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興,王會娟,路貴華,郭士松,蘇建輝
(1.石家莊市藁城區(qū)農(nóng)業(yè)區(qū)劃工作站,河北石家莊 052160;2.石家莊市藁城區(qū)農(nóng)業(yè)高科技園區(qū),河北石家莊 052160)
黃瓜維生素含量較高,其內(nèi)含的生物酶活性極強,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進行新陳代謝,利水利尿減肥減脂,再加上黃瓜口感好,因此深受人們喜愛。水果黃瓜相較傳統(tǒng)黃瓜,其在口感上有了進一步提升,近年來在市場上也深受消費者歡迎。本文分析水果黃瓜種植技術(shù),并提出病蟲害防治策略,以為今后開展水果黃瓜種植提供參考,促使水果黃瓜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不斷提升。
1.1.1 種子處理
為更好的促使水果黃瓜種子盡快發(fā)芽,激發(fā)種子內(nèi)活性,提升其抗病蟲害能力,可在育苗之前對種子進行一系列處理??蓪⒎N子浸泡在25~30℃的溫水中,時間8 h左右,然后將其放入保溫箱內(nèi)來繼續(xù)催芽。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在塑料底袋內(nèi)裝入溫水,溫度32℃左右即可,將塑料袋口封好,將其放在泡沫箱內(nèi),塑料袋內(nèi)裝水不要超過10 cm,用濕毛巾將其覆蓋上,將種子攤開放在濕毛巾上,再用濕毛巾覆蓋種子來進行催芽。若選在冬季進行催芽,需做好保溫箱的保溫工作。當80%的種子出現(xiàn)破口后,將保溫箱溫度降到22℃左右,然后準備進行播種[1]。
1.1.2 播種
1)土壤處理。在播種前,需對土壤進行處理,選擇沒有栽種過馬鈴薯或者瓜類蔬菜的土壤來進行播種,若土壤肥力不足,可在土壤過篩時加入保利豐或者魔力壯等來提升肥力,提升水果黃瓜嫁接成功率[2]。
2)做床。若選擇在冬季進行育苗,需選擇在大棚中央位置進行,為育苗提供適宜的溫度和光照,做床位置需避開大棚溫度較低、光照較少的位置,盡量選擇在通風良好、透光度較高且地勢較高的地方進行做床,盡量做出高床,做好防水和保溫工作。
3)播種。在播種前一日,在苗床上澆足水,覆蓋培養(yǎng)土,將其進行整平,利用普力克600倍液澆透畦面;播種密度控制在3~4 cm之間,可使得水果黃瓜胚軸更好生長。但在播種之后,需隨時調(diào)控濕度和溫度,防止胚軸過長影響黃瓜正常。
4)播種管理。在播種之后,利用地膜將苗床覆蓋上,提升其保濕保溫能力,苗床溫度白天需在25~32℃之間,夜間溫度控制在20℃左右。若氣溫過高,可安裝遮陽網(wǎng)來進行降溫;當70%的幼苗生出之后,將覆蓋的地膜揭開,若溫度較低需及時采取保溫措施;當幼苗出齊之后,可適當降低苗床溫度,白天溫度在22~28℃即可,夜間溫度15℃即可,防止苗莖生長速度過快使得苗莖過細,容易出現(xiàn)空腔;當展開2片子葉時,可將棚內(nèi)溫度適當提高,來使得苗莖盡快生長,白天溫度提升到25~30℃,夜間15℃即可;可利用普力克進行灌根,防治黃瓜出現(xiàn)猝倒病,灌根時需避開苗心[3]。
在培育砧木時,可選擇南瓜來進行,可使得嫁接的黃瓜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共同提升。在進行砧木管理時,與黃瓜類似,但也有一定差異性:首先,砧木通常選用直播法進行播種,不需催芽處理,選在黃瓜播種后一天進行;其次,砧木播種密度相對皇冠來說較密,間距一般在2 cm,但最好不選擇密集播種法來進行播種;最后,砧木在培育時也需重視濕度和溫度的控制,在出面之前,苗床溫度需在32~35℃之間,夜間溫度最低不能低于20℃;在出面之后需及時降低溫度,防止苗莖快速生長出現(xiàn)空腔,在這一時期,溫度白天需控制在25℃,夜間在12~15℃之間即可。畦面需做好保濕工作,但濕度需做好控制,不能過濕[4]。
1.3.1 嫁接時期
在水果黃瓜幼苗展開2片子葉,出現(xiàn)第一片真葉;或者苗莖顏色變深,莖稈粗壯,幼莖長出5 cm左右且長勢較好,沒有病蟲害時可進行嫁接;砧木需出現(xiàn)2片子葉,心葉沒有完全露出或者剛剛露出,苗莖顏色變深,莖稈粗壯,幼莖長出4 cm左右且長勢較好,沒有病蟲害時可進行嫁接[5]。
1.3.2 嫁接要點
1)準備工作:在起苗之前,遮擋苗床和嫁接場地,利用普力克600倍液和濃度適宜的甲維鹽混合,噴施在植株之上,提升其抗病蟲害能力。
2)削切砧木苗:利用竹簽將生長點挑出去,用左手中指和大拇指將兩片葉合起,黃瓜幼苗的根部朝前,莖部位置靠在食指上,右手拿取刀片,在南瓜苗莖部較窄位置呈30~40度夾角削出0.8~1 cm的切口,切口深度在莖稈部位2/3即可。將切好的幼苗放在塑料薄膜或者干凈的紙上備用。
