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璇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家長都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越來越多的幼兒開始學習古箏。本文中,筆者對幼兒古箏學習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同時結(jié)合自己的實踐教學經(jīng)驗提出解決對策,幫助到孩子們更好地學習古箏。
關鍵詞:古箏;幼兒學習;問題及對策
一、前言
古箏是我國傳統(tǒng)樂器之一,距今已經(jīng)有2500多年的歷史,屬于彈撥樂器。
古箏因其優(yōu)美的音色,豐富的演奏技巧,較強的表現(xiàn)力,簡單易學,容易上手,而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部分幼兒在古箏學習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大同小異的問題,嚴重影響其學習質(zhì)量。
二、幼兒古箏初學過程中常出現(xiàn)的問題
(一)姿勢問題
1.坐姿。幼兒在古箏彈奏過程中,因為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弱,所以很難控制好自己的彈奏姿勢。正確坐姿可以讓彈奏者保持一個舒適的彈奏姿勢,讓練習古箏事半功倍;錯誤的彈奏坐姿會在長時間的練習彈奏中出現(xiàn)身體疲憊現(xiàn)象,引起幼兒心浮氣躁,并且不正確的彈奏坐姿還會影響幼兒的脊柱發(fā)育。
2.手型。幼兒在彈奏古箏的時候,手型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所彈奏出來的音的音色、音質(zhì)。正確的彈奏手型是半握拳,微微張開像握著一個雞蛋的姿態(tài)。但是,幼兒在彈奏時,有的手很軟,容易吊著不成型狀;有的則時緊緊的粘連在一起,處于緊張狀態(tài),手型很僵硬;有的初學者在學習中還會出現(xiàn)手型塌陷的現(xiàn)象。錯誤的彈奏手型容易造成手指僵硬,彈奏出來的音沒有穿透力,不夠飽滿。
3.手指的放松。古箏演奏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手指的放松和指尖的發(fā)力。但是,幼兒在古箏彈奏中容易把老師所說的用力與放松混淆,一聽到老師發(fā)出用力彈的指令,手指就處于緊繃的狀態(tài)。其實,我們古箏彈奏中常說的手指放松跟聲樂里喉嚨的放松是一個道理,如果我們在彈奏音符時,只注重節(jié)奏和彈奏的音對不對,而不注重手指的放松,那么就會導致手指僵硬,手臂酸痛,從而彈奏出來的音色和速度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二)注意力問題
據(jù)科學研究,5-6歲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為15分鐘左右。筆者曾做過一次實驗,在教學中把8個小朋友分為兩組,二十分鐘內(nèi)只有兩個小朋友問關于彈奏問題,有5個小朋友不停的問老師還有多久下課,另外一個小朋友在練習。幼兒年齡都較小,自控力較差,學習是具有情緒性的,而且還容易受到外界壞境的影響。
(三)表演怯場問題
怯場是演出登場時或在人多的場合中心里緊張、害怕的一種心理活動。在古箏學習中,有的孩子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總是抗拒上臺表演。例如,對譜子的不熟悉,對舞臺比較陌生,記不牢譜子,古箏義甲佩戴不牢固,還有自身的原因膽子比較小等,都會讓幼兒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緊張,造成怯場。
三、幼兒古箏初學過程中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
(一)姿勢問題原因及對策分析
1.端正坐姿。很多幼兒在古箏學習的前幾分鐘可能還坐得比較規(guī)矩、端正,但是在彈了一會后,各種問題就出現(xiàn)了,彎腰駝背,腳也亂放。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造成幼兒這些不良坐姿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自身的習慣,一個是受外界的影響。自身的原因就是上課時間較長,讓孩子保持一個規(guī)矩的坐姿幾十分鐘,孩子是很難堅持下去的,而且小孩的自控力和注意力都比較弱,有時候在演奏過程中就會忘記老師所說的坐姿問題,變成自己認為比較舒服的姿勢;外界原因就是別人的干擾或者受老師不正確坐姿的影響。
那么正確的古箏演奏坐姿是怎么樣的呢?首先,古箏擺放在琴架上,與我們的小腹平行,小腹到箏的距離大約15公分左右,幼兒個子比較小,到琴的距離則大概一個拳頭左右,雙腿應擺放在箏的下方,膝蓋收攏,雙足一前一后,上身端正,腰背挺直,頭部略微俯視。無論是大人還是幼兒在彈奏時,身體都不能離琴太近或者太遠,女生在彈奏時要把雙腿收攏,坐好后不要過于拘謹,要給人一種自然、落落大方的感覺。
