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仁高娃
(內(nèi)蒙古大學蒙古學學院,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清代蒙古族文學評論家、小說翻譯家哈斯寶基于獨到的觀點和見解,將清代小說巔峰之作《紅樓夢》①節(jié)譯為四十回《新譯紅樓夢》②。哈斯寶的《新譯紅樓夢》是《紅樓夢》翻譯史上第一個少數(shù)民族語言譯本③。它不只是《紅樓夢》原著的蒙譯本,還囊括了哈斯寶撰寫的四十篇《回批》以及《序》《讀法》《總錄》等四十三篇評論,體現(xiàn)了哈斯寶對《紅樓夢》的基本看法和文學觀念。亦鄰真從《新譯紅樓夢》摘取出哈斯寶的四十三篇評論,翻譯出版了《〈新譯紅樓夢〉回批》[1]??v觀以往對《新譯紅樓夢》的研究,多數(shù)僅限于對《〈新譯紅樓夢〉回批》四十三篇評論的考察。雖然有些蒙古族學者曾比勘《新譯紅樓夢》和《紅樓夢》的正文內(nèi)容,但只是停留在淺層的文本比較上,并未對《新譯紅樓夢》四十回正文內(nèi)容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這種只研究《回批》,忽略正文內(nèi)容的研究方式在某種程度不能夠完全體現(xiàn)原著和譯著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因此,對《新譯紅樓夢》和《紅樓夢》進行文本比較研究,深入、系統(tǒng)地研究二者的關系很有必要。
巴·格日樂圖、寶音和希格等蒙古族學者雖從《新譯紅樓夢》文本著手研究,但他們關注的是哈斯寶的生平、文學觀和美學觀,以及《新譯紅樓夢》對蒙古文學的影響等問題,并未對《新譯紅樓夢》和《紅樓夢》的關系進行討論。《紅樓夢》原著和譯著《新譯紅樓夢》的比較研究一直是個鮮少有人涉獵的領域。其中,陳崗龍、齊鳳華等少數(shù)學者研究《新譯紅樓夢》文本,意在考察《新譯紅樓夢》與《紅樓夢》之間的某種關聯(lián)。陳崗龍在《論哈斯寶翻譯〈紅樓夢〉的加法和減法——減少的人物和加長的時間》《哈斯寶〈新譯紅樓夢〉抄本初探——簡論蒙古國國立圖書館藏本的價值》《論哈斯寶〈新譯紅樓夢〉的詩詞翻譯》《論哈斯寶〈新譯紅樓夢〉的翻譯底本問題》等文中[2-5],將《新譯紅樓夢》文本內(nèi)容與《紅樓夢》原著文本內(nèi)容進行比較,考證了哈斯寶節(jié)譯《新譯紅樓夢》的翻譯策略和底本等問題。齊鳳華不僅探討《新譯紅樓夢》的人物設置和底本問題,也剖析了《新譯紅樓夢》的敘事結(jié)構(gòu)。她在《〈新譯紅樓夢〉敘事結(jié)構(gòu)探討》[6]一文中明確提出,《新譯紅樓夢》敘事主線一明一暗,形成完整的敘事結(jié)構(gòu)。筆者認為,從全局觀出發(fā),《新譯紅樓夢》的研究不能只局限在《〈新譯紅樓夢〉回批》的評價和單獨研究《新譯紅樓夢》或者哈斯寶,更要突破哈斯寶在翻譯《紅樓夢》時參照的底本和運用的翻譯策略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細讀四十回《新譯紅樓夢》的文本內(nèi)容,并與《紅樓夢》原著內(nèi)容逐字逐句對照,進而探討《新譯紅樓夢》與《紅樓夢》的內(nèi)在關系。
