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衛(wèi)
(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工程力學系,浙江大學交叉力學中心,杭州310012)
研究生培養(yǎng)是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研究生導師責任重大。導師不只是要向?qū)W生傳授知識和方法,還負有傳承精神、文化的重任。所謂帶學生,就是和學生一起探求、開發(fā),不是說有學問、學術(shù)地位高就能帶好學生。導師要時刻牢記重任在肩,如何當好導師是大學教師的一個重要話題。今天我主要向各位導師建言十項可以在指導研究生過程中嘗試的舉措,姑且稱之為“十策”。
第一策叫“留足空間”,是針對“量力”而言。一個常見的現(xiàn)象是,導師有一個科研項目,就讓五六個學生全做這個項目,最后只有一兩個學生成果很多,其他人都是起協(xié)助作用,自身可圈可點的成果很少,在諸位同門學子的夾縫中沒有多少可以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這就不是從教育學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作為導師,給每個新生的選題,不應當是沿著前人的犁溝繼續(xù)前行,那樣他只能做更細節(jié)的研究,很容易撞到前人的天花板上。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有自己的發(fā)展空間,留足空間、體量適中,達到空間均衡的目標。給學生的選題也不能太簡單,應該是跳起來才能夠著的難度。
第二策叫“因材施教”,是針對“識人”而言。對每一個學生,應該一人一策,導師要考量他的資質(zhì),理清他的稟賦,啟發(fā)他的潛能。導師指導學生的過程,在一開始應該是一個提籠遛鳥的過程,在學生經(jīng)歷了充分的研究歷程磨礪后,才能進行完全放飛。
第三策叫“有擇有責”,是針對“選題”而言。希望能做到選題幾擇,從而讓學生有能力、有興趣。我一般會給每一個學生提兩個選題,讓他自己來做選擇。既然做好了選擇,他就有了責任,就需要把這個東西做好。這樣就保證了第一他有興趣,第二他有信心。當然在研究進行過程中,導師也要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和判斷力,進行適時矯枉。
第四策叫“有競有協(xié)”,是針對“協(xié)同”而言。導師可以在某些方向把幾個不同年級的同學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個梯次的隊伍,他們互相之間既是競爭關(guān)系,但更多的還是協(xié)作關(guān)系。這種波浪狀結(jié)構(gòu)的研究沖擊,能起到前拉后推的效果,也有利于聚集正能量。
第五策叫“昂揚志氣”,是針對“心理”而言。導師要善于鼓舞學生的熱情,學生面對課題熱血沸騰,心漲船高,就能做出高水平的結(jié)果。另外要保持鼓疏有度、目標可見、志志不息。除了鼓勵外,有的時候還需要疏解他的憂慮,讓他有一個大目標,還能不斷地看到一個個小目標,這樣他才能把事情做好。
第六策叫“及時給力”,是針對“助行”而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部分時候都是比較順利的,但也可能在某些時候會遇到大的困難,這時候?qū)熞欢ㄒ皶r鼓勵他,盡可能地幫助他,否則他可能一下子就被困難打垮了。初次做研究相當于九曲飛舟,導師要果斷出手,同學要有人生幾次搏的志氣,這樣師生之間才能友誼地久天長。
第七策叫“不怨弱進”,是針對“耐心”而言。我們的學生有的基礎(chǔ)好一些,有的基礎(chǔ)差一些,相對基礎(chǔ)差點的學生遇到困難的幾率就更大,這個時候?qū)@樣的學生就要有耐心,要經(jīng)常幫助他,在他們發(fā)展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從心理上多作工作,幫他們克服困難,找到自己的發(fā)展方向。要文火雞湯、啟智心靈。
第八策是“獎勵誠信”,是針對“誡志”而言。由于研究生往往是初次走上創(chuàng)新之路,且學風的大環(huán)境尚不夠好,學生有時會由于一念之差犯錯,比如有些地方做得不是很規(guī)范,或者學風不夠嚴謹。學生犯錯了通常會覺得很緊張,不愿意跟老師講,這時候?qū)熑绻麖钠渌緩街懒?,就一定要采取措施,使學生能夠放下包袱,輕裝前進,這樣才能積極改正。導師要做到學風為要、慢勝于跌、獎實抑夸、贊精貶虛。
第九策是“尊重個性”,是針對“放遠”而言。學生和導師的關(guān)系,僅次于血緣關(guān)系,是一輩子都無法改變的。導師和學生在一起是緣分。導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他們的選擇,甚至有些學生最后說“我不想做你的研究領(lǐng)域,我對另外的領(lǐng)域感興趣了”,這個時候也要尊重他的選擇。不要認為這就是對你師門的背叛,他有自己挑選他的專業(yè)、學科、發(fā)展方向的權(quán)利。他選擇了不同的方向,你的學脈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
第十策是“一世提攜”,是針對“長存”而言。導師和學生的關(guān)系不僅僅存在于學生做研究生的那幾年,我們中國人說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個也不完全正確,“一日為師,終生為友” 更妥當。所以導師和學生的友誼是長存的,導師和學生之間要放平心態(tài),學無先后,不是你先當導師,學生就不能超過你。你培養(yǎng)出好學生,學生超過你,那是一世的功德;桃李滿天下,那是一位學者最榮耀的事。我有很多學生現(xiàn)在的造詣都超過了我,我為他們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