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貞
【摘要】單元整體教學不僅能有效地提煉單元主題意義、整合單元教學內容、挖掘單元育人價值,還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及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本文以PEP Book 3 Unit 5 Dinner's ready為例,通過梳理教材脈絡、確定教學目標、整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課后作業(yè)、發(fā)展多元評價等方面,具體探討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理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核心素養(yǎng)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旨在設定單元整體目標,整體安排單元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課后作業(yè)形式,以一個完整的教學主題作為一個單元的教學,單元整體教學與設計要求單元內課時之間應該循序遞進、相互融合,并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語言交際目標。本文以PEP Book 3 Unit 5 Dinner's ready為例,通過梳理教材脈絡、確定教學目標、整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課后作業(yè)、發(fā)展多元評價等方面,探討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理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
一、梳理教材脈絡,確定教學目標
梳理教材脈絡有利于溫故知新、不斷鞏固、逐步拓展。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要求教師不僅能夠熟悉全套教材相關知識,還要依據(jù)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充分合理規(guī)劃整合,圍繞熟悉的話題實現(xiàn)新的語言建構。這有利于串聯(lián)同一單元主題相關知識點,進一步落實新授課教學目標的結構,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例如,PEP Book 3 Unit 5 Dinner's ready主題是關于食物與用餐意愿的,在學習本單元之前,PEP Book 1 Unit 5 Let's eat! 主題是表達想吃的食物及其應答和PEP Book 2 Unit 5 Do you like pears?主題是表達喜歡的食物及其應答,為學習本單元主題搭建了支架,有利于復習鞏固同一主題相關知識,有效建構相關的語言知識體系,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在學習本單元之后,PEP Book 4 Unit 4 At the farm主題是描述食物特征和PEP Book 5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主題是討論飲食習慣和描述食物特征,學生在有效建構語言知識體系的基礎上,更容易通過綜合歸納獲得意義的學習。
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理念,筆者對Dinner's ready這一單元教學目標作如下設計:
Knowledge Aims:
1.Enable students to listen, speak, recognize and write beef, chicken, noodles, soup, vegetable, chopsticks, bowl, fork, knife, spoon;
2.Enable students to listen, speak and recognize the sentences “What's for dinner?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I'd like some…please. Would you like …? No, thanks. I can use …” Make sure students can use them correctly in real situations to express what they want about dinner;
3.Enable students to grasp the pronunciation from the letter “e”.
Ability Aims:
1.Enable students to use key words and sentences “What would you like ( for …) ? I'd like… Help yourself. Would you like some…? Yes, please. No, thanks. I can use…” correctly to express what they want about dinner;
2. Enable students to read and spell the words including the letters of “ i” and “-e”.
Emotional Aims: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table manners, the Custom of Winter Solstice and the difference of dining cul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目標設計,筆者要從冬至習俗著手,對單元話題進行解讀和再構,以單元目標為基準設定分課時目標,通過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子目標逐步實現(xiàn)本單元各課時教學目標整體化,有效完成單元知識的輸入和輸出。
二、整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
單元整體教學要求教師了解不同版塊的功能與作用,并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認知特點與規(guī)律,分析、整合和規(guī)劃不同的板塊,有效提高課堂效益。在對Dinner's ready進行整體教學活動設計時,筆者通過創(chuàng)設過冬至的情境貫穿整個單元主題,讓學生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的習俗,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和語言需求中開展對話。
第一課時Main Scene A. Let's talk. Let's survey和第四課時B. Let's talk. Let's play都是對話課,通過創(chuàng)設過冬至的情境復習三年級學過的食物名稱,引出單詞dinner, ready, soup和句式What's for dinner?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Dinner's ready.等。學生通過創(chuàng)設的冬至情境了解到冬至的習俗,在整體感知和理解對話的基礎上,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重點詞匯和句型表達自己的用餐意愿。
第二課時A. Let's learn Let's play和第五課時B. Let's learn Let's do是詞匯課,以訂制冬至菜單為需求學習重點詞匯beef, chicken, noodles, soup, vegetables, rice, fish, juice, milk, bread, chopsticks, fork, knife, bowl, spoon,以及運用重點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Would you like some…? No, thanks. Yes, please.詢問他人的用餐意愿。學生在情境與任務驅動下掌握單詞的意義和句型的用法,通過對比中西方食物和餐具的使用情況,初步了解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第三課時A. Let's spell為語音課,通過讓學生讀、聽、唱、圈、寫等多種教學活動學習元音字母e在開音節(jié)中的發(fā)音/i:/。第六課時B. Read and write Let's check Let's sing C. Story time是復習課,通過閱讀理解、聽力練習、歌曲和故事等多種教學任務來復習、鞏固并拓展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學生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和任務補充和拓展單元主題意義,檢驗和評價學習效果,從而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
三、創(chuàng)新課后作業(yè),發(fā)展多元評價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全面壓減作業(yè)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yè)負擔”。而單元整體教學不僅要求在作業(yè)的設計上必須是前后銜接,環(huán)環(huán)相扣與遞進,呈梯狀的遞進輸出,還要求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作業(yè)觀——作業(yè)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其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業(yè)既要關注學生對具體學科知識的學習,鼓勵學生實踐參與,又要強調學生學科思維方法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重視對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積極影響。
在對教材內容進行文本重構的前提下,結合教學目標、學生特點、教學情境,筆者對作業(yè)作了如下規(guī)劃:
【第一課時作業(yè)】運用What would you like ( for…) ? I'd like some…, please.調查家人或朋友的冬至用餐意愿,并形成表格。
【第二課時作業(yè)】查閱并匯報不同地方的冬至習俗,思考并了解中西餐飲食中的不同。
【第三課時作業(yè)】查閱更多含有/ i:/和/e/的單詞,并拍創(chuàng)意視頻表演韻句。
【第四課時作業(yè)】運用What would you like? Would you like some noodles? How much is it? 調查冬至當天餐廳或商場的“今日特惠”。
【第五課時作業(yè)】查閱使用餐具的歷史,通過思維導圖了解中西方餐具的不同。
【第六課時作業(yè)】利用思維導圖總結和梳理單元知識和冬至習俗。
傳統(tǒng)課后作業(yè)一般傾向于布置學生讀、背、抄、默的作業(yè),而上述分課時作業(yè)以冬至作為主線,體現(xiàn)了單元整體教學理念,具有開放性、銜接性和延續(xù)性,注重讓學生主動查閱相關知識,并參與調查和實踐,運用所學知識表達和解決有關冬至的實際生活問題。同時,讓學生拍創(chuàng)意視頻表演韻句和利用思維導圖總結和梳理單元知識和冬至習俗,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綜上所述,教師通過設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整合單元教學內容、提煉單元主題意義、挖掘單元育人價值,使教學由零散走向關聯(lián)、由淺層走向深層、由傳授走向運用,從而使學生在全身心參與和體驗豐富而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發(fā)展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推動核心素養(yǎng)在課堂落地。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育研究所.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上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 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