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上頓渡鎮(zhèn)河東中心小學 楊 帆
新課程標準是國家為了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對原課程標準作出的調整,其中對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對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在新課標背景下應積極改變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以此促進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進而在義務教育初級階段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并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所謂聯(lián)系生活指的就是要將生活和數學教學結合在一起,讓學生通過生活元素去感受數學知識,進而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升對數學知識的興趣,進而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積極觀察現(xiàn)實生活,通過創(chuàng)建生活情境的方式,將數學教學和現(xiàn)實生活結合在一起,這樣數學教學就會具備生活化氣息。以“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為例,對這部分內容進行講解時就可以應用生活案例,比如:小明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游樂園,地圖上顯示從入口到過山車的位置需要走500 米,從過山車的位置向前繼續(xù)走432 米會到達旋轉木馬的位置,那么從入口走到旋轉木馬處需要走多少米?這個問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只需要簡單閱讀題目就可以整理出解決方式,而教師也實現(xiàn)了生活元素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數學大部分都以基礎知識為主,對學生今后學習數學產生了很大影響,因此必須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同時也要在這一階段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只通過單向講解的方式無法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為學生提供體驗數學知識的機會,從而讓學生在實際體驗當中將數學知識真正內化。對小學生而言,體驗數學知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游戲,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數學知識與相應的游戲結合在一起。以“三角形”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幾名學生到臺上站好,然后隨意說出幾個三角形,當學生聽到相應類型的三角形以后,迅速手拉手組成相應的圖形,這樣學生的體驗感就會顯著提升。
數學教材中每一個章節(jié)的內容都有很多圖例,可以通過觀看這些圖片理解數學知識,也可以利用這些圖片來設置情境,這樣可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以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中的“可能性”為例,這部分內容的圖例是教師讓學生抽紙片,抽到紙片的學生需要按照紙片上的要求表演節(jié)目,紙片一共有三張,每一張都寫著不同的節(jié)目,可通過觀察圖片初步了解可能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應用這種方式,選擇五名學生,然后玩擊鼓傳花的游戲,由學生傳遞任意一件物品,教師敲擊黑板,當敲擊停止以后,拿著物品的學生要到講臺上選擇一張紙片,表演紙片中記錄的節(jié)目。接下來教師就可以開始講解每一位學生被選到的可能性以及表演相應節(jié)目的可能性,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歡樂的氛圍中更好地掌握這部分內容。
和諧相處指的是教師要改變自身的角色定位,以平等的方式和學生相處,這要求教師做到以下幾點:首先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在初級階段,此時的自尊心特別強,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理解概念或者無法正確回答問題時,教師必須要給予鼓勵。其次要公平對待所有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展開全面分析,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實際情況,然后應用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以此促進所有學生共同發(fā)展。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先了解學生的具體需求,然后依據學生的需求調整教學方法。另外,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和學生保持積極互動,并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樣學生對數學才會更感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才會更加積極,和教師的關系也會越發(fā)和諧。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發(fā)展契機,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思考如何才能夠實現(xiàn)教學改革,進而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良好發(fā)展。本文對此作了簡要分析,希望可以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進而促進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使小學生能夠更輕松愉快地學習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