哈斯寶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將《紅樓夢》原著一百二十回的篇幅節(jié)譯為四十回《新譯紅樓夢》?!缎伦g紅樓夢》四十回回目與《紅樓夢》原著回目對應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但細讀《新譯紅樓夢》文本內(nèi)容,并將其與《紅樓夢》原著內(nèi)容進行比對發(fā)現(xiàn),兩者所對應與回目的文本內(nèi)容并不一致。
在《紅樓夢》與《新譯紅樓夢》內(nèi)容對照問題上,蒙古族學者們也曾進行大量的校勘工作。蒙古族文論家巴·格日樂圖??闭砹恕缎伦g紅樓夢》,他在《關于哈斯寶的〈新譯紅樓夢〉及其它》[7]一文中,附錄了道光二十七年(1847)《新譯紅樓夢》同漢文一百二十回內(nèi)容對照?!丁葱伦g紅樓夢〉回批》中,亦鄰真在每回回批前說明《新譯紅樓夢》譯文出處⑤。雖然巴·格日樂圖和亦鄰真等蒙古族學者進行了大量的校對工作,但是不免存在一些誤差。如《關于哈斯寶的〈新譯紅樓夢〉及其它》附錄中的第五回內(nèi)容對照,遺漏了簡要交代第十二、十三、十四、十六、十七回的部分內(nèi)容;《〈新譯紅樓夢〉回批》中的《新譯紅樓夢》譯文出處也有四處錯誤。筆者認為,為避免原著和譯著的內(nèi)容對照出現(xiàn)偏差,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要全面掌握“翻譯”這個概念,并不是逐字逐句進行翻譯才叫翻譯,翻譯還可以包括“概述翻譯”“場景翻譯”⑥等?!蛾P于哈斯寶的〈新譯紅樓夢〉及其它》一文遺漏簡要交代的部分內(nèi)容,是由于忽略了“概述翻譯”這個概念。二是要細讀原著和譯著的文本內(nèi)容。若忽略了以上的問題,必然會造成原著與對應內(nèi)容的差異,進而影響兩者的關系研究。
將表1中的《新譯紅樓夢》回目與《紅樓夢》回目相對比,能夠看出它與原著回目之間的匹配度。比如《新譯紅樓夢》前四回回目分別對應原著前四回回目;第五回回目對應原著第八回回目;第六回回目對應原著第十九回回目;第七回回目對應原著第二十回回目。以此類推,《新譯紅樓夢》四十回回目中,除第十二、十四、十五、二十二、二十八、三十七回的回目外,其余三十四回的回目均與《紅樓夢》原著回目一一對應。單就《新譯紅樓夢》回目而言,哈斯寶節(jié)譯《紅樓夢》基本按照《紅樓夢》原著內(nèi)容,自行安排的回目只有六回。對《新譯紅樓夢》與《紅樓夢》原著內(nèi)容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有三十四回的回目雖與《紅樓夢》原著回目相對應,但涉及的內(nèi)容卻不僅限于其對應回目內(nèi)容。其中,第一、二、三、四、六、七、十一、十六、十七、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九回內(nèi)容與《紅樓夢》原著對應回目內(nèi)容吻合。換句話說,哈斯寶節(jié)譯《紅樓夢》時完整翻譯而且與原著回目一一對應的回有十二回,這是哈斯寶翻譯《紅樓夢》的重中之重。這十二回在《紅樓夢》原著中占十分之一,而在《新譯紅樓夢》卻是將近三分之一的比例。此十二回體現(xiàn)出了哈斯寶翻譯《紅樓夢》時,在故事情節(jié)、人物設置和結(jié)構(gòu)主軸安排上的“雙重”性和“對立”型特征。
表1 《新譯紅樓夢》回目與《紅樓夢》內(nèi)容對應回目表④
續(xù)表
