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玲
摘要:初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安全教育,是指結(jié)合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防火、防意外傷害等基本知識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將不安全的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之中。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是學生維護自身安全的需要,是維護學校和社會正常秩序和安寧的需要。
關(guān)鍵詞:化學? 安全教育
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從事化學教育多年,耳聞目睹了不少化學實驗中出現(xiàn)的危險情況。在實驗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日益顯得重要,教師要盡可能地避免一些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以免對學生造成身心的傷害。因此,教師要制定必要的實驗安全守則,加強安全教育,使學生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安全,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肅的科學態(tài)度來學習化學實驗,充分了解注意事項,熟悉實驗內(nèi)容,掌握儀器使用應注意的問題,嚴格藥品用量等。對學生進行防火、防意外傷害等基本知識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將不安全的因素加以預防,努力把它們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一、化學實驗中的危險因素
(1)違反操作規(guī)定。不管是老師的引導實驗還是學生的自主實驗,在實驗開始之前,老師必須向?qū)W生講清楚實驗的操作要求和注意的實驗細節(jié),以防實驗過程中發(fā)生不必要的危險。
(2)實驗用藥過量。有些化學實驗的反應過程有些雖然很劇烈,但只要你注意,使用少量的試劑是不會發(fā)生危險的。但是如果你不注意,用藥稍大,就會出現(xiàn)問題,發(fā)生災難。因此,實驗時,若沒有特殊的要求,一般在保證實驗效果的前提下盡量少用試劑,安全第一。
(3)藥品不純。實驗的過程中要注意各反應物的純度及反應過程中生成物的純度,一旦反應物和生成物沒有達到實驗要求的純度,則很有可能造成危險。
(4)使用沒有標簽的試劑。實驗時如果使用了沒有標簽的試劑,只是憑著自己的猜測使用,而沒有通過檢測確定就很容易發(fā)生意外情況。
(5)實驗室通風效果不好。在進行與硫化氫、氯氣或者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有關(guān)的實驗時,如果實驗室的空氣不流通,有毒的氣體無法外溢而堆積得越來越多,就會引發(fā)中毒等突發(fā)情況。還有在學生用可燃性氣體如氫氣、乙炔等進行實驗時,若實驗室的空氣封閉,這些易燃氣體在空氣中堆積,并且時間越久堆積得越多,達到一定濃度后便會使人中毒,也容易引發(fā)火災等意外的情況。因此實驗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有流暢的空氣流通,保證實驗環(huán)境的良好。
二、如何進行實驗安全教育
(1)提高思想認識是前提。如何把安全教育內(nèi)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是關(guān)鍵。這就需要強化外在的刺激,并進行合理的引導,激發(fā)個體內(nèi)在的需求,形成內(nèi)化過程,成為學生實驗時自覺的行為習慣。在實踐中可采取如下方法?①制定具體的實驗安全守則,并組織學生學習,引起學生對實驗安全的注意。②指導學生進行動物毒性試驗來進行體驗,如含銅、汞、鎘、鉛等重金屬離子對魚和水生生物的毒性反應,通過體驗強化安全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③教師要正確引導,實驗前都應提醒學生具體的安全事項,把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2)懂得安全知識是保證。為安全地進行化學實驗教學,要讓學生明白在實驗時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①在實驗前應了解儀器的性能和藥品的性質(zhì),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該實驗的安全注意事項。②在實驗過程中,應集中注意力,并嚴格遵守實驗安全守則,以防意外事故的發(fā)生。③要懂得一般的救護措施,一旦發(fā)生意外事故,可進行及時處理。
(3)教師把關(guān)是關(guān)鍵。安全教育離不開教師積極導向。教師除了要向?qū)W生滲透安全意識、傳授安全知識外,還要把好安全關(guān)。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實驗環(huán)境,消除實驗室存在的不安全隱患。探究實驗離不開實驗設計,由于學生本身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制約,就決定了他們不能離開教師的“導”的作用而完全獨立地進行探究。
三、實驗時必要的預防措施
(1)注意化學藥品的保存方法:A:實驗室許多物質(zhì)易在空氣中因反應而變質(zhì),保存時應注意:①密封或用后立即蓋好瓶蓋,如石灰水用后立即蓋好瓶蓋,防止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zhì);②加入還原劑防止其氧化,如二價鐵溶液中加入鐵屑;③隔絕空氣,如活潑金屬K、Ca、Na保存于煤油中,白磷保存于水中。B:許多見光或受熱易分解的物質(zhì),保存時應注意:如AgNO3溶液、濃HNO3等,用棕色瓶保存在陰涼處;如NH4HCO3等,加塑料袋密封保存。C:玻璃儀器中含較多的SiO2,強堿能與之反應,產(chǎn)物具有粘性。如:保存強堿(如KOH溶液、NaOH溶液)時只能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2)實驗裝置要做到規(guī)范化。⑴用試管加熱固體時,試管底部要略高于管口防倒流,如做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⑵易溶于液體的氣體經(jīng)導管進入液面時出現(xiàn)倒吸現(xiàn)象,實驗時應注意:①管口只貼近液面或管口倒扣漏斗、干燥管;②氣體導管中間裝一個干燥管或安全瓶,容納倒吸的水,使之不倒吸人氣體抽取裝置中;③加熱固體制取氣體,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完畢后,要先將導管從水中取出,再撤酒精燈。⑶加熱固體物質(zhì)時防導管堵塞。如:加熱KMnO4晶體制O2時,為防止KMnO4粉末進入導管而引起導管堵塞,要在管口放一團棉花。
(3)實驗過程要細化。防止氣體或液體泄漏。①防氣體泄漏,在實驗時先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若使用長頸漏斗則其下端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②防液體泄漏,主要是檢查滴定管、分液漏斗、容量瓶是否漏水。
總之,只要我們了解各種化學實驗事故發(fā)生的引發(fā)原因,遵循操作規(guī)程,認真仔細地進行操作,就可避免各種事故的發(fā)生,達到安全做好實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