3)削切黃瓜苗:拿起黃瓜苗,捏住根系部位,子葉朝前,莖部在食指上,右手拿刀,在苗莖部位較寬的不穩(wěn)削出30°左右的夾角,長度與南瓜苗相同,刀口深度在3/4位置即可。
4)嵌合:待砧木苗和黃瓜苗均切好之后,將砧木苗和黃瓜苗切口對齊,將其嵌合插好。黃瓜苗切面需插到南瓜苗最底部,不要留出空隙。
5)固定:嵌合之后,在黃瓜苗一側(cè)位置加入塑料夾,來固定結(jié)合部位。
6)移栽:嫁接結(jié)束之后,需將嫁接苗及時移栽到育苗缽,移栽時,需進行淺栽,深度與原土深度相平即可,嫁接口需和地面遠離,防止嫁接口受到污染。
1.4.1 溫度管理
在嫁接之后10天以內(nèi),需適當提升苗床溫度,提升成活率。白天溫度在25~30℃即可,25℃最佳;夜間溫度在12~18℃即可,15℃即可。若育苗季節(jié)選在冬天,需在定植之前適當降低溫度[6]。
1.4.2 濕度管理
在嫁接結(jié)束之后,需將嫁接苗能及時放進苗床,在苗床上建立小拱棚來提升其保濕保溫能力,也可利用地膜覆蓋苗床,將苗床周圍壓實,濕度保持在90%以上。3天后可打開小拱棚進行通風,降低棚內(nèi)濕度,防止?jié)穸冗^大導致嫁接苗出現(xiàn)病蟲害。第4天開始每天適當增加通風時間和通風量。待嫁接苗成活之后,更要加大通風,濕度保持在70%左右。
1.4.3 水分管理
在嫁接苗放入苗床后,需立即進行澆水,澆水時須遠離嫁接口,防止接口處出現(xiàn)感染,在澆足水之后,3天之內(nèi)不用再次澆水。當小拱棚打開開始進行通風時,育苗缽容易出現(xiàn)缺水現(xiàn)象,需及時根據(jù)情況進行灌溉,保持土壤濕潤。若利用苗床進行栽苗,需適當減少澆水量,苗床保持干濕適宜即可。在澆水時需依次進行,來保證均勻澆水[7]。
1.4.4 光照管理
在嫁接當天和之后3天之內(nèi),利用遮陽網(wǎng)或者草苫將苗木和嫁接場所進行遮擋,第四天之后,每天在早上和晚上短暫打開遮陽網(wǎng),使得苗床接受光照,隨著嫁接苗的生長,逐漸增加光照時間,保持瓜苗不出現(xiàn)萎蔫即可。當嫁接苗全部成活之后,將遮陽網(wǎng)和草苫去掉,使其生長在自然光下。待幼苗長出兩片真葉之后盡快進行定植。
1.4.5 斷根
斷根時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以下兩種方式,一種是當嫁接苗成活之后進行,先嘗試進行斷根,若幼苗沒有出現(xiàn)明顯打蔫情況,即立即開始全部斷根;另一方法是利用雙根進行定植,待緩苗結(jié)束之后再開始斷根。若嫁接口愈合較差,可待其完全愈合之后再進行斷根,或者留出雙根生長,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選擇。
霜霉病在水果黃瓜幼苗時期極為容易爆發(fā),初期在葉片兩側(cè)出現(xiàn)褐綠斑點,在葉片背面也會出現(xiàn)白色霜霉。其病菌擴散極快,若不能采取及時有效的防治措施,會導致黃瓜大面積減產(chǎn)。
防治措施: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控制濕度和溫度,做好施肥管理,施足基肥之后,減少氮肥施加量,若霜霉病爆發(fā)較為嚴重,可利用百菌清、代森錳鋅、霜霉威噴施防治。
白粉病在水果黃瓜種植中也較為常見,其由真菌導致,會導致葉片大面積出現(xiàn)腐爛狀況。在潮濕環(huán)境中極為容易引發(fā),給水果黃瓜的正常生長帶來極大阻礙。
防治措施:選擇抗病能力較強品種;控制濕度和溫度,做好施肥管理,增加鉀肥和磷肥的施加量,若白粉病爆發(fā)較為嚴重,可選用百菌清可濕型粉劑或三唑酮(粉銹寧、百里通)進行噴施。
白粉虱是黃瓜種植中常見的蟲害,其以取食黃瓜葉片為生,不僅可食光葉片,其吐出的蜜露還可傳染霉菌,導致葉片黃化。
防治措施:合理安排岔口,及時去除爆發(fā)蟲害的葉片,并將其集中燒毀;還可選擇25%噻嗪酮可濕型粉劑2 000倍液進行防治,
水果黃瓜相較傳統(tǒng)黃瓜,其在口感和品質(zhì)上有了極大改善,經(jīng)濟效益更高。因此,需在種植過程中加強種植管理,加大先進種植技術(shù)的推廣和應用力度,促進水果黃瓜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共同提升,優(yōu)化當?shù)禺a(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帶動當?shù)亟?jīng)濟水平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