“三分之一”和“十分之一”所指的是,《新譯紅樓夢》中,完整翻譯《紅樓夢》原著內(nèi)容并與原著回目一一對應的《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托內(nèi)兄如海薦西賓 接外孫賈母惜孤女》《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情切切良霄花解語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王熙鳳正言彈妒意 林黛玉俏語謔嬌音》《蔣玉函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賈寶玉品茶櫳翠庵 劉老老醉臥怡紅院》《林黛玉焚稿斷癡情 薛寶釵出閣成大禮》《苦絳珠魂歸離恨天 癡神瑛淚灑相思地》《中鄉(xiāng)魁寶玉卻塵緣 沐皇恩賈家延世澤》等十二回?!叭种弧焙汀笆种弧本敢陨纤龅氖兀淼氖枪箤毰c曹雪芹在《紅樓夢》回目安排、故事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主軸、人物塑造上的側(cè)重程度,以此為由將其命名為“三分之一”和“十分之一”。換句話說,“三分之一”所指的是譯著的十二回,“十分之一”是與之對應的《紅樓夢》原著十二回。
“三分之一”和“十分之一”基本詮釋了哈斯寶和曹雪芹對小說故事的敘述格局、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與人物塑造的不同??傮w來說,《新譯紅樓夢》與《紅樓夢》原著內(nèi)容對應比較勻稱,但這十二回的分布并不平衡。將《新譯紅樓夢》四十回正文以十回為一個單位分成四個部分,除去哈斯寶不譯的十七回外,每個部分對應的原著正文內(nèi)容是二十五回。從表1來看,第一部分對應原著二十三回內(nèi)容;第二部分對應原著二十回內(nèi)容;第三部分對應原著三十四回內(nèi)容;第四部分對應原著二十六回內(nèi)容。全譯的十二回中,有九回被哈斯寶安排在《新譯紅樓夢》上半部分,對應的《紅樓夢》原著內(nèi)容也是四十一回之前;其余的三回則分布在下半部分結(jié)尾。哈斯寶這樣安排是頗具匠心的?!都t樓夢》原著前半部分和結(jié)尾部分是哈斯寶翻譯《紅樓夢》的側(cè)重點,而第一至四十一回則是重中之重。諸多紅學家認為,第四十回和第四十一回,在曹雪芹的八十回《紅樓夢》中,處于居中地位。可想而知,哈斯寶對曹雪芹著前八十回《紅樓夢》的重視程度。對于哈斯寶是否把《紅樓夢》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視作一個整體,其答案是肯定的。顯然,哈斯寶早已察覺到《紅樓夢》后四十回的精彩程度遠不如前八十回,于是他將諸多改譯、重新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注入后四十回。哈斯寶將一百二十回《紅樓夢》節(jié)譯成四十回《新譯紅樓夢》的總體趨向,可謂是“首重尾輕”。
