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紀江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的大背景下,初中各學科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都在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革中,科學這門學科同樣也不例外。初中科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課程,對于學生的操作、觀察以及思維等能力的培養(yǎng)作用顯著,也是增強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科學實驗中,通常會有一些微小的要素干擾著實驗記錄的精確性,導致最終結論的科學性出現(xiàn)了很大的偏差。實驗細節(jié)無論是對實驗的安全性還是操作的合理性以及結果的可靠性都有極大的影響。本文將探討基于新課改的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探究的重要性以及基于新課改的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探究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方案探究
引言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方案探究也逐漸受到重視,教師需要提升教學效率,精心設計活動的內容,使學生在活動中能夠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掌握學習方法,學會思考,使課堂的教學效率得以提升。做好實驗內容選擇、進行材料準備、展開過程管理、實施實驗結果處理,教師要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科學處理,讓學生順利進入實驗之中,并在不斷學習體驗中形成學科認知能力。
1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實驗是科學學科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在實驗選擇、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處理等環(huán)節(jié)做出積極探索,能夠有效提升實驗教學品質,為學生帶來全新學習感知。初中學生對科學實驗有濃厚參與興趣,教師需要抓住學生學習心理,對實驗內容進行合理篩選,對實驗準備和設計做出創(chuàng)新處理,為學生做出更多操作指導,讓學生在實踐中建立感性認知??茖W實驗對操作條件、操作程序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要求,教師需要針對性展開組織,為學生提供更直觀的實驗操作機會,以提升實驗助學作用。
2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
2.1實驗教學形式化
受到以往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初中科學教師在實驗教學時往往是以教師單獨演示的形式來進行,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的機會并不多,學生對于實驗學習的認知僅僅在于記憶實驗步驟和結果,直接導致初中科學實驗教學形式化的問題,影響了科學學科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不利于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2.2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待加強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部分教師過于重視對教材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導致學生同樣也形成了理論大于實踐的學習思想,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壓制,直接導致學生在初中階段的科學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動手能力不強的問題。有些學生甚至不重視科學實驗的作用,對于實驗學習缺乏充足的自信心,總體來說缺乏自主探究和自主創(chuàng)新的科學學習意識。
2.3科學研究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缺少引導性
在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中設計探究性活動的出發(fā)點是為了對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進行轉變,為了讓學生形成自主合作,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沒有認識到這個重點,因此科學課堂的實驗教學有受到一定的影響。第一是因為教師沒有理解實驗教學的本質內涵,在教學方法上受到了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對于教材過分依賴,照本宣科,對于教材中的實驗教學缺乏創(chuàng)意和思考,沒有進行符合學生和當前教學需求的設計和改進,這讓學生在潛意識中會形成復制型的思維方式,這對于學生科學實驗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有著不利的影響。第二是過多地使用了多媒體課件,以多媒體軟件來代替真實性的教學,使學生沒有真實的科學體驗,難以產(chǎn)生對科學的興趣,雖然多媒體教學有著很多優(yōu)勢,但是只能夠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不能夠替代真實的實驗操作。
3新課改的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方案優(yōu)化
3.1科學教師要親自演示科學實驗的規(guī)范操作
科學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始實驗之前,一定要為學生親自演示實驗過程,要保障實驗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科學、準確、規(guī)范。因為學生在實驗當中的操作行為都是根據(jù)教師的引導進行的,倘若教師在實驗過程中的操作不規(guī)范,那么學生就會把這種錯誤的操作方法延續(xù)下去,以至于全班學生都會出現(xiàn)實驗效果不佳的情況。因此,這就要求初中科學教師在為學生演示實驗步驟的過程當中,為學生詳細講解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的地方,從而使學生在具體實驗當中有意識地規(guī)避這一問題。此外,初中科學教師還要潛移默化地讓學生了解實驗的嚴謹性,只有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去規(guī)范實驗操作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才會真正達到實驗教學的效果,并且可以深刻、完整地記憶整個實驗的過程和結果。這就要求初中科學教師不斷學習和提升自身的實驗能力,只有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動手操作能力強,還可以更好地引導和教育學生。倘若科學教師在實驗的演示階段就錯誤頻出,這會導致學生對教師本身產(chǎn)生質疑,認為科學教師的教學能力不佳,很難服從科學教師的安排。
3.2注重生活,培養(yǎng)探究能力
在初中教育階段,學生的思維是最為活躍的時期,但是學生的思維卻多多少少受到了應試教育思想弊端的影響,認為學習初中科學實驗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科學理論知識,提升自身的科學文化成績來獲得教師與家長的認可,這就與科學課堂開展的目的背道而馳。教師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為學生開展初中科學實驗教學課堂時應注重生活化教學,讓學生感受到科學與生活之間緊密地聯(lián)系,集中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并且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學習“氧化和燃燒”這一節(jié)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討論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氧化以及燃燒的現(xiàn)象,學生在探討和交流的過程中,能夠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的理論知識內容。
3.3依托教材,創(chuàng)造科學氛圍
學生提升自身科學思維以及強化自身的科學理論基礎知識的主要途徑還是通過教材。故此,教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為學生開展高效的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時,要重視教材的作用,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有效地利用教材挖掘學生的科學潛力,促進學生全面綜合提升。教師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依托教材并且為學生創(chuàng)造科學氛圍時,教師就可以將科學課堂與多媒體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設計出有效的基于教材的內容,供學生在課堂上觀看,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例如:在學習“摩擦力”這一節(jié)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搜索一些有關本節(jié)課教材知識內容的圖片素材,通過視頻剪輯的方法,為學生設計出一段科學實驗教學影視資源,供學生在科學實驗探究之前進行觀看和學習。
結束語
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實驗作為教學的靈魂意義重大,在開展實驗教學上,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學情,靈活地應用各類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實驗興趣,將理論知識教學與動手實踐能力有機結合,最大化地提升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邱宇寧.淺談提高初中科學實驗有效性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2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