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通,王廣鵬,張樹根,商賀利
(1 河北省寬城滿族自治縣林業(yè)和草原局 067600;2 河北省農林科院昌黎果樹研究所)
全樹更新修剪法是在原有板栗實膛修剪技術基礎上,借鑒輪替更新整形修剪技術,通過7~8年實踐而探索出的一種借助全樹大枝更新實現(xiàn)樹體和枝組復壯的修剪方式?,F(xiàn)將探索的樹體修剪經(jīng)驗交流如下:
該方法的樹形選用同輪替更新修剪技術要求,大樹以傳統(tǒng)的開心形為主,在山坡地和密植條件下可以采用二層小冠疏層形;在主枝形態(tài)上以單軸延伸為主,樹體所有側枝保持在主枝兩側互生狀態(tài)。
根據(jù)技術流程分為三步。第1 步,針對多年實膛修剪的樹體,采用該技術改造的前2年以疏除多余骨干枝為主。具體方法是保留方位長勢好的骨干枝作為主枝,疏除密集衰弱多余的骨干枝;對主枝上著生的并生競爭枝,將其優(yōu)先疏除或改造成沒有競爭力的小枝組;對其他類型結果枝組1~2年生枝進行疏剪和輪替處理但要保留壯枝、壯碼;修剪完后高產品種(大板紅、燕山早豐、雜35 等)保留結果母枝6~9 根/m2,低產品種(燕奎、燕山短枝等)保留結果母枝8~12 根/m2。第2 步,采用該技術2~6年后,以主枝的逐年控制和改造為主。將主枝上著生的所有各類枝組進行逐年輪替更新,并以從基部更新的操作原則嚴格地貫徹下去。每個主枝只保留一個角度和方位均適宜的側枝,作為長期留用的側枝,對主枝頭有影響的側枝可疏除或采用控冠的方式處理,以達到不讓側枝削弱主枝枝頭長勢的目的,使主枝在2~6年內保持相對強壯的長勢。主枝上培養(yǎng)的枝組應以中等枝為主,角度以斜生為主,間隔以50 cm 以上為宜。第3 步,整形改造第7年以后的樹體,以新生枝組的更新為主要修剪目的。前6年內未更新過的老枝繼續(xù)從基部更新,側枝上的老枝也從基部更新。整樹的絕大部分枝組更新完后,樹體的修剪再向2 個方向發(fā)展:其一,主枝枝頭從2~3年的潛伏芽處通過重短截方式進行更新(輪替更新手法),其它枝組根據(jù)長勢,逐年進行二次更新(第2 輪更新),先從最弱的枝組開始。在此過程中如果樹勢轉弱,則將主枝枝頭進行大幅回縮更新,其余枝組再進行以后的若干次更新。其二,在對細弱枝的處理方式上加以改變,期前所進行的修剪都是以只選留壯碼、壯條,去除弱枝、纖細枝,采用該技術6年以后在樹勢足夠強壯的前提下,可以疏除部分細弱枝,留一部分細弱枝作為結果母枝。
在實施該技術的上述三步過程中,從樹體結構上講主枝的角度保持在40~60°,以保證水分營養(yǎng)運輸順暢,當樹形固定下來后主枝頭的角度還可適當再變小些。另外對輪替橛的數(shù)量也要做嚴格約束,高產品種3~5 個/m2、中產品種3~4 個/m2、實生品種和低產品種2~4 個/m2,留碼數(shù)量和輪替橛數(shù)量是有效調控樹勢產量、質量的保證,采用該技術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
盛果期栗樹尤其是衰弱樹通過該技術進行全樹更新,將老齡結果枝組更新為低齡強壯結果枝組,會大幅度提升樹體的抗旱能力,并且產量也明顯增加。多年實踐證明,同樣立地條件、同樣肥力水平、同樣品種,該技術較實膛修剪法產量可提高20%~40%,節(jié)約用工35%以上。
板栗全樹更新修剪法是近年新摸索出的一項修剪技術(修剪模式),其中可能會存在許多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