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哲文
(西安工程大學高等教育與質量評估研究中心 陜西西安 710000)
因為疫情,全國各高校開始利用線上的慕課和省、校兩級優(yōu)質線上課程教學資源,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線上教學活動,以保證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1]。全國范圍的大規(guī)模線上教學對我國高等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zhàn),在大規(guī)模開展線上教學活動的背景下,如何構建相應的線上教學質量評價保障體系,科學合理的評價學生學習情況,保證線上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線上教學質量成為了一個關鍵問題。
陳麗與王志軍提出遠程學習中的教學交互層次塔理論,認為遠程教育的目的旨在通過有效的教學交互改變學習者,進而使這種改變逐漸接近教學目標,并且認為線上教學有效發(fā)生的關鍵要素是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交互和教學中學生、教師、媒體資源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2]。楊曉宏提出由于高校線上開放課程具有“課程”與“教學”有機整合的特征,其教學質量體現出“產品質量”和“過程質量”的統(tǒng)一,因此,作為高校線上開放課程教學質量標準,既要關注課程資源、教學內容等靜態(tài)的預設要素,還要關注教學活動、教學評價、應用效果等動態(tài)的生成要素[3]。
本文中對于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以教學交互理論為指導,以學生的有效交互和學習收獲為核心,重點聚焦學生、教師、學習資源以及三者之間在信息層面的有效交互,作為網絡課程教學的關鍵要素,初步確立教學目標與設計、課程資源與內容、教學過程、學習效果、平臺建設5個維度,構建高校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硬件層面重點關注教學平臺的建設與運行是否能夠給予教學活動充足的支撐,教學活動層面則重點考查學習資源的充分性與適切性,教師指導的啟發(fā)性、引導性和激勵性,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和效果。
初步通過教學目標與設計、課程資源與內容、教學過程、學習效果、平臺建設5個一級指標構建高校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指標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學生評價和專家評價相結合。
①教學目標與設計
教學設計是決定線上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國內線上評價標準和評價指標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指標項。本研究以教學交互理論為指導,強調教學目標的選取和交互學習活動的設計,結合線上教學師生時空分離的重要特點構建教學設計評價內容,評價的重點在于教學目標與教學設計的合理性。
②課程資源與內容
課程資源與內容是決定線上教學質量的關鍵要素。課程資源與內容應緊密契合教學目標,科學嚴謹;課程資源與內容應以學習者的學習需求為切入點,結構合理,并根據教學設計要求進行相應組織和編排,課程資源與內容應做到“質”與“量”充分滿足學習者的互動學習需求,能夠有效支撐教學活動的開展。
③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整個線上教學活動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需要通過教學過程將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予以實現?;诮虒W交互理論,教學過程應以“學為主體,教為主導”。教師應通過教學組織,運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多樣化的手段增強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互動,調動學生的主體性,推動學生參與到學習資源、教師、同伴的交流互動中,學生的學習專注度和活動參與程度是檢驗學生主體性是否發(fā)揮的重要標志,另外,課后的作業(yè)批改和教學總結是教學過程持續(xù)改進的重要手段,亦應作為教學過程評價的重要指標。
④學習效果
學習者作為線上教學的主體,其學習效果和學習活動情況應作為教學質量評價的基礎。本文從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兩個維度選取評價學習效果的指標??陀^指標一是教學過程中的過程性考核評價,二是教學過程結束后的作業(yè)評價;主觀指標一是學生對教師、教學活動、自身學習情況和效果的評價,二是教師對學生、教學活動、自身教學情況和效果的評價。
⑤平臺建設
線上教學不同于線下教學,它對平臺、技術等外部硬件支撐的需求更高,因此本文將平臺建設作為高校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一個重要指標。平臺的流暢性和兼容性是線上教學能夠得以實施的根本保障,教師與學生的信息化學習條件是線上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前提,學校的技術團隊則是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重要支撐,上述三者缺一不可。
線上教學作為信息時代背景下的新興教學模式,在讓師生感受到科技發(fā)展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對高等教育傳統(tǒng)教學模式帶來了一系列的沖擊和挑戰(zhàn)。本文通過文獻研究法,以教學交互理論為基礎,對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進行優(yōu)化,選取教學目標與設計、課程資源與內容、教學過程、學習效果、平臺建設作為五大評價指標,構建科學的高校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為高校的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對新教學模式的實施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希望本文能夠引發(fā)研究者對于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更廣泛、深入的探索實踐,進而促進其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