2.固定手型。有很多幼兒古箏學者在初學時,手型不標準并且很難糾正,或者是糾正過后又不能很好的保持。這些錯誤的手型彈奏都是因為手指過于僵硬而造成的,如果一開始學琴時不重視孩子的手型,任由孩子用錯誤的手型彈奏,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影響孩子以后的指法訓練和演奏水平的提高。正確的彈奏手型應該是手臂抬起,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手腕放松呈半握拳的狀態(tài),也可以讓小孩手握雞蛋,感受半握拳的感覺。幼兒在初學時一定要練習手型,教師一定得耐心指導好手型,當孩子的手型錯了,要溫柔提醒,及時改正,在彈奏的曲子較長時,要記得提醒孩子手指、手臂放松,這樣久而久之,自然會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為以后古箏演奏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3.解放手指。在彈奏古箏的時候,我們的手指應該是放松的,需要動的是手指第一關節(jié),義甲要平面觸弦,輕輕的向我們的掌心撥弦,彈出來的音色是清脆的。幼兒的手比我們的小,力量也會比我們的弱,所以我們要專門訓練她們指尖的力量,每個手指撥動琴弦,彈的時候指尖用力撥動琴弦,彈完之后得到放松,但是放松不等于手指、手型完全的松弛,還得為下一個音,下一句做準備,這樣彈奏出來的音樂才連貫,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二)注意力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
1.提高幼兒學習興趣。對幼兒的古箏教學,要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在教學中可以用玩游戲的方法進行邊玩邊學。例如我們在認識琴弦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音階比喻成臺階,一根琴弦代表一級臺階,現(xiàn)在我們要去我們的好朋友家玩,我們得走臺階去到我們的好朋友家等等形象的比喻,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幼兒古箏學習達到一定的效果。
2.注意適當?shù)男菹ⅰS變簩W習古箏,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能整節(jié)課都在給孩子灌輸知識。因為幼兒年齡較小,接受能力不高,小孩子相對大人來講注意力很難集中,這是無可厚非的。我們不能要求孩子一節(jié)課都不休息,這樣孩子就會產(chǎn)生疲憊,甚至失去了對古箏的興趣,所以我們要給孩子適當?shù)男菹r間,有時候適當?shù)男菹⒛茏尯⒆訉W習效果會更好。
(三)表演怯場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
1.加強基礎訓練。演奏者上臺表演,都會出現(xiàn)心理緊張的問題。因為臺上就自己一個人,要面對臺下無數(shù)的觀眾,一個小小的動作都會被放大,這時,能支撐演奏者彈下去的就只有過硬的技術了。每首曲子都有重點和難點,對于重點和難點,學者只有在舞臺下慢練,慢練能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把重難點依次過關,譜子記牢心中,對自己充滿信心,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
2.增加演出機會。對于表演怯場,心理緊張的問題,我們還可以用增加小孩上臺演出的機會來鍛煉孩子,無論大小舞臺,都應該讓孩子去展現(xiàn)自己,同時給孩子支持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慢慢的就會發(fā)現(xiàn),可能就剛開始幾次上臺緊張,到后面就膽子大了,不那么緊張了。
3.鎮(zhèn)靜對待錯誤。在演奏過程中出現(xiàn)了錯誤,我們要讓孩子沉著冷靜,不要把問題放大,即使彈錯了,也要冷靜的往下彈,端正心態(tài)。幼兒平時多看、多想、多練,細心的演奏,就會避免出現(xiàn)心理緊張造成怯場的情況。
總之,對于幼兒學者在古箏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要認真對待,仔細分析原因,嚴格對癥下藥,更要積極引導幼兒學者多練、多看、多想,養(yǎng)成良好的演奏習慣,才會學有所成。
參考文獻:
[1]郭宏濤.幼兒古箏教學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
[2]王妮娜.幼兒古箏教學問題分析[J].音樂時空,2014(13).
[3]尚心英.淺談幼兒的古箏教學[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