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藝航, 郭 坤, 劉鳳杰, 鐵桔紅, 拉目加, 王曉玲
(西南民族大學(xué)藥學(xué)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船盔烏頭、甘青烏頭分別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船盔烏頭Aconitumnaviculare(Bruhl.) Stapf、甘青烏頭Aconitumtanguticum(Maxim) Stapf的干燥全草。露蕊烏頭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露蕊烏頭Aconitumgymnandrum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其中船盔烏頭與甘青烏頭共同構(gòu)成藏藥“榜嘎”的主要基原,收載于《衛(wèi)生部頒藏藥標準》的“唐古特烏頭”項下[1],具清熱解毒、生肌收口等功效[2-3]。露蕊烏頭為露蕊烏頭亞屬的僅有種,別名“羅砧巴”,《中藥大辭典》記載其可用于胃痛、感冒發(fā)熱、腸道寄生蟲等[4-5]。根據(jù)《西藏瀕危藏藥材目錄》記載及劉治民等[2]資源調(diào)查結(jié)果,船盔烏頭和露蕊烏頭均已成為一級瀕危藏藥材[6-7]。
露蕊烏頭作為露蕊烏頭亞屬的僅有種,其生藥學(xué)研究及質(zhì)量標準研究還未見報道。船盔烏頭生藥學(xué)研究僅是對藥材性狀、莖橫切和藥材粉末進行顯微鑒別[8-9],甘青烏頭僅能找到粉末鑒別[10-11],《衛(wèi)生部頒藏藥標準》中僅有二者的外觀形狀及粉末特征,使得這3種藥材的鑒別特征不夠充分,質(zhì)量標準有所缺失,瀕危藥材也得不到合理地保護和利用。因此本實驗對“榜嘎”與“羅砧巴”的3種基原植物各部位進行系統(tǒng)鑒定學(xué)研究,對比總結(jié)3種藥材屬植物的特征鑒別依據(jù),以期為促進瀕危藥材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以及完善3種藥材的質(zhì)量標準提供參考。
1.1 藥材 船盔烏頭、甘青烏頭均采于西藏山南市隆子縣海拔4 496 m;露蕊烏頭現(xiàn)已瀕危少見,未采集得到原植物,因此購于西藏甘露藏藥股份有限公司,而且藏醫(yī)習(xí)以其干燥地上部分入藥[12],故缺少根部分,以上3種烏頭均經(jīng)西藏自治區(qū)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中藏藥室達娃卓瑪主任藥師鑒定為正品,標本存放于西南民族大學(xué)藥學(xué)院。
1.2 儀器與試劑 Eclipse E100型正置光學(xué)顯微鏡、DS-U3型成像系統(tǒng)(日本Nikon公司);飛納臺式掃描電子顯微鏡(荷蘭Phenom公司);JB-P5型包埋機(武漢俊杰電子有限公司);KD-P型組織攤片機(浙江省金華市科迪儀器設(shè)備有限公司)。載玻片、蓋玻片(武漢谷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效切片石蠟(上海華永石蠟有限公司)。水合氯醛、丙三醇、甲醛、冰醋酸、次氯酸鈉等均為分析純(成都市科隆化學(xué)品有限公司);二甲苯(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番紅-固綠染液(武漢谷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藥材經(jīng)FAA固定液浸泡24 h后,分別取根、莖、葉進行石蠟切片,并以番紅-固綠染液進行染色[13]。根、莖切片經(jīng)成像系統(tǒng)掃描后,采用Case Viewer軟件觀察組織構(gòu)造,葉表皮用502膠水直接粘在載玻片上,浸泡在50%次氯酸鈉溶液中24 h以除去葉肉組織,用毛刷輕輕掃去殘渣后浸泡于番紅染液中24 h[14],在顯微鏡下觀察;花粉粒直接撒在雙面膠紙上,用金鍍膜后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下觀察拍照,在光學(xué)顯微鏡下測量花粉粒赤道長徑,每種10粒,取平均值[15];粉末以直接制片法觀察。