哈斯寶特別重視《紅樓夢》原著前四回,對這四回進行全譯。劉夢溪曾提出:“‘紅樓夢’前五回在全書的藝術結(jié)構(gòu)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它不僅是全部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一個引線,而且是整個悲劇的一個縮影,幾乎所有人物和事件都在前五回里埋下了根蒂。讀完前五回有讀完全書的感覺。只有正確地理解前五回,才能進而理解曹雪芹和他的‘紅樓夢’。前五回是打開‘紅樓夢’這座藝術寶庫的一把方便的鑰匙。”[8]而第五回是全書的綱領,預示著金陵眾芳的遭遇和結(jié)局。哈斯寶全譯《紅樓夢》原著前四回,但對至關重要的第五回進行節(jié)譯或不譯,說明他在《紅樓夢》故事情節(jié)的引線和悲劇性的掌握上基本與曹雪芹一致,而在人物設置或者人物的結(jié)局上有獨到的見地。比如秦可卿是《紅樓夢》原著十二釵正冊重要的人物,然而哈斯寶將涉及秦可卿的部分進行刪節(jié),將賈母丫鬟金鴛鴦列入十二釵正冊?!都t樓夢》原著第六回至第十八回主要講述秦可卿之死和賈元春省親兩大事件,哈斯寶對這部分進行“概述翻譯”或不譯,表明秦可卿只是《新譯紅樓夢》的次要人物。而《新譯紅樓夢》第十六回完整翻譯原著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正是與哈斯寶重視金鴛鴦這個人物,將她列入正冊有關。
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故事是《新譯紅樓夢》故事情節(jié)的主軸,這是毋庸置疑的。哈斯寶曾在《總錄》中說過,“我要全譯此書,怎奈學淺才疏,不能如愿,便摘出兩玉之事,節(jié)譯為四十回”[1]135,但細讀完整翻譯《紅樓夢》原著的《新譯紅樓夢》十二回回目,發(fā)現(xiàn)并非所有的回目都圍繞寶黛愛情故事來展開?;啬恐械摹妒诽齼裳绱笥^園》《劉老老醉臥怡紅院》《沐皇恩賈家延世澤》等內(nèi)容與寶黛愛情故事毫無關聯(lián),但哈斯寶還是進行全譯,這意味著還有隱藏的原因。乍一看以上所述的三個回目與寶黛愛情沒有任何關聯(lián),但細究會發(fā)現(xiàn)存在某種內(nèi)在聯(lián)系?!都t樓夢》原著中,嚴格來說,劉姥姥曾五進榮國府;一進榮國府是在第六回,劉姥姥為到榮府攀親,尋求救濟。這部分以劉姥姥的所見所感描述了賈府的豪富和奢華,這是全書主體故事情節(jié)的開始。但哈斯寶刪節(jié)了劉姥姥一進榮國府部分,取而代之的是寶釵黛愛恨情仇故事,印證了寶黛愛情故事才是《新譯紅樓夢》書中的主旋律,賈府衰敗過程并不是《新譯紅樓夢》所敘述的主體。
但哈斯寶為何全譯劉姥姥二進大觀園,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劉姥姥二進大觀園,依然以她的視角描繪了賈府揮霍無度、奢靡不盡的狀態(tài),使她成為賈府衰敗的見證人。如果說賈府衰敗過程不是《新譯紅樓夢》敘述主體,哈斯寶為何重彩濃墨、大費周章進行全譯?回顧表1會發(fā)現(xiàn),賈府衰敗過程雖不是《新譯紅樓夢》故事情節(jié)的主體,但它是暗藏的敘述主線之一。齊鳳華曾否定過這個觀點,她從哈斯寶不譯秦可卿出殯和賈元春省親的豪華景象推導出賈府衰敗史不是《新譯紅樓夢》故事情節(jié)主線。但是在筆者看來,賈府衰敗史雖不是《新譯紅樓夢》敘述主體,但它仍然是故事情節(jié)主線之一。無論是寶黛愛情故事還是賈府衰敗史,都不是獨立的一個故事情節(jié)主線,它們的有機結(jié)合才形成了《新譯紅樓夢》故事情節(jié)的主線。這就能夠解釋,哈斯寶不譯秦可卿出殯和賈元春省親場面,是由于秦可卿和賈元春與寶黛的愛情毫無關系。正是由于哈斯寶對《紅樓夢》敘述主線的多重結(jié)合的把握,才會全譯《史太君兩宴大觀園》《沐皇恩賈家延世澤》等回。
