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祥來
(安徽省全椒縣襄河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wù)站,安徽 全椒 239500)
采用旱地土軟盤手播育秧主要特點有:省工節(jié)本、有利于培養(yǎng)壯秧苗、育秧用土量大、技術(shù)要求較高。操作要點:
1.1.1 床土、軟盤準備。最適宜的床土為壤土,無病蟲害、無雜草等,用5mm 細篩,每畝大田100 公斤備足。床土每100 公斤加入45%復(fù)合肥150 克(研碎拌勻)或加入0.5 公斤旱秧壯秧劑,充分攪拌后堆悶至手抓成團、落地即散的要求。每畝雜交秈稻備軟盤(軟盤為58×28×2.5 厘米)15-18 張,粳稻20(雜交)-26 張(常規(guī))。
1.1.2 浸種催芽。雜交稻每畝大田用干種量一般為1.25 ~1.6 公斤,常規(guī)粳稻3.2 ~ 4 公斤。浸種時間應(yīng)掌握秧齡在15 ~22 天倒推為宜,寧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防止苗荒苗造成畝基本苗不足。采用藥劑浸種,每5 公斤種子用25%施保克3 毫升(2000 倍液)+吡蟲啉10 克(600-800 倍液,粳稻必加)浸種2-3 天,防治惡苗病及稻薊馬、稻飛虱等,催芽至破胸露白即可。
1.1.3 精做秧床。秧床與大田比例為1 ∶80—100 畝。播種前3 天進行畦面修整。秧床規(guī)格為畦面寬1.4 米、溝寬0.3 米、溝深0.2 米,田四周溝溝深0.25 米。播種前鏟高補低、拍實,畦面達到“實、平、光、直”。實:秧板沉實不陷腳;平:板面平整;光:板面無殘茬雜物;直:秧板整齊溝邊街垂直。
1.1.4 擺盤裝土。軟盤兩行擺放在秧床上,盤與盤扣緊,盤底緊貼床面。盤內(nèi)裝床土厚度以2cm 為宜,表面平整;床土布完后,澆透并洇足底水。未用壯秧劑的用65%敵克松可濕性粉劑1000-1500 倍液消毒。
1.1.5 播種。每盤播芽谷雜交秈稻為80—100 克、雜交粳稻90—105 克、常粳140-150 克。分次勻播,播后覆土約0.3 ~0.5 厘米,以蓋沒種子為宜。覆土后置拱棚鋪膜、布,早春育秧防低溫可蓋草,拱棚高度約0.5 米;遲播光強溫高時用規(guī)格25 克/m2的無紡布平鋪或農(nóng)膜加蓋遮陽網(wǎng)。
1.1.6 苗床管理。揭膜煉苗:齊苗前不揭膜,以保溫保濕為主,齊苗后揭膜煉苗。揭膜要求晴天傍晚揭、陰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寒流推遲揭。揭后薄膜留防于墑溝間,遇氣溫下降或有暴風(fēng)雨及時覆蓋護苗。科學(xué)管水:揭膜后立即澆透水或灌平溝水洇透后排掉,保持床土濕潤,缺水及時補水,雨天及時排水,確保田間無積水。栽前5 天控水煉苗,促進根系盤結(jié)。栽前3 天要防止下雨淋濕秧盤影響機插,如秧盤太干插秧前1 天傍晚用噴壺澆水。適時施肥:秧苗1 葉1 心期早施斷奶肥,用腐熟稀糞水3 倍液或1%尿素水,于傍晚潑澆后清水淋苗。移栽前3 ~4 天酌施送嫁肥,葉色偏黃或正常得用1%尿素水潑澆后清水淋苗,葉片濃綠下披的不追。化學(xué)調(diào)控:對有可能需要在苗齡4 葉期栽插的秧苗,要提前在1 葉1心期每畝秧田用15%多效唑粉劑75-100 克噴霧,防止秧苗旺長,控制苗高以適應(yīng)機插。壯秧標準:秧齡15 ~18天,葉齡3.5 葉左右,苗高15cm 上下,苗挺葉綠,根部盤結(jié)牢固,提起不散,盤根帶土厚度2 ~2.5cm,厚薄均勻,形如毯狀,可盤成卷。起運移栽:起盤后小心卷起盤內(nèi)樣快,疊放于運秧車,堆層2 ~3 層,保持秧苗自然舒展;要做到隨起隨運隨插,田頭覆蓋防烈日灼曬等。
1.2.1 大田整地總的要求。田面整潔無殘物,表土軟硬度適中,達到上細下粗,上爛下實,不陷機不壅泥。具體要求:耕層深度為10 ~15 厘米;田塊在耕整后要基本水平,高低差不得太大;作物殘茬要埋于表面5 厘米以下,做到表面無雜物;根據(jù)具體田塊決定基肥量和肥料配比;機插前田塊須沉淀24 小時以上,以達到上糊下實的要求,田塊水層深1 ~2 厘米。
