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結美
【摘要】孩子會有哪些深度學習的表現與收獲呢?教師是怎樣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及學習興趣,回應和支持孩子的學習呢?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基于幼兒,以問題為導向;在問題解決中提升經驗,達到“深度學習”。這體現開放性、互動性、挑戰(zhàn)性等特點,激發(fā)孩子的探索欲望,支持孩子獲得各種感性經驗,本著“了解孩子、發(fā)現孩子、發(fā)展孩子、成就孩子”的教育理念,堅持不懈地用心栽培孩子。
【關鍵詞】問題導向;深度學習;燈光節(jié)
一、背景
什么是幼兒的深度學習?所謂深度學習就是在教師引領下,幼兒圍繞著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fā)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怎樣才能引發(fā)孩子的深度學習呢?兒童知識概念的建立,需要在真實、具體和富有價值的問題情境解決過程中習得的。為了使孩子可獲得“可言說”“可分析”的知識,發(fā)現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我們重視從摸索、實踐開始,在深度互動中實現深度學習,深度互動包含環(huán)境、提問、操作體驗、探討交流等。
我園是以“建設廣州故事的樂園”為發(fā)展愿景,小班的時候以越秀山為場景的背景下,開展主題活動“好玩的越秀公園”。到了中班,我們繼續(xù)深入挖掘周邊資源,以課題為引領,進一步強化“跨越圍墻”的教育資源的開發(fā)與實踐,開展主題活動“廣州塔”。在該主題活動中,孩子會有哪些深度學習的表現與收獲呢?教師是怎樣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及學習興趣,回應和支持孩子的學習呢?或者說,老師是怎樣預設,是怎樣觀察和引導孩子,以及采取哪些策略或措施呢?
二、教育思路及過程
(一)教師設計小任務,促進幼兒與廣州塔的互動,激發(fā)學習興趣
趁著國慶節(jié)假期,由家委發(fā)動及策劃,組織孩子參觀廣州塔并完成“小任務卡”。其實就是讓孩子親身去了解廣州塔的特點,帶著問題一邊思考,一邊觀察,按自己的理解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以家庭自愿參與,小組自由組合的形式開展,既做好防疫防護的要求,并且小組式更安全,互動交流的機會也更充分?;顒雍螅⒆影选叭蝿湛ā睅Щ貓@分享,看到孩子對“廣州塔”有著很多為什么和想知道的話題。例如:
——“廣州塔是最高的嗎?”
——“廣州塔為什么會變色?(五顏六色)”
——“白天廣州塔不會閃燈,晚上會很多顏色的?!?/p>
——“廣州塔會轉的,上面有圖案。”
——“我在廣州塔過中秋節(jié),那里很多人,很多燈光?!?/p>
這時候,老師在思考:追隨孩子的興趣及問題,教師該如何支持孩子的探究,引發(fā)深度學習呢?
(二)以幼兒提出的問題為導向,重視體驗與學習過程
古人說,學則須疑,只有疑,才有思,有思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提出問題或質疑是進行創(chuàng)新的起點,所以當孩子提出為什么廣州塔到了晚上會發(fā)出光彩炫目的顏色時,他們開始對光和色彩感興趣。結合十一月份的一年一度的廣州燈光節(jié),這正是孩子感受與探秘的好時機。這次孩子是自己主動邀請家長帶他去看“燈光節(jié)”,回來后帶著熱情與大家分享了所見所聞,有些孩子提到光的原理,光的折射作用的知識點,很顯然,孩子對光有了進一步的探究欲望。老師心想:把握孩子的提問及給予有效的支持和回應,激發(fā)孩子生發(fā)盡量多的深度學習
(三)給幼兒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有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育學家說過:“應該引導兒童探討,自己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fā)現的應當多些?!苯處熞朴趩l(fā)孩子思考,讓他們自己發(fā)現事物的“新聯(lián)系”,這有利于發(fā)展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同時,教師要創(chuàng)設利于孩子操作和探究的環(huán)境。
1. 開放的物質環(huán)境
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為孩子提供足夠的、具有操作性的自主游戲材料,并且提供的材料根據孩子的需要不斷變化,具有可變性、新穎性,這樣不斷地吸引孩子,引發(fā)他們在游戲中的學習興趣,從而活躍思維,樂于提問,勇于創(chuàng)新。
2. 開放的心理環(huán)境
