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玲
【摘要】學生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完整性、條理性與創(chuàng)造性,能幫助學生把思維內部的無聲語言說出來?!盎鈺檠詡鳌?,是順利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之一,是提高數學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語言表達能力又是是數學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的重要內容之一,
【關鍵詞】說;數學課堂教學;應用
正如斯托里亞所說:“數學教學就是數學語言教學?!币虼?,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離不開“說”。要開拓學生的思維,就要加強學生“說”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學好數學術語,運用好數學術語,講好完整標準的數學語言。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說”?在教學活動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想”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與語文課相比,數學課不夠生動,不足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學生愿意說話,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掘教學內容中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愿意在課堂上“說話”的因素。
數學來源于生活,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有話可說,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盤子里“有4個蘋果”與“?”“2個蘋果核心”,加上數學的“大括號”和下面的“10個”,組合成一道看圖列式計算題。但是缺少了文字的表述,學生只是觀察到圖中的數據,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說:媽媽買回來10個蘋果,爸爸和哥哥吃了2個,還剩下多少個蘋果?“猜謎游戲”中的教學,可以說:左手有6顆豆子,右手有2顆豆子,猜猜兩手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顆豆子?換句話說,有8顆豆子,左手有6顆,猜猜右手有多少顆?比如說形式可以單獨說,然后在同一張桌子上互相說,或者進行“說點什么”的比賽。當學生能夠通過“看”圖找出數學信息和問題,并用簡單的語言“說”出意圖,公式計算就會變得自然。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被激發(fā)起想要“說”的欲望。
二、增強教師親和力、營造民主和諧氛圍,讓學生“敢”說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室里總是有少數學生舉手要講話,絕大多數學生都只想聽,不想說,即使被叫到講話時也是猶豫不決,有的直接站著不講話。許多學生因為害怕犯錯或者被老師責罵而保持沉默。
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的自尊,增強教師的親和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讓學生“敢說”。給初學者或說話不好的人以鼓勵和支持,使他們充滿信心,增加勇氣,不怕說錯話,大膽表達。當學生不能說的時候,我會親切地說:“沒關系,慢慢來,下次你就能說了”;當一個學生說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時,我會很有幫助地說:“是的,如果你注意到了什么,答案就會更完整”;當學生說錯話時,我會友善地說:“沒關系,你可能在某個地方搞錯了,再想想”;當學生有了新穎的想法,我會毫不吝惜地給予表揚和鼓勵:“你們真的很愿意用腦子,創(chuàng)新;當學生之間出現(xiàn)相互嘲笑的現(xiàn)象時,我進行了及時的教育,讓大家意識到嘲笑別人是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明白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會不可避免地犯錯誤,你不應該嘲笑別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逐漸形成了良好、健康的交際心理,語言技能為學生理解提供了可靠的保證:只要張開嘴,就會得到老師的認可,讓學生“敢說”。
三、教會學生語言表達的策略,讓學生“會”說
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現(xiàn)狀是小學生語言表達不完整,常常缺乏一定的規(guī)范性。例如,在《位置與順序》的教學中,老師問:“從左數起,彩燈在第一排第幾個嗎?”學生會回答:“第4個。”很少有學生能完整地說:“從左到右,彩燈在第一排第四個。”這一部分的重點是使學生清晰、規(guī)范地表達對象的位置。許多學生能理解這個意思,但他們不能用標準的方式來表達。
根據這一點,我們必須從最簡單的基本說話技巧開始,教授說話的方法,培養(yǎng)說話的習慣,從數數、讀書、說話、自言自語、桌邊交談、小組交談,然后獨立交談等。如教《可愛的小貓》,要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圖中有幾幅圖,你能找出每幅圖的數學信息嗎?最后還剩幾條魚?每個圖說一句話?”就這樣,使學生由敢說到會說一句完整的話,逐步轉變?yōu)檎f這道題的意思。例如,教一些簡單的圖片,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看圖片的意圖,說什么是數學信息,什么是數學問題?還有,如引導學生講解公式、計算公式、計算公式的計算過程、口頭應用等。
為了幫助學生掌握說的方法,教師應教給學生一些常用的說話述語,要求學生答對所問,說要規(guī)范,用詞準確,語句要完整。比如,老師問“你是怎么想出來的?”學生回答說:“我想是的……”師問:“為什么這樣算?”學生回答:“因為第一個已知條件是……第二個條件是……”教師叫學生口算,學生應先把算式讀出來,再講得數;當老師讓學生做一個比較時,問道:“這兩個案子有什么相似之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學生回答說:“這兩個案子的相似之處在于……”“不同點的是……”等常用規(guī)范述語。同時,給所有學生機會說,說錯了沒關系,只要會完整說就行了。特別是對于那些不擅長演講的學生,我們應該熱情地鼓勵他們“如果你是對的,再想想,繼續(xù)前進!”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養(yǎng)成了“知道”該說什么的習慣。
四、引導學生進行規(guī)范語言訓練,讓學生“善”說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標準數學語言的培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過規(guī)范語言表達的訓練,學生才能達到“好”的思維。
鼓勵他們質疑問難或相互討論,促使他們動腦、動口,激勵其內動力,逐步達到會學“善”說。如教學 28+5=?學生可透過以下途徑接受訓練:學生看著圖案說,我是這么想的28和5是多少?把28分成20和8。加8和5得13,然后加20和13得33。
當學生掌握了口述方法后,還應以多種形式訓練,可組織開展試說說、自己小聲說說、同桌互相說、小組對著說,后再獨立說,組織分個人、小組競賽,看誰講得好,“奪紅旗”“開火車”“擊鼓傳花”等游戲形式幫助訓練。為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使說的水平進入一個新的層次,逐步從想說到敢說會說,進步到善說善辨,從而達到活躍思維的目的。如,一些一個意思多種說法、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以及一些論理性的題目。例如:修建一條800米長的運河,五天內完成運河的一半,按照這個計算,運河的完工時間是多少天?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能用幾種方法計算就用幾種,但一定要說出根據。教師可以歸納出各種的解法,并評出最佳的說法和最簡的解法。引導學生進行規(guī)范的語言訓練,讓學生“說”理論。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生經歷了“想要說話”“敢于說話”“會說話”“善于說”的過程,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參考文獻:
[1]郭天梅.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J].新課程·上旬,2018(4).
[2]李金樸.小學數學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教育與探索,2008(3).
[3]夏文村.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J].小學數學教育,2005(1-2).
[4]周麗金.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能力[J].教育學文摘,201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