“十分之一”與“三分之一”所指的回目一樣,但它們體現(xiàn)了哈斯寶和曹雪芹對《紅樓夢》回目安排、故事情節(jié)、人物上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都t樓夢》原著的故事情節(jié)主線有寶黛愛情說、四大家族衰敗史、王熙鳳理家史、賈寶玉叛逆史,等等,這些主線相互滲透、相互交叉貫穿故事情節(jié)。而哈斯寶《新譯紅樓夢》的回目、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的設置,主要圍繞寶黛愛情故事,以賈府衰敗過程作為輔線。總而言之,寶黛愛情故事和賈府衰敗過程的有機結(jié)合、相互作用才形成了《新譯紅樓夢》故事情節(jié)的基本框架。對“三分之一”與“十分之一”回目整體框架和結(jié)構(gòu)進行審視,可以發(fā)現(xiàn)寶黛愛情故事和賈府衰敗過程的重合,即“三分之一”的“雙重”性整體框架。
“三分之一”與“十分之一”的回目完全相同,但通過對二者進行逐字逐句的文本比對,發(fā)現(xiàn)哈斯寶與曹雪芹相比,在個人色彩上反映更強烈、更敏感、更突出,主要體現(xiàn)在他所塑造的人物上。哈斯寶對《紅樓夢》人物愛憎分明、真假不容、冷熱相對、正邪對立,滲透著他對世界、人生、價值的基本觀念?!缎伦g紅樓夢》“三分之一”回目中,改譯、重新創(chuàng)作的具體內(nèi)容表露出哈斯寶對人物的“對立”型把握,主要集中體現(xiàn)在林黛玉將死的前后回目,即三十一回和三十二回。哈斯寶重新創(chuàng)作、改譯的內(nèi)容,字里行間滲透著他的絕對化“對立”型人物觀??蓪⑵錃w納成兩派:以林黛玉為代表的稱贊型人物和以薛寶釵為主的批判型人物,即“褒黛貶釵”。
哈斯寶把自己全部的熱情和同情都傾注在林黛玉、賈寶玉這兩位人物上,賈寶玉和林黛玉,以及二者之間的“木石之盟”成為了哈斯寶所要稱贊的對象。林黛玉是哈斯寶首要歌頌、贊美、憐憫、包容的人物。在整部《新譯紅樓夢》中,哈斯寶重新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第三十二回中。林黛玉去世時哈斯寶自撰的誄文是重新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中最具有褒貶色彩的,誄文如下:
知音悲慟心相通,知己哀傷共斷腸。哀哉!千世百代的絕代佳人,于十月二十日出現(xiàn)在我的書中。要說勇女你的好,不輸那月宮里的嫦娥,天河中的織女。若論你的才華,遠超上疏極諫的婁素,擬作《離騷》的徐惠,堅如金玉,潔若冰雪。自幼孤苦無依,離開父母,寄人籬下,困于高墻深院。出門沒有親近的人相伴,進屋唯有冷漠的乳母。泣聲鳥驚鳴,淚濺花露中。卿似露水紅顏,吾身已受畫中情。若訴心中哀悼之情,要比那手中毛錐的銀毫還要多。見雪雁之狀,不禁聲音哽咽,淚沾衣袖。⑦
哈斯寶直言林黛玉是千世百代的絕代佳人,她的才華和好,可與嫦娥、織女、婁素和徐慧相媲美??梢姽箤殞α主煊竦南矏鄢潭戎摺9箤毑粌H直言稱贊憐憫林黛玉,更是用間接的口吻道出林黛玉的品行之高潔正直。李紈是個“青春喪偶且居家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唯知侍親養(yǎng)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的人,可以說,整部《紅樓夢》中,與世無爭、超然物外的人物非李紈莫屬。