3.1 藥材特征
3.1.1 船盔烏頭 干燥藥材全長18~35 cm;母根表面黃棕色,皺縮,長3.5~5.2 cm,直徑2.5~4.3 mm,偶有子根與母根連生,質(zhì)脆易折斷;根橫切面十字形,乳白色,可見4~5個棕色圓點;莖圓柱形,紫藍色或墨綠色,不分枝或下部分枝,易折斷,斷面中空;基生葉有長葉柄,長7~12 cm,葉片皺縮卷曲,完整葉片腎狀五角形或腎形,長1~2 cm,寬1~2.5 cm,掌狀深裂,裂片又有1~2淺裂,向中部皺縮彎曲,表面疏被短柔毛,背面無毛;莖生葉1~3枚,稀疏排列,具較短柄;總狀花序有1~5花,頂生,兩性花,多為球狀花蕾,偶有成熟花;花梗被短柔毛;下部苞片葉狀,其他苞片線形;萼片堇色或紫色,外面疏被短柔毛,上萼片船形;花瓣無毛,爪細長,瓣片小;氣微,味微苦澀。見圖1。
注:A1為原藥材,A2為標本。圖1 船盔烏頭形態(tài)圖
3.1.2 甘青烏頭 干燥藥材全長10~15 cm;根圓柱形或圓錐形,根莖處多有分枝,長2.5~3.5 cm,直徑0.2~0.5 cm,表面棕黑色,有多數(shù)縱橫皺紋,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十字形或“T”字形,乳白色且不平坦;莖圓柱形,高8~12 cm,棕黃色或棕白色,部分具分枝,韌性,不易折斷;葉片皺縮卷曲,完整葉片橢圓形,長1~2 cm,寬1~2 cm,三深裂至中部以下,表面疏被短柔毛??偁罨ㄐ颍瑑尚曰?,雄蕊多數(shù),花藥黑色;花梗被短柔毛,苞片線形;萼片堇色或紫色,外面疏被短柔毛,上萼片船形;花瓣無毛,瓣片?。粴馕?,味微苦澀。見圖2。
注:B1為原藥材,B2為標本。圖2 甘青烏頭形態(tài)圖
3.1.3 露蕊烏頭 干燥藥材莖長7~10 cm,圓柱形,深綠色或黃棕色,被疏稀白色短柔毛,質(zhì)脆,易折斷;葉片卷曲皺縮,完整葉片三角狀卵形,長1.5~3.5 cm,寬2~3 cm,三全裂,全裂片二至三回深裂,小裂片狹卵形至狹披針形,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無毛,葉柄長1~2.5 cm;總狀花序有8~16花,兩性花,雄蕊較多,花藥黃綠或墨綠色;萼片藍紫色,外面疏被柔毛,有較長爪,上萼片船形,高約0.8 cm;氣微,味微苦澀。見圖3。
圖3 露蕊烏頭形態(tài)圖
3.2 顯微特征
3.2.1 根橫切面 船盔烏頭為Ⅱ型多體中柱,中柱4個,每個中柱由1~3個維管束呈放射狀排列成環(huán),各有內(nèi)皮層包圍,內(nèi)皮層的凱氏點明顯;各中柱之間的薄壁組織細胞多皺縮或形成裂隙。甘青烏頭為I型單一管狀中柱,內(nèi)皮層的凱氏點明顯;薄壁組織細胞與內(nèi)皮細胞之間形成裂隙。見圖4。
注:1~7分別為后生皮層組織、表皮、皮層、薄壁組織、木質(zhì)部、韌皮部、裂隙。圖4 藥材根橫切面圖
3.2.2 莖橫切面 3種藥材的莖均具類圓形表皮細胞一列,外韌維管束12~15個,呈環(huán)列,韌皮部纖維形小而壁厚,木質(zhì)部束呈三角形或橢圓形,髓部較大,薄壁細胞排列較疏松;露蕊烏頭皮層比其他2種更厚。見圖5。
注:1~5分別為表皮、皮層、韌皮部、木質(zhì)部、髓。圖5 藥材莖橫切面圖
3.2.3 葉橫切面 3種藥材均為異面型葉,上、下表皮細胞一列,類長方形;船盔烏頭柵欄組織由一類圓形細胞組成,緊貼上表皮;甘青烏頭柵欄組織呈長圓柱形,分布不規(guī)則;露蕊烏頭柵欄組織同為長圓柱形,但排布規(guī)則緊密;海綿組織占較大部分,多數(shù)細胞呈不規(guī)則長圓形,排列較疏松;主脈及側(cè)脈維管束均為周韌型,主脈維管束外側(cè)有一列薄壁細胞環(huán)繞。厚角細胞緊貼下表皮。見圖6。
