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擁軍
摘要:伴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與發(fā)展,浙江高考數學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以往的浙江數學高考時會統(tǒng)一采用山東卷來進行考試,然而隨著新高考制度的改革,浙江省開始采用全國卷來進行考試。全國卷相比于山東卷其數學考點內容更加全面,并且知識的整體性和綜合性都是比較高的,可以很好的將學科特點體現出來,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因此,對浙江省新高考和老高考數學進行分析將是本文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浙江新高考;老高考;數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對于浙江省高考數學來說,試卷的變化會使得學生的備考壓力不斷增大。因此為了有效的緩解學生的備考壓力,對新舊試卷的題目進行對比分析將是教師需要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相比于浙江舊的高考數學試卷來說,其對內容的整合程度相對來說整體性和綜合性并不是很好,并且更多的會偏向于當地數學學科教學內容,難度系數相對來說也比較小。然而,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與發(fā)展,浙江省開始采用全國卷來開展高考數學考試,希望通過考試來考察數學知識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一、體現時代精神,強化應用意識,突出建模思維
時代精神是促進教育教學事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關鍵性因素。在以往的高考試卷教學中,學生的認知思維能力和意識普遍不高,很多學生主要是通過對考題進行歸類總結來不斷的練習,其綜合運用能力是比較差的,并且在進行解答題的相關試題解答時,學生并不是很注重通過數據建立模型來進行數學題目的分析和探討,因此學生的思維意識比較固化。因此,為了有效的改善這種狀況,教師開始采用全國卷來進行高考制度的變革,并對全國卷中的題目進行分析,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意識。由此可見,浙江新高考數學更夠有效的體現出時代精神,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知識運用能力的強化,并培養(yǎng)學生的建模思維能力。
例如,在浙江老高考數學當中,其在考察函數這一內容的知識點時,大多會將其出現在多選題當中,但是這樣的方法會造成學生將過多的時間浪費在計算當中,從而使得學生沒有時間去做后面的題。并且由于是多選題,因此其題干當中的干擾條件是非常多的,所以,其對于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效果是非常不好的。而在新高考制度改革中,浙江省開始選擇全國卷來對學生知識點進行考察,而在全國卷中函數的考察點會主要出現在解答題當中,學生可以根據題干要求和所給出的數據來進行模型的建立,并通過對模型進行分析和研究來進行解答,在解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己解題的步驟寫下來,便于及時的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還能讓學生通過閱讀題干來培養(yǎng)自身的數學建模思維能力,并注重對數學知識進行運用,體現出現新時代下數學發(fā)展的時代精神文化。
二、突出知識的整體性、綜合性、試題綜合化程度不斷增大
知識點的考察通常是當下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其作為高考中的一門重要科目對于提升學生的認知素養(yǎng)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數學知識點來說其考察內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更有利于促進教育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然而伴隨著新高考制度的改革,浙江開始采用全國卷來代替以前的老的數學試卷對學生數學學習情況進行考察。而新的試卷則對知識的整合能力越來越強,并對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能力也非常強,從而使得試題綜合化程度不斷增大,給學生造成了過大的備考壓力和負擔。但是相比于老的高考試卷來說,新的高考數學試卷考察的內容更有利于促進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因此,浙江數學教師開始通過分析對比來有效的緩解學生的備考壓力,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例如,在浙江老的高考數學中,其常采用山東卷來進行知識的考察,而在山東卷中其整個試卷結構分為四大板塊,并且常常會將比較難得知識點設置在多選題和填空題當中,解答題多為一些證明題和空間幾何題,但是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往往都是根據題目的先后順序來進行答題,讓學生在多選題或填空題環(huán)節(jié)遇到較難的知識點時,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而使得學生在后續(xù)題目的解答時思維意識會比較混亂,非常不利于學生數學題目的解答。而在新高考制度下,教師采用全國卷進行高考數學知識的考察,通過分析發(fā)現其內容也分為四大板塊,但是每一板塊的題目都是從簡單到復雜來進行排列,所考察的知識點范圍也更大,其綜合能力非常強,尤其是在最后解答題這一板塊,不僅是將函數內容和空間幾何體內容融合在其中,還設置了統(tǒng)計相應的題目,從而讓整個試題的綜合化程度不斷增大。
三、體現學科特點,在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上進行銜接
對于數學學科來說,其具有融合性、銜接性、應用型比較強的特點,因此在進行知識點的考察時要從整體角度出發(fā),不能過于片面,并且要將簡單的知識和難的知識進行整合和銜接,從而有效的促進數學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在浙江舊的高考數學試卷中,很多題目之間的銜接性和關聯性并不是很強,并且在題目設置的過程中題目的難易程度也比較混亂,從而使得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常常產生不耐煩的情緒,從而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比較低。然而,隨著新高考方案的改革,浙江開始采用全國卷來進行數學高考,其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并將難易知識進行有效的銜接,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知識的廣泛性。
例如,在舊版高考數學中的空間幾何題的證明時,經常會將空間幾何體與三角函數進行融合,因此學生在進行證明題的過程中會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來進行證明,而在進行三角函數問題解答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和知識的運用能力是比較弱的,學生也沒有從整體角度出發(fā)進行知識的學習和交流。而在全國卷當中其會將幾何證明題和面積的求解進行結合,整體上關聯性比較強,因此學生在進行解答時思維意識比較清晰,從而有效的發(fā)生了學生的數學知識解答能力,而該題型也將初等數學知識和高等數學知識進行了銜接,非常利于學生的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與備考。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當下的浙江新高考和舊高考數學分析過程中,可以發(fā)現相比于以往的高考試卷,全國卷考察的知識點更加全面,并且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并且能夠引導學生通過構建模型的方式來進行數學備考,從而有效的引導學生對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的銜接性學習。
參考文獻
[1]鄭日鋒. 定調 ?定位 ?定向——2021年浙江高考數學試題評析[J]. 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21,No.910(09):3-6.
[2]周煒波. 浙江高考數學導數壓軸題的解題方法及策略探究[J]. 試題與研究,2021,No.1065(18):33-34.
[3]余繼光. 穩(wěn)定中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中提升——2019年浙江高考數學命題特點[J]. 教學考試,2019,(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