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慶梅
(江蘇安全技術職業(yè)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
跨文化意識指的是在與外國友人交流溝通過程中,能夠結合文化背景的差異性,選取合適的語言表達,實現(xiàn)整個交流過程的得體性。因此,在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應高度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以此來提高譯文質量。
英語翻譯不僅僅是對單詞與詞匯的簡單翻譯,而是對于文章以及句子具有整體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礎上開展翻譯工作。這也要求翻譯工作者在英語翻譯前必須能夠正確和全面地理解原文含義,否則很有可能在翻譯過程中出現(xiàn)理解錯誤的問題。在進行英語翻譯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原文中句子和單詞所表達的含義有正確理解,同時還要思考句子的結構,以及在整個文章中發(fā)揮的作用,進而能夠深入挖掘文章的深層次寓意。然而在英語翻譯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能夠使其對憂慮國家有更深入的了解,特別是英語文章的語言習慣及表達風格,這不僅能夠使翻譯工作更加順利,同時還能夠避免由于文化差異所造成的翻譯失誤,特別是對一些俗語的翻譯,跨文化意識是十分關鍵的內容。例如在人物的稱呼方面,中文中的文字表達有大爺、叔叔,然而英語中只有“uncle”,姐姐和妹妹同樣用英語表達為“sister”,哥哥和弟弟為“brother”。在稱呼方面的差異性,要求翻譯工作者必須深入理解原文才能正確開展翻譯工作。
英語翻譯是一項具有系統(tǒng)性、結構性以及全面性的工作內容,并不是單純將英語文章中的語句和詞匯直接轉化為漢語語言,如果學生在英語翻譯過程中并未結合文化差異性和原文的思想內涵,則展開直接翻譯,那么翻譯的語言表達必將十分生硬,缺少語言原本的韻律以及邏輯性,很難真正將原文表達的含義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當前許多學生在開展英語翻譯的過程中,在理解文章的環(huán)節(jié)通常運用漢語思維,并沒有真正結合西方文化背景以及原文作者的思維進行問題思考導致翻譯的語句缺少美感,過于機械化和生硬化。通過在英語翻譯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有利于引導學生提高思想意識,使其對英語原文的感性認知進一步強化,進而在實際翻譯的過程中,結合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維邏輯,實現(xiàn)英語翻譯文章整體表達的進一步優(yōu)化。
英語翻譯并不僅僅是英語語言轉化為漢語語言這么簡單,而是基于兩種文化,溝通交融的基礎上形成新的譯文。在英語翻譯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英語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正確認知文化差異,并且結合文化差異選取針對性的翻譯策略。首先,直譯,這種英語翻譯方式是保持原文的表現(xiàn)形式和意義,最為顯著的特征則是語言文化特點和文字風格高度一致。直譯在英語翻譯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呈現(xiàn)原文本身的英語特色,也為廣大學生提供了了解英語文化的機會,對于豐富學生的英語表達形式具有積極意義。這種翻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所遵循的原則是忠于原文,無論是在表達形式以及表述內容方面,均保持與原文的高度一致,呈現(xiàn)出其特有的風格。其次,意譯,這是一種在英語翻譯過程中,難以通過直譯來實現(xiàn)原文表達的完整性,并且無法從漢語語言中獲取詞匯與之對應,則需要通過意譯來實現(xiàn)英語翻譯,結合整個文章所表達的含義,將翻譯的內容與上下文精準銜接。相比直譯而言,意譯更加側重于文章含義的表達,對于英語原文的中心思想傳遞更為準確和直觀。最后則是音譯,是一種將英語原文中的詞匯根據(jù)讀音翻譯為目的語,通常用于特殊文化現(xiàn)象的翻譯,以及人名和地名等,這些翻譯對象,通常是一些具有概念性的名詞或者外來事物,例如席夢思翻譯為simmons、撲克翻譯為poker、布丁翻譯為pudding、歇斯底里翻譯為hysteria等。在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可以通過三種不同的翻譯策略,實現(xiàn)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正確認知文化差異的客觀存在,并且使其能夠正確衡量文化差異下的英語翻譯,進一步提高翻譯的準確性與完整性。
多元文化沖擊背景下,我國當代大學生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甚至出現(xiàn)了崇洋媚外的現(xiàn)象,這種問題比較會影響英語翻譯的客觀性。在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英語翻譯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實現(xiàn)兩種語言之間的轉化,而是文化的交融和影響,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站在客觀角度看待中西方文化,一方面不能盲目自大,對西方文化秉持不尊重的態(tài)度,甚至隨意抨擊。另一方面也不能過度推崇西方文化,崇洋媚外的思想并不可取。大學生在進行英語翻譯的過程中,必須站在公平客觀的角度,具備和諧的文化交融意識,在保護中華民族語言文化的基礎上,尊重西方文化。與此同時,跨文化意識培育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我國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的均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感染與影響,所以在與其他文化的交流和接觸過程中,學生習慣于運用本國文化體系進行理解??缥幕浑H意識的培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知中西文化的差異,并且采取客觀的態(tài)度展開翻譯工作。例如,在我國本土語言和文化體系中,關于狗的詞匯大部分均為貶義詞,包括狗仗人勢、狼心狗肺、狗血噴頭、狗拿耗子以及狗急跳墻等,但是在英語中,帶有狗的詞匯通常是中性詞或褒義詞,例如“a lucky dog”被翻譯為“幸運兒”,“a gay dog”被翻譯為“快樂的人”。由此可見,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詞匯的含義具有差異性,英語教師在翻譯教學過程中應從文化平等的角度入手,強化大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1.專題教學法