注:1~8分別為上表皮、柵欄組織、側(cè)脈維管束、海綿組織、木質(zhì)部、韌皮部、厚角細胞、下表皮。圖6 藥材葉橫切面圖
3.2.4 葉片表面觀 船盔烏頭上表皮細胞垂周壁深波狀彎曲;甘青烏頭上表皮細胞垂周壁類長方形或多邊形;露蕊烏頭上表皮細胞垂周壁稍有波浪彎曲,類長方形;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深波狀彎曲或不規(guī)則多邊形,具不定式或平軸式氣孔,保衛(wèi)細胞半月形,副衛(wèi)細胞2~3個。見圖7。
注:1~4分別為表皮細胞、副衛(wèi)細胞、保衛(wèi)細胞、氣孔。圖7 藥材葉片表面觀圖
3.2.5 花粉粒特征 船盔烏頭呈橢圓形,赤道部略有膨大,外壁點狀凹陷、偶見穿孔網(wǎng)狀;萌發(fā)孔呈球面分布,溝膜明顯,較厚,具瘤狀凸起顆粒;赤道長徑25.5~32.5 μm,而甘青烏頭及露蕊烏頭均呈長橢圓形,赤道部位膨大明顯,兩端細尖;外壁表面具較多點狀突起均勻分布,萌發(fā)孔呈球面分布,溝膜明顯,具粗齒狀顆粒;甘青烏頭花粉粒赤道長徑22.5~25.5 μm;露蕊烏頭花粉粒赤道長徑26.5~32.5 μm[16]。見圖8。
3.2.6 粉末特征 船盔烏頭全草粉末黃綠色,甘青烏頭及露蕊烏頭全草粉末棕黃色。3種粉末具較多相似結(jié)構(gòu),包括①薄壁細胞類長六邊形,壁增厚,透明;②纖維壁厚,狹長,木化或非木化;③可見棕色塊;④莖表皮細胞長方形或多角形,狹長,可見葉綠素細胞;⑤梯紋導(dǎo)管直徑18~2 μm,具木化和非木化2種;⑥船盔烏頭花粉粒淡黃色,表面粗糙不平整,甘青烏頭及露蕊烏頭花粉粒淡綠色,表面光滑;⑦淀粉粒眾多,多為球形單粒,臍點點狀或人字狀,直徑5~10 μm;⑧木栓細胞類方形,壁厚,具棕黃色色斑;⑨葉上表皮細胞可見長非腺毛;下表皮細胞不規(guī)則形,氣孔不定式,副衛(wèi)細胞2~3個。見圖9。
圖8 藥材花粉粒特征圖(×5 600)
注:1~10分別為薄壁細胞、纖維、棕色塊、莖表皮細胞、梯紋導(dǎo)管、花粉粒(a~c分別為船盔烏頭、甘青烏頭、露蕊烏頭)、淀粉粒、木栓細胞、上表皮細胞及非腺毛、下表皮細胞、氣孔。圖9 藥材粉末特征圖(×40)
本研究對船盔烏頭、甘青烏頭、露蕊烏頭各器官進行全面系統(tǒng)地觀察與梳理,首次拍攝到船盔烏頭完整的Ⅱ型多體中柱環(huán)繞式排列方式成像圖;首次以502膠水制片法結(jié)合番紅染液染色對3種藥材的葉片表皮進行觀察,得到了更為清晰明顯的上下葉表面觀,該方法適用于不易撕取表皮的葉片,且干燥葉片同樣可使用該方法直接制得葉表面觀。通過3種藥材的生藥學(xué)對比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3種藥材在藥材性狀,根、葉橫切面形態(tài)組織學(xué)特征,葉表面顯微特征及花粉粒特征方面均存在不同,其中①船盔烏頭根橫切面Ⅱ型多體中柱環(huán)繞式排列;葉上表皮細胞垂周壁深波狀彎曲;花粉粒淡黃色,表面粗糙,外壁點狀凹陷;②甘青烏頭根橫切面I型單一管狀中柱;葉橫切面柵欄組織呈長圓柱形,分布不規(guī)則;③露蕊烏頭總狀花序有8-16花,與另外2種藥材具明顯區(qū)別。以上特征可作為鑒別3種藥材屬藥材的特征鑒別依據(jù),見表1。該結(jié)果對船盔烏頭、甘青烏頭及露蕊烏頭現(xiàn)有的生藥學(xué)研究與質(zhì)量標準進行了補充,同時對烏頭屬藥材瀕危品種的種群數(shù)量保護及同屬間藥材混淆品的區(qū)分提供了科學(xué)依據(jù)。
表1 3種藥材鑒別依據(jù)
因地理環(huán)境與植物分布的原因,未能采集到露蕊烏頭的原植物,使其在形態(tài)組織學(xué)對比研究時缺少根橫切面的鑒別依據(jù),因此還需進一步加強資源普查及樣品收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