因而哈斯寶重新創(chuàng)作,用李紈之口道出林黛玉是“品性高潔正直,真真是個疾惡好善的剛正之人”“又因罹病而遭忌”,表達了他對林黛玉品性的肯定和遭際的同情?!凹矏汉蒙啤边@個詞,更是直接表達了林黛玉是哈斯寶眼中的“善人”。《紅樓夢》原著第四十一回中,林黛玉、薛寶釵、妙玉吃體己茶時,妙玉笑林黛玉嘗不出五年前的“梅花上的雪”水,“竟是大俗人”。但哈斯寶將“大俗人”改譯為“這么一個人”,直接反映出他對黛玉的態(tài)度是褒或中性,而非貶。
哈斯寶是維護和支持木石之盟的,整部《新譯紅樓夢》便是以寶黛二人的關系而展開,以他倆的命運來鋪展故事情節(jié)。林黛玉去世后,賈寶玉特意去瀟湘館哭了一場。從賈寶玉進到瀟湘館再坐轎返回的過程中,哈斯寶加了四百多字的內(nèi)容,這部分是哈斯寶重新創(chuàng)作的最長的內(nèi)容。其部分內(nèi)容如下:
且說寶玉攜襲人麝月等坐著轎子,進到園子里,一上沁芳橋,遠遠地看見黛玉院里的竹子愈發(fā)蔥郁,似在追悼其主人一般。見此景,寶玉便禁不住,眼淚像兩條斷了線的珠子一樣簌簌滾落。走進瀟湘館的院門,檐下掛著的那小鸚鵡一見寶玉,便忽然叫道:‘姑娘,寶二爺來了’。屋內(nèi)的紫鵑雪雁等眾人不禁高聲痛哭起來。寶玉心如刀割,忙從轎子上下來,自己走著,也不叫人攙扶。進到屋內(nèi),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愈發(fā)哽咽,癱倒在地。鳳姐等因他身子才見好些兒,恐過于悲痛致使舊病復發(fā),急忙過來攙扶起來。寶玉起身走到黛玉棺前,用力錘打面前的幾案,高聲道:‘可憐林妹妹,你在世的時候聰慧超群。今雖不在了,其神韻仍清明。寶玉我并非是忘恩棄舊之人,只因患了這癡傻之病,怎奈你我二人都被蒙蔽了呀。你我二人清醒之時卻眼睜睜的中了他人奸計。你既已去了,我還在這里做什么?’又放聲哭了幾回,竟暈厥過去,眾人忙用水噴灑將其喚扶。同行的寶釵、襲人等想起從前何等親密,卻在他死前未曾探望,今日屋在人亡,不禁痛哭一回。
寶玉去哭黛玉時的情景可謂是淚迸腸絕。眼淚滾落—心如刀割—跪在地上—嚎啕大哭—癱倒在地—高聲哭喊—昏厥過去,將寶玉的一言一行刻畫得細膩非凡,與賈母、薛姨媽等人形成鮮明的對比。不僅如此,哈斯寶為贊美寶黛愛情或者為稱贊林黛玉,將林黛玉的貼身丫鬟紫鵑和雪雁分別塑造成了寶黛愛情和林黛玉的忠實守護者。如,林黛玉將死之時,林之孝家的受賈母、王熙鳳之命,來找紫鵑去扶新人寶釵。紫鵑“怒氣沖沖地”說道,“那時想在那里使喚就去那里”,林黛玉“惟有與紫鵑一刻也不離”。在這里,紫鵑成為了支持寶黛愛情和認同“木石之盟”的重要人物。雪雁雖是林黛玉從南方帶來的丫頭,可感情上遠不如紫鵑親密,可哈斯寶欲讓讀者對她有所改觀。雪雁被迫去扶薛寶釵,走的時候她“含著眼淚”去了;當林黛玉剛?cè)ナ罆r,“忽然又見一個人從外面哭著進來,倒在地上。眾人一看,原是南邊跟來的小丫頭雪雁”。哈斯寶加譯的這段內(nèi)容,將雪雁打造成了林黛玉的忠實守護者,起到了加深黛玉和雪雁主仆二人關系的作用。哈斯寶因喜愛林黛玉,連帶她的小丫鬟紫鵑和雪雁也是以稱贊型人物的形象出現(xiàn)??上攵?,哈斯寶對林黛玉的喜愛程度有多高。
