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華,陳泳愉,何 潔,方潔瑩,盧敏艷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超聲診療中心 廣東 佛山 528000)
乳腺癌是女性惡性腫瘤中發(fā)病率較高的惡性病變之一,并且由于生活方式、飲食結構變化及社會壓力增加等因素的影響,該病的發(fā)病群體目前呈年輕化發(fā)展,對女性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1-2]。目前對于乳腺癌的有效治療方法為早診斷、早治療,患者于早期發(fā)現(xiàn)后并積極采取手術切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3-4]。聲脈沖輻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術和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技術為目前臨床上篩查及診斷早期乳腺癌新穎技術,但兩者對于早期乳腺癌篩查存在不同的優(yōu)缺點,從而導致臨床篩查準確性存在一定的缺陷,而目前關于ARFI聯(lián)合SMI對早期乳腺癌的篩查研究還相對較少[5-6]。本研究探討ARFI聯(lián)合SMI對早期乳腺癌進行篩查及診斷價值,旨在為早期乳腺癌的精準診斷提供高效的技術。
隨機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以乳腺腫塊為主要臨床癥狀的女性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年齡33~67歲,平均年齡為(53.09±10.28)歲;乳腺病灶直徑為0.8~3.7 cm,平均直徑為(2.77±1.04)cm。
所有納入研究患者均先進行ARFI檢查,其檢查步驟如下:采用GE LOGIQ E9、Canon Aplio i800數(shù)字化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探頭選用9L4高頻線陣探頭?;颊邫z查時平臥于診斷臺上,舉起上肢使乳腺及腋下充分暴露;隨后將探頭放置于乳腺和腋下,再選用ARFI模式,選定圖像后在病灶內部勾畫取樣框,連續(xù)5次準確測量病灶內的剪切波速度(SWV)值,且取中位數(shù)為最后測量數(shù)值。SMI檢查:采用14L5高頻線陣探頭,先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鎖定血流最豐富的切面上,隨后選定SMI模式對病灶進行檢查,對病灶周圍及其血管情況進行記錄。血流分級如下[7]:0級 病灶中無明顯血流信號;I級 病灶中存在少量血流信號(1~2根短棒狀或點狀血管影像);Ⅱ級 病灶中存在中等量的血流信號(3~4個點狀血管或長度超過/接近病灶半徑的血管影像);Ⅲ級 病灶中見大量的血流信號(超過5個點狀血管或2條長度超過/接近病灶半徑的血管影像)。所有患者均完成ARFI和SMI檢查后,對病灶進行組織活檢,確定病灶的良惡性。
收集ARFI檢查、SMI檢查、ARFI+SMI檢查結果與病理結果進行分析,見表1。
表1 ARFI和SMI檢查篩查診斷早期乳腺癌標準[8]
ARFI+SMI檢查篩查診斷早期乳腺癌的標準:早期乳腺癌符合ARFI和SMI中關于早期乳腺癌診斷標準中的任何一項即可確診;良性病變符合ARFI和SMI中關于良性病變診斷標準中的任何一項即可確診。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對不同檢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檢驗(Kappa值≤0.20一致性差,0.21~0.40一致性一般,0.41~0.60一致性中,0.61~0.80一致性良,0.81~1.00時一致性為優(yōu));對ARFI檢查、SMI檢查、ARFI+SMI檢查與病理檢查結果的靈敏度及特異度用頻數(shù)、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0例乳腺腫塊患者中38例(76.00%)為早期乳腺癌,其中浸潤性導管癌35例、浸潤性導管癌并微乳頭狀分化2例、浸潤性導管癌并導管內癌1例;12例為乳腺良性病變,其中腺囊性增生6例,乳腺纖維腺瘤5例,乳腺導管內乳腺狀瘤1例。
ARFI檢查結果和病理診斷結果的一致性程度為中(Kappa=0.558,P<0.05),見表2。
表2 ARFI檢查與病理檢查結果對比 單位:例
SMI檢查結果和病理診斷結果的一致性程度為中(Kappa=0.518,P<0.05),見表3。
表3 SMI檢查與病理檢查結果對比 單位:例
ARFI+SMI檢查結果和病理診斷結果的一致性程度為優(yōu)(Kappa=0.879,P<0.05),見表4。
表4 ARFI+SMI檢查與病理對比 單位:例
ARFI檢查、SMI檢查及ARFI+SMI檢查靈敏度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RFI+SMI檢查靈敏度均顯著高于ARFI檢查、SMI檢查(P<0.05)。結果見表5。
表5 ARFI+SMI檢查與病理檢查結果對比[%(n/m)]
目前對惡性腫瘤的有效臨床治療策略仍為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而盡早發(fā)現(xiàn)惡性病變,隨后采用手術治療方案對于患者預后效果最佳[9]。而ARFI為超聲檢查的模式之一,ARFI原理為由于不同組織彈性程度不同,采用超聲對組織彈性模量進行實時測量,對于檢查乳腺良惡性病變具有較高的信效度[10-11]。并且由于乳腺良惡性病變組織硬度存在較大的差異,而ARFI可定量計算病灶SWV,因此乳腺惡性病變患者SWV多呈現(xiàn)增高現(xiàn)象[12-13]。腫瘤細胞分裂較快,對于營養(yǎng)物質及氧氣的需求量較高,而SMI則可檢查病灶組織中的低血流信號,對病灶組織血流信息具有極好的反應效果[14-15]。但是,單一的采用某一種檢查措施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多種檢查手段聯(lián)合使用,可以起到降低檢查錯誤的風險,從而提高檢查的準確性。
50例乳腺腫塊患者中38例(76.00%)為早期乳腺癌,ARFI檢查、SMI檢查及ARFI+SMI檢查結果與病理診斷的一致性分別為中、中及優(yōu)(Kappa=0.558、0.518及0.879,P<0.05)。ARFI檢查、SMI檢查及ARFI+SMI檢查靈敏度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RFI+SMI檢查靈敏度均顯著高于ARFI檢查、SMI檢查(P<0.05)。
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單一的ARFI檢查或SMI檢查對疑似早期乳腺癌患者進行篩查診斷時,與兩種方式聯(lián)合診斷相比診斷效能明顯降低,其可能的因素為ARFI檢查或SMI檢查對乳腺病變診斷存在其自身的不足有關。如:對早期乳腺癌患者篩查時采用ARFI檢查過程中,對病灶部位不能加壓處理,并且對于檢查者的操作要求也相對較高,此外,還需要患者較高的配合度,避免因呼吸以及腫塊位移從而無法對病灶的同一部位進行檢測,而且腫瘤病灶因生長過快而導致病灶內部血供不足引起液化壞死對檢測結果準確性造成影響[16]。而SMI檢查受病灶深度的影響,對深度為25~30 mm的微血管檢查效果相對較差,對該深度病灶微血管的顯像效果較差,并且若病灶內存在鈣化時,其檢查結果還可能受偽像影響,導致SMI檢查準確度下降[17-18]。
ARFI+SMI檢查對于提高早期乳腺癌篩查的靈敏度高于單獨采用ARFI檢查和SMI檢查結果,在乳腺癌早期篩查中具有較高的推廣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