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可以結合當前的培養(yǎng)現(xiàn)狀,設計并組織文化主題教學活動,該活動的展開主要是圍繞學生在翻譯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較為普遍性的文化沖突與矛盾問題。英語教師在為學生介紹英美相關的文化知識、風俗習慣、人文歷史以及社會環(huán)境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其性質特點進行整合歸納,制作成為不同的專題教學活動,進而有針對性地帶領學生了解英美文化,使學生有機會從多種途徑了解不同類型的英美文化,提高學生的語言認知與應用能力。專題教學活動的開展,必須基于當前大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且保證跨文化主體的內容與英語常用語密切相關,例如在英語翻譯過程中較為常見的成語、諺語、詩歌以及名人名言等。這些常用語實質上蘊含十分豐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是英美文化的承載,在這些內容的英語翻譯方面,體現(xiàn)著大學生的綜合翻譯水平。因此,在開展英語翻譯的專題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以上幾種運用較為普遍的句式,來強化大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例如:“when the cat is away,the mice will play”,這句英語語句從字面意思理解,是當貓離開后,老鼠們可以肆意妄為地玩耍,但是實質上這句可以翻譯為“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中英文中許多關于動物以及色彩的比喻詞匯,均蘊含著十分豐厚的文化背景。再如,在英美文化背景中,貓頭鷹象征著智慧、聰明,但是在我國文化中,人們并不喜愛貓頭鷹,并將其比喻為邪惡的象征。在翻譯過程中,只有具備跨文化意識,才能避免文化分歧的出現(xiàn)。英語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過程中,需要從語言的背后挖掘文化知識,通過專題教學法來深化學生的理解。
2.合作教學法
在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運用合作教學法來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探究能力??缥幕庾R培養(yǎng)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合作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培養(yǎng)方法,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進行分組,并帶領學生共同觀看經典美劇原聲片段,并針對原生片段中的對話進行分割,由每個小組分別負責不同部分對話的翻譯工作。例如在經典美劇《生活大爆炸》中,Sheldon返回到了德克薩斯州老家和母親團聚,母親為其準備了飯菜,并且對他說:Hold your horses,young man!如果采取直譯的方法,則可以將其翻譯為勒住你的馬,年輕人!很顯然這與這部作品顯然有一定差距,翻譯的結果并不恰當。實質上這句話是一句較為常見的諺語,可以將其翻譯為稍等一下、忍耐一下。英語教師通過采取合作教學法,為學生之間相互探討交流提供良好的空間,使其能夠結合劇情進行精準的理解和翻譯,實現(xiàn)大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提升。
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學生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且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僅僅依靠英語課堂教學時間很難獲取理想化教學效果。所以課外實踐活動在英語翻譯教學中至關重要,英語教師必須充分認知其重要性,為學生組織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課外實踐鍛煉中,不斷強化大學生的翻譯技巧運用以及綜合能力。一方面,英語教師應注重文化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在校園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翻譯環(huán)境可以通過組織和設計英語演講比賽,文化節(jié)等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加強英語書籍報紙的閱讀瀏覽,還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興趣,選取英語電影進行觀看,以此來不斷拓寬自身的英語視野。學生在自主閱讀和了解的過程中,這些英語讀物能夠呈現(xiàn)出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使其對英語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認知。另一方面,當今網(wǎng)絡時代背景下,應充分凸顯互聯(lián)網(wǎng)的積極優(yōu)勢和作用,借助網(wǎng)絡平臺,打造英語翻譯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第二課堂。英語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途徑,檢索并采集廣泛的英語國家文化資源,并對其進行整合歸納上傳到網(wǎng)絡平臺,中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移動電子設備進行在線閱讀或下載,借助碎片化時間不斷深化自身的英語文化解讀能力。除此之外,學校方面還應注重與外企公司的合作,共同為學生打造英語翻譯實踐平臺。我國諸多外企在英語翻譯資源上具有顯著優(yōu)勢,包含諸多實際的翻譯案例,這些均可以作為英語翻譯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