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
摘要:受到新課程改革的影響,初中物理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初中物理學習成績,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教學都是采用“灌輸式”或者“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其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性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創(chuàng)新;方法
引言
物理是能夠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思維能力的一門學科,而學生能力的提高必須要有良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指引?;诖?,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應深刻認識到如今已經(jīng)進入到了新課程改革時期,有著先進的教育理念作指導,豐富的教育資源可應用,必須要以實際行動不負這天時地利的教育機會,發(fā)揮這份職業(y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精神,不斷創(chuàng)新出能夠提高學生物理學科素養(yǎng),優(yōu)化學生物理水平的有效教學方法,期望能夠取得初中物理課堂的精彩綻放。以下則是筆者依據(jù)自身從事初中物理教師這份職業(yè)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對關于創(chuàng)新后的初中物理教學方法作出分析。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落后
初中物理教育發(fā)展進程較為緩慢,當下仍有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還停留在傳統(tǒng)階段,“學生是附屬,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依然活躍。這種教學理念能讓學生有效獲取知識,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以及思維方式,長此以往,學生思維將受到極大的限制。在今后的學習中,一旦學生缺乏教師的引導,將難以自主進行知識的探究,最終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和吸收。
(二)教學方式守舊
當代初中物理教學方法更傾向于“滿堂灌”,教師不會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更難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轉(zhuǎn)變教學策略,再加上教學方式的單一性,學生長期處在這一模式當中,長此以往,就會不愿去思考、不會去思考,其思維能力將會受到極大的限制。此外,物理教師由于自身因素,缺乏對一些先進教學方法的探究,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涌入初中課堂中,然而仍然有部分物理教師采取原本的教學方法,對于這部分教師而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屬于“自身的領域”,能夠更好地駕馭,他們不會輕易改變。
(三)實驗探究不足
實驗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集互動、探究、思考于一體,能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學會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極大地提升學生的洞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知識應用能力。初中生好奇心較重,且興趣頗為廣泛,具備較強的可塑性,然而當下物理實驗是按照教師既定的實驗步驟進行驗證,學生缺乏自主探究的機會,難以有效掌握實驗步驟和原理,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對物理實驗的興趣。
二、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與創(chuàng)新策略
(一)添加生活化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
在課堂中添加一些生活化內(nèi)容,能夠為課堂融入新的元素,給予學生新鮮感,并讓其意識到生活和物理學習是密切關聯(lián)的。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利用生活化素材導入新課程,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有效培育學生的物理觀念。比如在“聲現(xiàn)象”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家中常見的紙杯制作“土電話”,將兩個紙杯底部穿孔,系上細線,拉直就可以實現(xiàn)通話,這一現(xiàn)象十分“神奇”,學生的探究欲望大幅度增長。學生這時會充分感受到物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加樂于進行物理知識的探究,在探究過程中有效掌握“聲音是通過介質(zhì)傳播的”,學生物理觀念也在此過程中形成了。
(二)利用信息手段創(chuàng)建情境,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當下教學方法改革中,信息技術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通過在課堂上播放相關視頻的方式給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整個物理教學過程更加多元化,教學內(nèi)容進一步拓展,書本中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也能通過多媒體技術直觀地展示出來,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并提升物理課程的探究性和趣味性,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大氣壓強”概念的實驗教學中,教師播放一段用硬紙片蓋住裝滿水的瓶子然后迅速倒置的實驗,視頻顯示,水居然沒有流出來,學生們感到詫異,紛紛開始討論起來。這樣一個多媒體、課堂講解相融合的方式,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意識,有效培育了學生的物理觀念。
(三)小組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實驗課堂模式
小組合作是新課程改革下提出的有效教學手段之一,教師先要進行小組劃分,小組劃分是決定物理實驗有效開展的關鍵因素,在進行小組劃分時,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基礎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還要具備民主性,將志同道合的學生劃分在一起,為開展物理探究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劃分小組成員之后,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工,例如選擇小組長、記錄員等,并對小組成員進行明確的任務劃分。然后進行教學問題設計,讓學生通過團隊協(xié)作的方式有效完成。
例如,在“探究電阻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在學生掌握實驗原理之后,教師再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分別進行導體長度、橫截面積的改編,并觀察小燈泡亮度的變化。在實驗之后,教師再提出問題“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是什么?”“電阻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關?”通過這樣一種探究的方式,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使其順利掌握實驗知識。
(四)注重師生互動,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
教學從來都是雙向的,需要教師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問題設計和互動探究,讓學生有效掌握重難點知識內(nèi)容。
例如,在“光沿直線傳播”的教學中,教師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演示一組日食或者月食的視頻,讓學生自行思考“為什么月亮只露出半邊臉?”“為什么光沒有布滿整個月球?”這個時候部分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得出結(jié)論“因為光被擋住了”,教師點點頭,然后就可以循序漸進地引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概念。通過這樣一種師生互動的方式,為課程導入奠定基礎,提升了物理課堂的趣味性,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性,整體教學效率得以顯著提升。
(五)注重教學總結(jié),消化物理知識
提高物理教學效率的最關鍵步驟是總結(jié),讓學生在每一次學習過后,都將自己學習中存在的不足記錄下來,避免下次再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并在總結(jié)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教師要把教學內(nèi)容融合到知識細化中,讓學生找出獲取知識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在“自制桿秤”的實驗教學中,需要總結(jié)出“桿秤應該比較光滑,用筷子表面較為合適”“桿秤材料要一段粗、一段細,讓重心在粗的一端”“刻度要精準”等。
結(jié)語
學生是教學主體,教師在教學時,務必要將學生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中融合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拓展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課程學習中,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讓學生從心底產(chǎn)生一種熱愛和探究物理的欲望,在探究中有效促進其對知識的吸收,進而提升物理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安舒萍.淺析創(chuàng)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2):43-44.
[2]堅應東.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創(chuàng)新舉措探討[J].新課程研究,2019(27):43-44.
[3]楊建國.當下初中物理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淺見[J].學周刊,2019(29):88.
[4]劉培培,祁新虎.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與創(chuàng)新策略分析[J].知識文庫,2019(03):140.
[5]張培景.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與創(chuàng)新策略探討[J].新課程(中),2018(0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