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鋒
(上海建工(浙江)水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82)
根據成孔方式劃分,灌注樁有鉆孔灌注樁、沉管灌注樁、挖孔灌注樁、沖孔灌注樁、爆擴樁等,鉆孔灌注樁是通過機械鉆孔、人力挖掘等方式形成樁孔,然后放入鋼筋籠澆筑混凝土成樁,在施工過程中,需要著重控制技術要點,保證成樁質量符合要求。
黃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澤水庫工程新建地上建筑物為主泵房、管理樓、次氯酸鈉加注間、粉炭加注間等單體,總建筑面積3 334.76m2,建筑設計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7°,基礎為樁承臺和樁筏基礎,主體結構為混凝土框架結構,樁基礎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樁概況
鉆孔灌注樁成孔可采用正循環(huán)成孔和泵吸反循環(huán)成孔兩種,正循環(huán)成孔的優(yōu)點是成孔后孔壁有少許起伏,成樁后樁的摩擦力相對較大,對現場文明施工影響較??;反循環(huán)成孔的優(yōu)點是清孔較好,但對場地文明施工影響較大。本工程將文明施工放在重要位置,鉆孔灌注樁施工采用正循環(huán)成孔并采取間隔跳打的方式施工。根據工藝要求,正式施工前先進行試成孔,以確定適合本地層特點的鉆孔灌注樁成孔技術、質量參數,更好地指導施工。鉆孔灌注樁成孔過程中的護壁泥漿應摻入一定量的膨潤土。
測量人員根據樁位平面圖,采用經緯儀和鋼卷尺引測樁位。樁位確定后,請現場監(jiān)理進一步校核,在現場做好標記,同時測定標高[1]。
按照樁位進行護筒的開挖和埋設,并清除地下障礙物,保證護筒的垂直穩(wěn)固。護筒采用鋼板制作,長約2m~2.5m,護筒埋設需重點控制如下幾點:①護筒埋設應準確、穩(wěn)定、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20mm;②護筒埋置不宜低于地面20cm,以保持孔內水位高于孔外水位;③在護筒的上口邊緣開設1~2個溢漿口,便于泥漿溢出流回泥漿池;④護筒與坑壁之間用粘土分層夯實,以防漏水。
鉆機安裝必須做到對中、水平、穩(wěn)固,塔架滑輪組中心、鉆機回轉中心與樁位中心必須保持“三點一線”,鉆進時經常檢查鉆機水平變化。鉆機就位時必須及時認真地測量基準面標高,然后根據設計圖紙計算孔深,并按設計的孔深成孔。
開鉆時初期宜輕壓慢轉,防止鉆機跳動,以保證樁孔位置準確,在鉆進3m~5m后,逐漸增加鉆壓,加快進尺,并盡量保持勻速運轉,鉆進時發(fā)現偏孔或其他異?,F象應及時糾偏,將鉆頭提至偏斜處,慢速掃孔修正。在地層變化處采用上、下多次活動鉆具,保證成孔垂直度。無特殊情況,單樁成孔應一次成孔到位。遇易縮地層,則在鉆進該段時要采用高轉速反復上下竄動鉆具,以保證孔徑,鉆進的速度不低于供漿和排漿速度,以避免造成糊鉆或埋鉆。
泥漿具有平衡地下水頭、保護孔壁穩(wěn)定、潤滑鉆頭并降溫、攜渣清孔等作用,泥漿質量的偽劣對鉆孔質量的影響很大。在鉆進不同的地層時泥漿比重和粘度要進行合理的配制。在鉆孔過程中,上部回填的雜填土須采濃泥漿鉆進,粉質粘土層地層情況良好,是主要的造漿地層,在鉆進中控制好泥漿比重。在鉆進粉砂層中泥漿池須保持濃泥漿,使孔底濃泥漿與粉砂混和返回孔外,確保二次清孔時沉渣達到設計要求。嚴格控制泥漿的液面,保證泥漿液位在地表面下0.5m~1.0m以上,液位下落要及時補漿,以防塌方[2]。
當鉆到設計孔深時,稍提鉆桿,使鉆頭距孔底10cm~20cm處進行第一次清孔。第一次清孔的主要目的是將成孔過程中沉渣攜帶出來,時間為40min。按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進行成孔質量檢測,抽檢的數量為總樁數的50%,一清結束并拆除鉆桿后立即進行成孔檢查,檢查內容包括:孔深、孔徑、垂直度、沉渣厚度。
鋼筋籠在加工平臺上制作成型,鋼筋籠分段制作。鋼筋籠制造按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進行,主筋必須平直,規(guī)格、數量、尺寸、位置必須準確,箍筋間距須均勻,并且每隔1m設置一道加強箍筋。鋼筋籠制作完畢,由質檢員檢查驗收,并填寫鋼筋籠隱蔽檢查驗收記錄。鋼筋籠堆放時,支墊數量應足夠,位置應適當,并按安放的先后順序分開。
鋼筋籠吊點宜設在加強箍筋部位,起吊時禁止下端在地面拖引,以防下端彎曲變形。為避免鋼筋籠在空中晃動,下端系繩索用人力控制。安放鋼筋籠的整個過程中應保持慢速、平穩(wěn),防止鋼筋籠抖動變形。下放時,對準孔位中心,緩慢下放,防止碰撞孔壁。連接第二段和第一段鋼筋籠時,須注意縱筋的搭接長度及焊接質量。同一斷面上的接頭數量不得大于縱筋數量的50%。鋼筋籠入孔遇阻時,不得強行下入,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后再下放。鋼筋籠焊接時,嚴格按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執(zhí)行[3]。
選用內徑?258的大直徑導管水下混凝土灌注。下導管時認真檢查每根導管的密封圈和連接絲扣是否完好,導管底端距孔底的高度控制在30cm~50cm。選用良好的隔水球膽,以便能順利地通過導管,不會發(fā)生堵管事故。
采用正循環(huán)法,用泵將泥漿壓入導管內,再從孔底沿著導管外置換沉渣。二次清孔后,孔深應達到設計要求,復測沉渣厚度應小于10cm,合格后立即進行水下混凝土灌注作業(yè)。
水下混凝土澆注采用導管法施工,混凝土設計標號按水下C30,坍落度18cm~22cm,混凝土保護層厚度50mm?;炷凉嘧⑶皯龊脺蕚涔ぷ鳎WC混凝土灌注連續(xù)緊湊進行。第一次混凝土灌注量必須保證導管底端埋入混凝土中大于1m以上?;炷翝仓r,單樁混凝土的澆筑時間不宜超過8h,以免引起斷樁事故。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導管應始終埋在混凝土中,嚴格控制導管拔出的高度,導管埋入凝土面的深度3m~8m。拔導管過程中應防止鋼筋籠上浮?;炷翆嶋H灌注高度應高出設計頂標高2m左右,以保證設計標高以下混凝土符合設計要求。用測錘測混凝土面標高,以防混凝土超澆過多。在灌注過程中專人負責控制混凝土的灌注高度和導管的提升高度。施工完成后,加強質量檢驗[4]。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介紹了黃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澤水庫工程建設的基本情況,然后研究了深基坑工程中的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對測量放線、護筒埋設、鉆進成孔、一次清孔、鋼筋籠制作與吊裝、導管安放、二次清孔、混凝土灌注等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強調。希望能夠起到積極的現實意義,通過科學設計和組織管理,提高施工技術應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