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風霞
摘要:雖然國家加大了對農村學校的扶持力度,但現(xiàn)如今農村中學的教育發(fā)展狀況仍不容樂觀。特別是在農村初中的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開展中,如何在開展管理工作的時候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提升學生的社會認知能力、促進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發(fā)展,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建設,是農村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開展中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針對當前農村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現(xiàn)狀來分析,部分班主任對于個人的作風、班級管理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及農村初中教育單元的認知存在一定的不足,導致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難以得到高效的發(fā)展和建設,甚至部分班級管理制度在學生群體中和教學實務中也難以得到推進和延伸。
關鍵詞:農村;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
在新時代背景下,農村初中教育水平逐步提升,但隨之出現(xiàn)了管理條件差、留守兒童增多、班主任管理水平有限等一系列新問題。因此,在班級集體活動中,老師要通過自身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強化對學生的指導,鼓勵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集體活動中,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與學生當前學習的情況相結合,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
一、農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現(xiàn)狀
(一)班級管理缺乏民主化
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影響下,許多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往往會忽略學生的感受,強調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絕對權威性,要求學生必須服從教師的安排。班主任成為班級前進的領導者,班級制度完全由教師的思想來制定,學生在班級中只處于弱勢的被動接受地位。這樣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沒有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發(fā)揮學生作為受教育者的全面發(fā)展需要,忽視了班級管理中學生的內在價值。
(二)班級管理教育合力缺失
要想在班級管理中實現(xiàn)有效的教育合力,需要學校、家長、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如今我國農村存在大量的留守兒童,他們本身就缺乏來自家庭的關愛,更需要社會和學校的關懷。調查顯示,許多農村初中沒有做好教師走訪家庭的工作,沒有注重家庭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家校聯(lián)系,即家庭和學校共同負責學生學習需要,形成教育合力。然而許多農村初中班主任很少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很少利用走訪的機會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僅利用電話將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傳達給家長。另外很多農村初中班主任只有在學生發(fā)生了社會矛盾時才會利用社會力量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如學生在校外上網、賭博、打架等不良行為。實質在于缺乏對教育本質的認識,許多潛在的不安定因素存在時,不能及時有效地與家長溝通,缺少預判,小錯誤釀成大禍。
(三)班主任自身缺乏科學的管理理論
由于農村初中的教育發(fā)展相對城市來說更為緩慢,當前大多數(shù)初中班主任都還是利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經驗,不注重對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他們除了日常教學外很少利用其余時間去從事科研教學。很多農村初中班主任在遇到管理困難時往往會詢問別的班主任建議,他們完全憑借自身的生活經驗及主觀意愿來管理班集體,不注重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管理理論的學習,使得班級管理效率遠低于預期,嚴重的話還會影響師生間的關系。農村學生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班主任缺乏研究,用老經驗解決新問題時顯得力不從心,還一味埋怨現(xiàn)在的孩子難教育。
二、加強和改進農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保持良好作風,為學生樹立標榜
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開展中,在制定班級管理制度的時候要結合其他學科教師的意見展開深入分析與研究,同時要參考學生提出的看法,為后續(xù)制度的應用創(chuàng)設民主的空間和環(huán)境。同時,班主任還需要注意個人的自身素養(yǎng)和行為,在日常生活和教學中要做學生的榜樣,要用言行舉止來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和成長。如,在制定了班級管理制度之后,班主任作為班級實際負責人,需要第一個遵守班級制度,需要對班級制度對學生做全面解讀和示范,以此改變學生對班主任的傳統(tǒng)看法。
(二)重視學生生活,為學生傳遞關懷
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需要對學生提供更多的人文關懷,以此來關注學生的生活問題,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為學生切實解決各類生活難題。通過該方法的應用,能夠在促進班級管理工作開展質量的同時實現(xiàn)師生之間共情能力的有效構建。這樣,學生對班主任的依賴感和認同感會得到有效提升,且教師對學生的生活問題也會做出深入的了解,進而可以采取合理的方法為學生解決各類生活難題。所以,在將來的中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開展中,班主任務必要結合人文關懷工作開展的這一措施對學生進行生活問題的挖掘與探索,盡可能為學生解決生活難題,保證學生的學習不受影響,讓學生在內心深處建立起一種“以校為家”的認知。
(三)基于家校合作,為學生創(chuàng)新管理
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開展中,需要應用家校合作的管理辦法對班級管理模式做出調整和優(yōu)化。特別是在農村中學的發(fā)展和建設過程中,學生家長對于學校的基本情況了解較為深入,且對于班主任的了解也較為全面?;谶@一有利環(huán)境,班主任要主動的、積極的帶動起學生家長的責任意識,通過構建協(xié)同管理機制的方法,將班級管理制度融入到家庭管理方案中進行應用,以此提升學生接受管理的思維。通過該方法的應用,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中獲得來自于學校的管理與約束,而且在家庭中同樣可以接受到來自于學校、班主任和家長的協(xié)同管理。這樣,學生未來的學習能力、個人素養(yǎng)、人格品質、道德思維會得到穩(wěn)定的提升和進步?;谶@一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方法的應用,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壓力得到了弱化,家長對子女的管理力度得到了提升,且家校之間對于學生的發(fā)展現(xiàn)狀了解也會更加深入。
(四)融合農村特色,為學生設計制度
基于中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現(xiàn)狀來分析,班主任若想實現(xiàn)中學整體教育管理質量的提升和發(fā)展,就需要結合中學的教育管理環(huán)境展開深入研究與分析。中學屬于農村中學,所以班主任要結合農村獨有的特色對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進行方案的設計。如,班主任可以對學生進行“不怕苦、不怕累”精神素養(yǎng)的建設,通過以身作則的方法帶領學生參與到學校建設和鄉(xiāng)村建設的項目中。同時,班主任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扎根農村,建設農村,回報農村”的思維引導,鼓勵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加倍努力,為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將個人的本領應用到家鄉(xiāng)發(fā)展中,通過“回饋”的方法實現(xiàn)自身的人生價值。通過這一教學管理理念對學生進行輔導和培養(yǎng),能夠讓學生的內心產生較大的震蕩,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而且可以消除學生“抵觸農村,反感農村”的消極情緒和錯誤認知。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離不開大腦的積極參與,否則,其教育只能是僵死的、教條的,或者是主觀的、隨意的缺乏科學和藝術的。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同一個班、同一個學生或同一事件,在不同的班主任手中,由于教育和處理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樣。雖然這與班主任的資歷、知識水平等有一定的關系,但班主任對學生的用心”程度,以及由此產生的教育經驗、教育藝術的差異,也是造成此種現(xiàn)象的一個極重要的因素。農村學校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比較復雜而繁重的。但是只要你真誠的捧著一顆”心”做個有心人,一定能夠探索出班級工作的新規(guī)律。
參考文獻:
[1]魏勇伍.農村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13):134.
[2]楊玲香.分析農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難點與對策[J].當代家庭教育,2020(0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