為孩子提供一個能使他們感到安全、溫暖、平等、自由、能鼓勵他們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精神環(huán)境,孩子才能活潑愉快、積極主動、充滿自信的生活和學習。例如,教師要尊重孩子,耐心與孩子平等交流,熱情傾聽他們的心聲,鼓勵孩子的自主精神,使孩子有機會進行多種多樣的嘗試體驗。
孩子都有追求成功、表現自己的欲望,哪怕只是很微小的進步,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積極、創(chuàng)新的熱情也會隨之高漲。
三、教育過程及成效
當孩子對“廣州燈光節(jié)”有一定的了解后,發(fā)現孩子對燈光、色彩、變色、怎樣發(fā)光、玩發(fā)光游戲特別感興趣。孩子根據已有經驗,一邊思考,一邊提問題。老師了解孩子的興趣點,進一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順應孩子的思考,滿足孩子的想法——我們也舉辦一個燈光節(jié),屬于我們自己的燈光節(jié),名叫“紅棉燈光節(jié)”。當我們有了這個決定后,大家又開始忙碌起來了。
(一)燈光節(jié)有什么
“紅棉燈光節(jié)”由提問開始,引導孩子思考,提問:“我們燈光節(jié)有什么呢?” “如果你是游客,喜歡怎樣的燈光節(jié)?”孩子的興趣一下子上來了,搶著說:“有很多人排隊進場看?!薄坝幸魳罚写笃聊?。”“有宮殿,有表演?!薄?/p>
最后,我們用大畫紙記錄了孩子的問答和設想。嘩,孩子能較完整地陳述廣州燈光節(jié)有哪些元素,還說出了感受,感嘆原來我們生活的地方是那么的美。值得高興的是:孩子在見識和體驗了廣州燈光節(jié)后,意向把自己的燈光節(jié)變成不一樣的,那是好玩的,有神秘感的,還可以隨時可以玩的好地方。
(二)籌備材料及人員分工
有了愿景及思路以后,孩子開始為燈光節(jié)做物資準備了,例如,手電筒;會發(fā)光的材料、玩具;表演的節(jié)目和服飾;怎樣打造班上的環(huán)境等。同時,孩子自定義分成三組,分別是燈光游戲組、投影組、表演者,以及自己報名參與哪一項。當老師把孩子的報名情況分享給家長了解時,家長及時了解到孩子的興趣點和意愿,在準備材料方面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和協(xié)助,這使得活動順利開展。
(三)“燈光節(jié)”開幕式
孩子對直觀性、體驗性、挑戰(zhàn)性、游戲性的事物尤其感興趣,這個“紅棉燈光節(jié)” 經過討論、策劃、準備、分工,集大家的熱情與智慧,是孩子萬眾期待的事。終于等來了開模式,當宣布“現在開始時”,孩子們紛紛投入到活動中,在充滿神秘色彩的燈光節(jié)中,孩子手拿材料探究著;竊竊細語商量著;舞動身體陶醉著。
1. 燈光游戲組
桌面上擺放著各式各樣材料,也有發(fā)光的玩具,孩子可以自主操作,變色的玩具讓孩子著迷,怎樣開關、怎樣發(fā)動、觀察它的顏色變化,孩子拿著很興奮。有些孩子欣賞主題墻的燈光閃爍;有些孩子穿著閃光鞋在地上走出炫麗帶。
2. 投影組
這是可以讓孩子通過投影的方法,實現燈光節(jié)的“燈光哪里來”的小實驗。有些孩子嘗試在小圓片上折射出紅色、黃色、紫色的光,不同的小圓片折射不同的顏色; 有些孩子在自制的“廣州塔”模型上,讓它亮起來,色彩絢爛;有些孩子在操作燈光盒,整個天花板充滿浪漫又豐富的星星、月亮,孩子高興極了。
3. 表演組
表演者如此喜歡這個舞臺,充分展現了優(yōu)美的舞姿或動聽的歌聲,那是孩子對這個燈光節(jié)充滿期待和向往,很珍惜這個表演的機會,小演員還有裝扮的服飾呢,有鯊魚、小豬、仙女等,臺下的觀眾紛紛舉起會發(fā)亮的道具給予喝彩,這種氛圍很溫馨,很愉悅。
四、討論和反思
通過本次“紅棉燈光節(jié)”的活動,體現開放性、互動性、挑戰(zhàn)性等特點,激發(fā)孩子的探索欲望,支持孩子獲得各種感性經驗,我們猶如看到了一場科技盛典,或者猶如一個小型的燈光博物館。這充分展示了各種發(fā)光發(fā)亮的物品及玩法,既能欣賞燈光絢麗奪目的美,還領悟到小實驗和知識,孩子們都樂在其中,流連忘返。后來,我們還邀請了其他班的孩子一同欣賞與暢游。
從以上的教育活動中發(fā)現,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基于幼兒,以問題為導向; 在問題解決中提升經驗,達到“深度學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能夠積極地思考和提出問題,主動地參與探究,收獲了知識與快樂,并且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明顯提升,個別比較被動或內斂的孩子在鼓勵和帶動下,也能活躍于各項活動中。我體會到:培養(yǎng)孩子的途徑和方法很多,需要教師去思考、去鉆研、去挖掘并應用于教學教育實踐中,只要我們繼續(xù)本著“了解孩子、發(fā)現孩子、發(fā)展孩子、成就孩子”的教育理念,堅持不懈用心栽培孩子,那么,埋在孩子心底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就一定能生根,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