在哈斯寶眼中,凡是妨礙和破壞寶黛愛情和“木石之盟”的,都是否定型的反面人物,都要受到批判和謾罵。哈斯寶對賈母和薛姨媽是深惡痛絕的?!缎伦g紅樓夢》第三十二回中,哈斯寶從細節(jié)描寫了賈母和薛姨媽的微表情和微動作,放大了她們的“怪癖邪氣、惡極殘極”[1]8的德行。當從鳳姐口中得知林黛玉去世的消息,哈斯寶將賈母“眼淚交流”改譯為“兩行眼淚”,還將賈母稱黛玉“傻氣”改譯為“太倔”。在哈斯寶的翻譯中,賈母流眼淚也只有兩行,還把黛玉之死歸結(jié)到她性格上,欲想把自己從整件事情中抽出來全身而退,這都是“老妖婆”“老母猴”[1]8的惺惺作態(tài)。當賈母與薛姨媽提起黛玉時,哈斯寶將“連薛姨媽也便落淚”改譯為“連薛姨媽也便擠出眼淚”。與賈母相比,薛姨媽的眼淚不是流出來的,而是擠出來的,哈斯寶以諷刺的口吻活靈活現(xiàn)地描繪出賈母和薛姨媽裝模作樣、表里不一、冷酷無情的形象。
哈斯寶之所以對賈母和薛姨媽恨之入骨,是因為她們是破壞賈寶玉和林黛玉“木石之盟”的始作俑者。其實賈母和薛姨媽只是“木石之盟”的間接破壞者、“金玉之緣”的維護者,而薛寶釵才是導致“木石之盟”瓦解的直接原因。哈斯寶越批判賈母和薛姨媽等人,越表明他對薛寶釵的厭惡有多強烈。哈斯寶曾在《〈新譯紅樓夢〉回批》第五回的回批當中說,“薛寶釵是林黛玉之后來的,見寶黛二人情誼深厚,便千方百計僭奪寶黛之盟。上對賈母、王夫人諂媚備至,下對仆婦丫鬟籠絡討好。因為嫉妒寶玉對黛玉的愛情,她費盡心機,故意要賞鑒那塊玉,笑臉看著婢女,讓婢女說出同自己金鎖上的話是一對兒。寫這等情節(jié),令人覺不出她的奸詐狡猾,回目上也只寫‘巧合’二字,就這樣卻淋漓盡致地揭出了她是何等奸狡?!盵1]37王熙鳳和襲人是支持“金玉之緣”的“小母猴”和可惡至極之人。王熙鳳被曹雪芹稱為“潑辣貨”,而哈斯寶說她是“harbis”(不講道理、強勢的意思)?!癶arbis”一詞把王熙鳳強勢的性格更絕對化了。在哈斯寶眼中,襲人更是個隱藏很深的極惡之人,她在某個角落里注視著寶釵黛三人的動靜,伺機而動。哈斯寶曾說,“襲人像極好極忠厚的人,仔細想來卻是惡極殘極。”[1]37為此,哈斯寶在敘述賈寶玉得知他娶的并非是林黛玉而是薛寶釵時,加譯了襲人勸賈寶玉“寶姑娘遠比林姑娘好的狠”這句話,以凸顯其人嘴上說著好話,和顏悅色,行為卻特別陰險而不被察覺。
有學者認為,《紅樓夢》人物關系是二元對立,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說法是成立的。哈斯寶的“對立”型人物觀不僅是確切的,而且是絕對化的。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為首的人物是哈斯寶首要肯定的人物,以薛寶釵為代表的則形成另一派,成為了哈斯寶批判揭露的人物。與曹雪芹的人物觀相比,哈斯寶的人物觀更為“扁形”⑧。
“文質(zhì)”兩個字,源于孔子的話,《論語·雍也》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文”與“質(zhì)”的概念多用于人物的評價上,“文”指的是人的外在儀表,“質(zhì)”指的是人的內(nèi)在品格。通俗地講,既具備“仁”的品格,又有“禮”的文飾,人的外表和內(nèi)在品格要兼美。將其延伸到文學文本層面,“文”指的是形式,“質(zhì)”指的是內(nèi)容。文中所指的“文”是“三分之一”的回目編排,“質(zhì)”指的是“三分之一”的文本內(nèi)容。