1.2.2 大田整地方法、步驟。采用中、小苗機插,耕整質(zhì)量的好壞,不僅影響機插質(zhì)量,而且關(guān)系到秧苗能否早生快發(fā)。⑴前茬作物收獲時留茬高度應(yīng)小于15cm,必須進行秸稈粉碎并均勻拋撒。⑵旱整:采用正(反)旋、淺耕、耙茬三種方法滅茬,其中反旋滅茬方法較好。耕翻深度15cm 內(nèi),耕深穩(wěn)定,殘茬覆蓋率高,無漏耕現(xiàn)象。⑶水整:淺水浸泡24 小時后水整拉平。水整可采用水田埋茬起漿機、水田驅(qū)動耙等設(shè)備。水整后大田地表平整,無殘茬、秸稈和雜草等,埋茬深度應(yīng)在4cm 以上,泥漿深度達到5-8cm,田塊高低差不超過3cm。⑷沉實:水整后大田適度沉實,沙質(zhì)土沉實1 天,沙壤土沉實2-3 天,粘質(zhì)土沉實4 天后機插,田表水層呈現(xiàn)花花水為宜。
1.3.1 機插操作要求。機插標準每畝穴數(shù)為1.5 ~1.69萬穴。雜交稻每穴2 ~3 株、起點基本苗5 萬左右;常規(guī)粳稻每穴3 ~5 株、起點基本苗8 萬左右。機插以秧苗直立、淺插不倒、不漂即可,控制栽深在1.5 厘米左右。機插作業(yè)要求直、勻、靠行準確、田間空插率最少。
1.3.2 降低漏插率的關(guān)鍵技術(shù)。降低漏插率、提高均勻度是一季中稻機插能否豐產(chǎn)的關(guān)鍵,機插水稻漏插率要求低于5%,但目前雜交中秈稻一般漏插偏多??刂拼胧禾岣卟シN均勻度和成苗率,每cm2成苗1.5-1.8 棵;培育適齡壯秧(18-23 天),促進根系生長而不過旺、盤結(jié)力適度(秧齡太短,根系發(fā)育不良,盤結(jié)力差;秧齡太長,根系生長過長,秧根糾結(jié)緊,影響秧爪取秧);提高整地質(zhì)量,包括栽插時田水的深淺,均會影響栽插質(zhì)量和速度;插秧機性能及機手操作的熟練程度也會影響栽插質(zhì)量。
1.4.1 肥料運籌。機插稻畝施純氮量雜交中秈稻一般13-15 公斤,中粳稻一般15-17 公斤。原則上氮肥中基蘗肥與穗肥比例為6-7:4-3 為宜,穗肥中秈稻促花肥、?;ǚ什⒅兀浄史只屎桶喂?jié)壯稈肥兩次,磷肥作基肥一次施用。(1)減基肥增分蘗肥且分次施。機插小苗前期根量小,吸收能力弱,分蘗起步慢且較長?;Y肥中基肥以30%~40%、分蘗肥以60%~70%為宜。分蘗肥要等到栽后長出第二心葉時(移栽后2、3 葉齡)施肥,并采取分次施用的方法,使肥效與最適分蘗發(fā)生期同步,促進有效分蘗形成適宜穗數(shù),同時又控制無效分蘗,還能提高肥料利用率。(2)因苗施用穗肥。機插稻在無效分蘗期群體葉色落黃的基礎(chǔ)上,及早地施好穗肥,對穩(wěn)苗攻大穗尤其重要。穗肥施用的具體時間和用量要因苗情而定:若葉色正常褪淡,生長量適中的群體粳稻以倒4 葉和倒2 葉期,分兩次施用促花肥和?;ǚ瘦^好(或在倒3葉施1次穗肥);雜交秈稻一般倒2 葉期施1 次保花肥;對葉色淺、群體生長量小的可適當增加穗肥用量。
1.4.2 大田化除。化學(xué)除草結(jié)合泥漿沉淀,耙田整地后每畝用60%丁草胺80 毫升拌細土20 公斤均勻撒施(封殺和解決前期10 多天稗草等草害);插秧立苗后,淺水護苗;栽后5-7 天結(jié)合施用返青分蘗肥,用丁.芐(丁草胺和芐嘧磺隆復(fù)配劑)規(guī)定藥量與氮肥一起拌濕潤細土,堆悶3-5 小時后均勻撒施,施藥時田間保持水層3 ~4 厘米、5 ~7 天。
1.4.3 管水和擱田。根據(jù)機插稻生長特點采取“淺—擱—濕”灌溉方式。具體措施為薄水移栽,栽后注意適當間隙脫水促根,完全活棵立苗后采取淺水勤灌促分蘗。當群體總莖蘗數(shù)達到預(yù)期穗數(shù)80%時開始自然斷水擱田,多次輕擱,可有效控制無效分蘗發(fā)生,切忌一次重擱。遇陰雨天要開溝擱田。拔節(jié)后采取淺濕交替灌溉。抽穗期建立淺水層。
對一季雜交中秈稻機插栽培高產(chǎn)的途徑進行歸納為:一是適期適量培育適齡壯秧。二是精細整地,規(guī)范操作,降低漏插率。三是精管早發(fā),合理莖蘗動態(tài)至預(yù)定穗數(shù)1.5倍高峰苗,下降平穩(wěn),提高成穗率。四是適增穩(wěn)定穗數(shù),多于旱育手栽稻1.5 成。五是適攻大穗,爭增粒數(shù),穩(wěn)定提高結(jié)實率和千粒重,走穗粒并重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