文內容的閃光點,提高文章的可讀性。
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確定關于“四季變化”的寫景類主題,讓學生按照上述四個階段的寫作步驟開展寫作,這種逐層遞進的寫作模式,能夠幫助學生確定寫作思想,強化寫作邏輯思維,使學生能夠懂得從何處入手寫作,進而簡化寫作難度,有效提升寫作素養(yǎng)。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完成每一步寫作過程后,對寫作內容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并修正。這種逐層改進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寫作效率,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糾錯意識,確保每一個寫作環(huán)節(jié)的正確率。
五、利用層遞式教學模式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教案設計過程中,語文教師要重視層遞式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想象中完成語文作文學習。但是,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來看,小學生雖然都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但是想象內容大部分是虛無縹緲的,難以和根本教育目標相符合。為此,語文教師可以應用層遞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fā),進行延伸想象。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想象分析過程中提升寫作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以科學的想象方法探究語文寫作,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比如,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我的樂園》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可以結合一定的順序,將自己的樂園具體描述出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本課教學方案設計過程中,語文教師可通過層遞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使學生在認真觀察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順序分析自己的樂園,并結合自己的感受,寫一篇關于自己樂園的作文,同時在文章中要充分體現(xiàn)想象元素,明確中心思想,且細致描寫樂園的特點,做到有景有情地寫作。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科學應用層遞式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實現(xiàn)發(fā)揮學生想象力的教學目的。
六、利用層遞式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思維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應用層遞式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思維和分析能力,幫助學生以較強的條理性和整體性完成寫作學習目標。需要注意的是,在實現(xiàn)小學語文思維能力發(fā)展目標的過程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可立足于小學語文基礎知識之上,然后進行全面分析,并通過實踐訓練等多項措施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在長期的練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實現(xiàn)邏輯思維發(fā)展的目的,進一步掌握合理的寫作結構和寫作方法。
比如,在教學《我的奇思妙想》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層遞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從場景的實際特點進行分析,以具體生動的表達方式,充分描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提高學生文本描述的條理性和整體性,達到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的教學目的。
七、利用層遞式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感悟能力
要想全面提升小學生語文作文水平,教師就要強化學生的感悟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生活中觀察到的具體元素和不同的學習內容結合起來,并將其充分應用到具體寫作過程中,實現(xiàn)強化作文學習效果的教學目標。為此,語文教師應加強利用層遞式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在不斷觀察、分析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和感悟其中所表達的核心思想,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比如,在教學《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充分描述游覽的景物,并從它們的外觀形狀和各方面特點等角度進行充分感悟與體會,從而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提高文章的可讀性和條理性。同時,在實現(xiàn)強化學生感悟能力的教學目標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層遞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從景物描寫的順序進行探究,將這些景物從印象淺顯到印象深刻的順序進行分析,并利用有效的銜接方法,充分表達自身的感悟結果。
八、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層遞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學習寫作,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能夠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讓學生從基礎的語言表達入手,逐漸提高寫作能力。同時,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層遞式教學模式能讓學生充分認知寫作內容,提高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自信心。因此,教師應著重分析寫作教學模式,加強應用層遞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寫作教學方案。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樹林.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名師在線,2021(7).
[2]丁一丹.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的實踐思考[J].傳播力研究,2020(10).
[3]周穎瑩.小學語文作文的層遞式教學模式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6).
[4]陸加美.小學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4).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新塬鎮(zhèn)老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