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懿文
摘要:隨著我國課程標準改革,展開教育教學工作,教師要圍繞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這一目標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做好鋪墊。因此,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本文針對現代教育背景下,對中職英語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方式作出探究,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推動我國中職英語教育事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中職教育;核心素養(yǎng);教學辦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現代教育理念強調,通過教學活動需要加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學生持續(xù)發(fā)展打好扎實基礎。為有效推動學生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中職學校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加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推動學生在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的有效改善,為學生在英語學習、就業(yè)發(fā)展等做好鋪墊。
一、注重英語的職場語用功能
在中職教育中展開英語教學,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職場中不同類型語篇的信息,幫助學生畢業(yè)后在職場中獲得更好發(fā)展。因此,中職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為學生介紹更多職場語言,提高學生的職場語言運用能力,對于推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有積極意義。
以外研社出版的中職英語教材(基礎模塊)中的教學內容為例,在第一冊《Unit 7Can I take your order?》這一節(jié)內容中,涉及到與“飯店”“餐點”相關的詞語,教師在要注重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掌握流利運用英語談論美食,用英語選擇合適的餐廳并進行點餐,流利使用英語描述餐廳特點、食物名稱、食物價格,還需要掌握餐廳服務員用語等。為幫助學生鞏固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堂運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構建“職工為老板推薦聚餐餐廳”“作為餐廳工作人員為食客推薦菜品”等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使用英語溝通,可有效促使學生的知識運動能力獲得改善,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職場語言溝通素養(yǎng),為學生將來走入職場獲得更好發(fā)展打好基礎。
二、注重英語的思維差異感知
思維差異感知也是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一項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觀察、分析、探究、比較,學生可以發(fā)現英語口頭交流與書面交流的特點,并深切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思維方式的差異性,促使學生形成從不同視角感受和觀察世界的意識和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對事物有更加全面、合理的認知。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中西方思維之間的差異,能夠幫助學生對語言有深刻地了解,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推動學生的思維品質發(fā)展。并且,學生對于跨文化交流中的思維差異有清晰的認知,可以促使學生的交流質量提高。
以外研社出版的中職英語教材(基礎模塊)第一冊中的內容為例,在進行《Unit 4 How can I get to the museum?》這一節(jié)知識的教學中,通過學習教材中的內容,學生可以發(fā)現,在英語思維下,人們指路習慣使用“turn left”“turn right”,但是在中文交流過程中,人們習慣使用“東南西北”來指示路線。在我國的道路名稱中有很多表示方位的字眼,比如一條叫做“和平路”的街道,可能會出現“和平北路”“和平中路”“和平南路”,我國在指路過程中運用“東西南北中”幾個方位詞較多。在指路過程中的詞語運用方式,就是中西方思維差異的一個重要體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行發(fā)現和總結中西方思維差異的體現,并運用英語進行闡述。通過這樣的過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并讓學生體會探索知識、總結知識的成就感,可有效激增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掌握更多英語語言運用中的一些習慣,促使學生感受多元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有效促使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獲得改善。
在對時間、地點、姓名的表達中,也可以體現出西方人的思維方式,與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是有很大差異的。例如,2021年12月15日利用英語表達為“December 15,2021”;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qū)上山路8號,利用英語表達為“No.8, Shangshan Road, Qiaoxi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在表達人的姓名時,中國人的習慣是先說姓再說名,如“林則徐”,利用英語進行姓名表達的方式為:教名+自取名+姓,如唐納德特朗普英文名為 Donald John Trump,但通常中間名會省略不寫,表示為: Donald Trump。
通過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中西方在運用中的不同之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差異感知力,可有效鍛煉學生思維品質、語言運用能力等,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促進核心素養(yǎng)全面和諧發(fā)展。
三、注重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習慣培養(yǎng)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中職英語教學,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和教學內容,制定科學的學習方案,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式進行英語知識學習,可有效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調查發(fā)現,在現階段中職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因為學生在初中階段未能夯實英語基礎,認為學生不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操作難度大。但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展開教學,必須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利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展開英語詞匯教學,通常是教師在課堂上帶領學生朗讀三五遍,之后為學生布置背誦作業(yè),并在下次課堂教學時進行聽寫。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甚至導致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產生畏懼心理,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中職英語教師可以在班級交流平臺上發(fā)布英語詞匯、注釋,包含英語讀音的音頻文件等,讓學生在課后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英語詞匯,跟隨音頻文件學習單詞發(fā)音,結合注釋理解詞匯,并找到自身背誦單詞的有效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還可以在平臺上發(fā)布配套的單詞默寫練習,并結合學生的完成情況深度了解學生的詞匯掌握程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指導,可有效提高教學方案的有效性,從而改善學生的學習質量,還可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獲得提高。
結語
總之,新時期展開中職英語教學,教師不僅需要幫助學生掌握更多英語知識,還要注重改善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夯實基礎。但目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辦法仍需不斷探索,教師要注重學習先進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制定科學教學方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引導學生在英語知識探究過程中充分鍛煉自身思維,可有效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獲得提高,從而改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感受多元文化差異,提升學生文化意識,為學生在英語領域獲得深遠發(fā)展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顧天宇.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3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