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然 鄒軍 楊淑婷
急性闌尾炎是急診常見病之一,目前較廣泛采取腹腔鏡輔助下闌尾切除術治療。該治療方法具有療效確切、創(chuàng)傷小、安全性高、患者恢復迅速等優(yōu)點[1]。隨著舒適化醫(yī)療理念的推廣和普及,安全、有效、舒適成為臨床麻醉追求的目標,患者術后的疼痛管理也越來越受重視?;颊咦钥仂o脈鎮(zhèn)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在住院患者緩解術后疼痛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研究表明,患者術后使用自控靜脈鎮(zhèn)痛,可降低應激反應,促進患者術后早期恢復和控制術后疼痛加快患者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2,3]。納布啡是一種新型的半合成阿片類受體激動?拮抗劑,對內臟痛有較好的鎮(zhèn)痛效果。本研究擬比較納布啡與舒芬太尼PCIA 鎮(zhèn)痛方案對急診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 年10 月-2021 年7 月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明確診斷急性闌尾炎,擬全麻下行急診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患者82例,年齡18歲-65歲,ASAI?II級,排除標準:根據病情需要中轉開腹手術,嚴重肝腎功能異常,阿片類藥物依賴或成癮,對麻醉藥物過敏,有精神疾病無法配合。
1.2 方法(1)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符合納入標準的82 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1 例。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01806)。(2)所有患者在完善術前檢查后送急診手術。記錄患者是否飽胃。入室后建立靜脈通道,常規(guī)監(jiān)測心電圖、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無創(chuàng)血壓、腦電Narcotrend。經面罩給氧去氮后麻醉誘導,靜脈給予丙泊酚2-3 mg/kg,舒芬太尼0.03-0.04 μg/kg,順式阿曲庫胺0.2 mg/kg,三分鐘后按壓甲狀軟骨行氣管內插管,機械通氣,氧濃度50%,氧流量1 L/min,潮氣量7 ml/kg,呼吸頻率設為12 次/分,呼氣末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35-45 mmHg,吸入七氟烷0.8-1.0 MAC,根據Na?crotrend 腦電控制在D0?E2 調整吸入麻醉藥濃度,持續(xù)泵注瑞芬太尼鎮(zhèn)痛,維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控制術中血壓波動在基礎血壓20%以內,血壓低于基礎血壓20%時,加快補液或靜脈泵注去甲腎上腺素,心率低于50 次/分,靜脈推注阿托品0.5 mg 處理。術中按需追加順式阿曲庫胺0.05 mg/kg,術畢前30 min 不再追加肌肉松弛藥。術畢即開始應用鎮(zhèn)痛泵。觀察組鎮(zhèn)痛方案為納布啡0.6-0.8 mg/kg/d+止嘔藥或納布啡0.3-0.4 mg/kg/d+舒芬太尼0.5 μg/kg+止嘔藥,以兩天的需求量加生理鹽水配至100 ml的鎮(zhèn)痛泵,對照組鎮(zhèn)痛方案為舒芬太尼1 μg/kg+止嘔藥加生理鹽水配至100 ml 的鎮(zhèn)痛泵。均以背景量2 ml/h,單次2 ml,間隔時間20 min設置。
1.3 觀察指標記錄患者(1)術后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拔管后出手術室前有無追加鎮(zhèn)痛、拔管后出手術室前有無惡心嘔吐;(2)術后第24 小時評估兩組患者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疼痛程度(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 分為無痛,1?3 分為輕度疼痛,4-7 分為中度疼痛,8-10 分為重度疼痛)、24 小時內患者自主按壓鎮(zhèn)痛次數、24 小時內有無惡心嘔吐以及24 小時內有無發(fā)生頭暈等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分析采用Excel2007 錄入數據,SPSS 25.0 進行數據分析;描述性分析:正態(tài)性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非正態(tài)性計量資料采用P50(P25,P75)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正態(tài)性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非正態(tài)性資料采用Mann?Whitney U 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基線資料見表1。
表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情況
2.2 術后恢復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
2.3 術后24 h 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
術后疼痛可影響患者術后早期活動,延遲排氣排便,增加住院時間,還會使患者增加心理不適,降低滿意度。因此加強術后疼痛管理不僅符合外科迅速康復的理念,也符合舒適化醫(yī)療的要求。
已有研究報道,應用舒芬太尼用于闌尾切除術后的鎮(zhèn)痛有良好效果[4]。2017 年《成人手術后疼痛處理專家共識》推薦使用阿片類為患者靜脈自控鎮(zhèn)痛藥物。本研究通過對比納布啡和舒芬太尼的鎮(zhèn)痛方案觀察發(fā)現,兩組對患者術后恢復情況(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補救鎮(zhèn)痛、惡心嘔吐)無明顯差異,考慮與術后鎮(zhèn)痛藥物應用劑量小,作用時間短,術中應用麻醉藥物未完全代謝有關。觀察組患者第24 小時靜態(tài)疼痛評分、24 小時動態(tài)疼痛評分、24 小時內有效自控按壓次數均優(yōu)于對照組,惡心嘔吐發(fā)生率也低于對照組。與納布啡能有效抑制內臟疼痛且副作用小的特點相符合。兩組患者術后頭暈的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
舒芬太尼是特異性u 阿片受體激動劑,與大腦皮層、脊髓背腳的阿片受體結合,通過抑制由脊髓背角發(fā)生的傷害性刺激的上傳,并激活疼痛控制回路(中腦下行?經延髓頭端腹內側?到達脊髓背角)發(fā)揮鎮(zhèn)痛作用。舒芬太尼由于同時激動腦干呼吸中樞μ 2受體,引起瘙癢、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5]。納布啡是一種新型的半合成阿片類受體激動?拮抗劑,可與μ、κ 和δ受體相結合,能完全激動κ 受體,部分拮抗μ受體,對δ受體的活性極弱。κ受體對內臟低或高閾值機械感覺神經元、脊髓內立刻或延遲神經元表現出高度的選擇性,而納布啡通過激動分布于外周的阿片κ受體起到抑制內臟疼痛的作用[6],μ受體的拮抗使產生呼吸抑制、依賴性、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降低,極弱的δ 受體活性則使患者對手術引起的煩燥和焦慮感減輕,鎮(zhèn)靜效果顯著,緩解心理壓力[7]。研究提示納布啡還可縮短患者胃排空時間,增加胃竇運動指數[8]。納布啡以患者自控靜脈鎮(zhèn)痛的方式給藥還可提高藥物的耐受性和有效性[9]。
綜上所述,納布啡用于急診腹腔鏡闌尾炎切除術患者的術后鎮(zhèn)痛有良好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排氣排便,進而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滿意度。本研究的不足之處:(1)樣本量小,數據結果的分析可能存在偏倚;(2)實驗設計非雙盲法,由研究者完成所有的圍術期麻醉管理及數據處理,研究過程和結果可能存在個人主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