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克,吳顯斌
(1.黑龍江省青龍山農場,黑龍江 佳木斯 156333;2.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8)
根據調查發(fā)現耕地的污染大多源于工廠廢水等一些化學工業(yè)的污染,除此之外,也包括人類的生產活動。面對這一現象,在具體的生活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其進行重視,并且要加強管理,從而能夠對耕地進行保護,并且也能夠促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近些年來,我國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在不斷加重,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農產品的產量下降,從而直接影響農民增收和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面對這一問題,相關部門需要根據相關規(guī)定來解決,從而促進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由于耕地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問題,很多農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從而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影響,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重視這一現象。在農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雖有相關的法律條文頒布,但在具體的工作中,并沒有對這些法律條文進行落實,相關工作人員應該落實這些法律條文,重視農業(yè)耕地污染問題,把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目標。
我國土地幅員遼闊,不同地區(qū)的耕地情況也存在差別。面對這一現象,在對耕地進行管理時,會存在一些困難。在一些地區(qū),對重金屬耕地進行修復時,還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因此相關措施不能得到具體落實,這樣不僅會導致農產品安全問題的產生,也會阻礙農業(yè)的發(fā)展。在現階段,由于耕地被污染,農產品的質量也有所下降,受影響的人群也在不斷增加,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農業(yè)的發(fā)展。農產品質量所存在的問題較為嚴重,因此科學修復耕地污染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相關部門雖然加大了對耕地污染的研究力度,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面對這些現象,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增加其重視程度,從而使農業(yè)能夠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除此之外,研究人員也需要對相關污染物在生態(tài)中的詳細轉化工程進行確認,只有這樣才能降低耕地修復的難度。
我國在對耕地污染進行治理時,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些不足之處可能會導致耕地的二次污染。由此看來,對耕地進行修復的效果并不明顯,耕地土壤中的污染在治理過后有一定的減少,但依然會對農產品的生產產生不良影響,治理成效較差,從而阻礙農業(yè)的發(fā)展。
在現階段,隨著我國受污染耕地面積的不斷擴大,農產品質量問題也在不斷加重,面對這一問題,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其進行重視。在具體的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提前對耕地污染進行防控,從而使農產品質量下降的問題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除此之外,在對耕地進行修復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做好污染后的管理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對耕地污染的修復。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農業(yè)的監(jiān)管工作進行合理劃分,從而使耕地具有嚴格的分級管理。在具體的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要把促進對耕地的修復作為目的,實現耕地污染問題的有效解決。
在具體的防控中,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并充分落實,這能夠有效促進農產品質量問題的解決,從而保障人民的生活安全。對于我國現有的環(huán)境標準制度、農業(yè)清潔生產制度、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而言,相關工作人員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完善。除此之外,在具體的工作中也需要加強人民的法律法規(guī)意識,從而使農業(yè)的發(fā)展能夠不斷得到推進。在對耕地土壤防護的過程中,也要加強人民對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這樣不僅可以促進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而且能夠對土壤環(huán)境進行保護,從而促進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耕地問題會對農業(yè)的生產造成很大影響,是農產品污染問題的直接原因,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重視耕地問題修復措施。在對其進行修復時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化學修復,一種是物理修復。
3.2.1 化學修復
化學修復主要是指在對耕地中的一些污染元素進行處理時,需要產生化學反應,利用化學反應來進行污染元素的分離,然后利用化學技術更好地促進對耕地的修復。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常用氧化或者還原的方法來進行土壤修復,這種修復方法主要是使用氧化還原劑等一些類似于固化穩(wěn)定技術,利用該項技術把有害物質轉化為比較穩(wěn)定的無毒或者低毒性物質,其優(yōu)點是能夠有效處理無機污染物,缺點是氧化還原劑的使用會對土壤結構產生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化學脫鹵技術來進行修復,該種方法主要是把試劑加入到受鹵代有機物污染的土壤中,從而使污染物中的鹵素能夠得到發(fā)揮,其優(yōu)點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土壤進行修復,缺點是脫鹵藥劑會與水發(fā)生反應,導致需要對高粘土含量及含水率進行處理,會增加修復成本。
3.2.2 物理修復
物理修復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含有化學物質,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降低對土壤結構的破壞,防止土壤的二次污染。在對物理修復技術使用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會借助設備來進行,其工作原理是把空氣輸入土壤中,利用空氣的流動,吸收污染元素,并帶出地面,從而達到修復耕地的目的。在具體的修復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也可以使用換土-焚燒的方法來進行修復。該種修復方法主要是把被污染的土壤使用大型設備挖出,然后把沒有被污染的土壤填入進去,在對被挖出的土壤進行處理時,可以使用焚燒的方法處理,處理完成之后,把其放入沒有被污染的區(qū)域。該種方法的主要優(yōu)點是效率較高,并且操作簡單,缺點是成本較高,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改變土壤的結構。
在對耕地進行修復時,就化學藥劑的使用而言,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遵循科學環(huán)保的原則,并且根據實際情況來對土地進行修復。為了能夠讓藥劑更好地對土壤進行治理,相關工作人員需要考慮藥劑中的毒性,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避免土壤的二次污染。為了能夠有效避免耕地的二次污染,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在對耕地進行修復時,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利用固化劑來進行修復。固化劑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抑制土壤污染指數的提高。再進行治理時,如果出現治理無效或無法根治的問題,則需要不斷完善修復措施,從而使耕地能夠更好地被修復。第二,實施針對性措施。在具體的修復過程中,修復方法是多樣的,因此在具體的修復過程中,要選擇具有針對性的修復措施,否則不僅不會達到修復目的,甚至可能會加重土壤污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對耕地土壤的修復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在對其進行修復時,相關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體系。除此之外,相關工作人員也要有針對性地使用修復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土地二次污染發(fā)生的概率。在對土地進行修復時,不僅需要農業(yè)部門的努力,而且也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土壤污染修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