“三分之一”回目中的大多數(shù)是以寶黛愛情故事作為線索的,寶黛愛情故事也是整回《新譯紅樓夢》的敘事主體。然而,并非所有“三分之一”回目都圍繞寶黛愛情,還有其他的敘述主線,即賈府衰敗過程。陳崗龍認為,《新譯紅樓夢》之所以被哈斯寶稱為《小紅樓夢》,極有可能是因為框架不如《紅樓夢》宏大。眾所周知,《紅樓夢》是一部宏大的敘事小說,無論是在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上,還是場景設置方面,都是錯綜復雜,建立了一個大觀世界。而《新譯紅樓夢》是摘出兩玉之事的縮譯本,與《紅樓夢》相比較,敘事格局小是確定的。雖然如此,賈府衰敗過程依然是《新譯紅樓夢》的敘事主線。寶黛愛情故事是敘述主體,賈府衰敗過程是敘述輔線,這就是哈斯寶的“文”觀,即寶黛愛情故事和賈府衰敗過程的“雙重”性。
賈府衰敗過程并非是《新譯紅樓夢》唯一的敘事主線,這就引出來哈斯寶的“質(zhì)”觀。“質(zhì)”觀不僅包括寶黛愛情故事和賈府衰敗過程的“雙重”性,還囊括正與邪、真與假的對立。整部《新譯紅樓夢》的內(nèi)容,不只描寫和反映寶黛愛情和賈府衰敗過程,更滲透著哈斯寶正邪對立的思想。主要集中體現(xiàn)在《新譯紅樓夢》第三十二回中,哈斯寶重新創(chuàng)作和改譯的內(nèi)容的人物刻畫上,將強烈的個人情感融入到林黛玉、賈寶玉、賈母、薛姨媽、紫鵑、雪雁等人物,形成“對立”型的兩派人物??梢哉f,《新譯紅樓夢》的人物偏扁形。
顯然,哈斯寶的“文質(zhì)觀”就是“文”“質(zhì)”并重,換句話說,框架結(jié)構(gòu)的“雙重”性和人物刻畫的“對立”型既是他的“文”觀,也是他的“質(zhì)”觀,并無勝負之說?!都t樓夢》是部偉大的敘事作品,它體現(xiàn)出來的“文質(zhì)觀”也是宏大的?!缎伦g紅樓夢》則是一部小格局的譯作。形式和內(nèi)容上,《新譯紅樓夢》遠不如《紅樓夢》宏大。但是,《新譯紅樓夢》中注入了哈斯寶獨特的“文質(zhì)觀”,這是值得肯定的。
總而言之,正因為哈斯寶具有極其特殊的,甚至可以說是對《紅樓夢》有一種把握全書的全局觀,因而才有獨具一格的《紅樓夢》蒙譯本——《新譯紅樓夢》。哈斯寶主張“文”——“雙重”與“質(zhì)”——“對立”的并重。
注 釋:
① 文中所引《紅樓夢》原文,均出自(清)曹雪芹著(清)高鶚、程偉元整理《紅樓夢:乾隆間程甲本》,中國書店,2015年影印本。以下《紅樓夢》引文不再一一注釋。
② 哈斯寶譯《新譯紅樓夢》(教學科員內(nèi)部參考),內(nèi)蒙古大學蒙語專業(yè)出版,民族印刷廠印刷,1975年7月。以下《新譯紅樓夢》引文不再一一注釋。
③ 引自張慶善先生在“《紅樓夢》跨文化研究研討會”上的發(fā)言稿。
④ 此表是筆者細讀《新譯紅樓夢》文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與《紅樓夢》原著(程甲本、程乙本)內(nèi)容進行逐字逐句對照所得。
⑤ 筆者認為,亦鄰真先生《〈小新譯紅樓夢〉回批》中的《新譯紅樓夢》譯文出處有幾處錯誤。
⑥ 將《關于哈斯寶的〈新譯紅樓夢〉及其它》一文的附錄與筆者的《新譯紅樓夢》回目與《紅樓夢》內(nèi)容對應回目表進行比較就可得出結(jié)論。
⑦ 文中哈斯寶加譯、改譯內(nèi)容,譯文來自陳崗龍的《新譯紅樓夢》漢譯稿,以下引文不再一一注釋。
⑧ 愛·摩·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里,把小說人物分為扁平和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