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旋
【摘要】情境教學法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效果的一個重要教學方法,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啟迪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習興趣,達到情感升華,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诖?,本文對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運用情境教學法作了系列探討。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高中思想政治課;核心素養(yǎng)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打開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閘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情境體驗中培養(yǎng)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品質,實現核心素養(yǎng)目標。為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必須運用恰當的科學的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使用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更好地去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激發(fā)學習求知的熱情和欲望。這不僅僅是對課堂氣氛的渲染,還是激發(fā)學生樂學、好學,養(yǎng)成良好學習素養(yǎng),獲得積極情感,培養(yǎng)行為能力的一種優(yōu)質的教學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發(fā)現情境教學缺乏情感性、情境素材缺乏生活性、情境創(chuàng)設缺乏真實性。下面談談本人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法,有效提高教學實效的一些做法。
一、貼近學生,音樂進課堂
音樂導入新課,是一種調劑課堂氣氛的良藥,而且現在的學生對歌曲也比較喜歡、熟悉且感興趣,因而用歌聲拉開一堂課的序幕,不僅能有效喚起學生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在歌聲的情景中快速進入到學習角色,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情感。另外,思想政治課是學校德育的主陣地,在課堂上導入一些音樂元素,能無聲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比如,筆者在講授《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一課時,先將宋祖英的歌曲《愛我中華》引入課堂,讓學生欣賞歌曲,對歌曲進行解讀,并從中延伸探究問題,提取基本觀點:(1)歌曲反映了我國目前怎樣的民族狀況?(2)少數民族為什么被稱為少數民族,是不是因為他們對祖國的作用?。窟@樣,在愉悅的氣氛中,積極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深刻感悟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知道我國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理解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另外,在講授《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時,適時播放張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國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達到思想政治課的動人教育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二、貼近時代,模擬進課堂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決定了教師需要多角度的設置情境,如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嘗試了一套新的教學方法,那就是以“小品進課堂”的形式開展情境模擬表演,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的親切感與新鮮感,激發(fā)每位同學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例如,本人在講授《消費心理面面觀》一課時,當講到生活中我們存在著多種消費心理時,設計了一個《老張一家四口子談話》的情境,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以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示四種不同的消費行為,然后讓全班學生一齊分析老張一家四口子各自的消費心理是否健康,有哪些合理性,又有哪些不足,應怎樣對待這四種消費心理,從而引出四個理性的消費原則。整節(jié)課氣氛熱烈、樂趣無窮,學生在輕松愉快中便掌握了課堂內容;在《新時代的勞動者》一課中,設置以下情境:廣東巨輪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國際業(yè)務員、技術工程師、車間工人、保潔工四個職位,讓學生扮演公司董事長、三位大學生應聘者,模擬招聘過程,通過此次現場模擬讓學生充分感受現在嚴竣的就業(yè)形勢,勞動者要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通過這些形式活潑的活動,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參與進來,使沉悶的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通過這些現場的模擬,有助于學生道德品質、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實現對學生潛在智能的開發(fā),使得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充分意識到自我價值,享受到自我發(fā)現、自我實現的快樂,達到高效的教學目標。
三、貼近生活,實物進課堂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實物最大的好處是直觀性,對于一些較難理解的專業(yè)名詞和概念,教師可以采用實物展示的形式,利用其形象、易于理解的特點,讓學生觀察到實物的形象,強化學生的感知,啟迪學生的思維,易于學生悟出學習生活中的道理。比如,在講授《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一課時,本人帶了一盆海棠花進教室,然后發(fā)問:“大家知不知道老師今天為什么要帶這盆海棠花來到教室呢?”引發(fā)學生好奇心,再引導:因為這盆海棠花跟這節(jié)課有很大的聯系,自然進入聯系的學習中,接著借助這盆海棠花,提出三個跟課堂密切相關的問題:(1)這盆海棠花有什么內部聯系、有什么外部聯系?影響這盆花生長的因素有什么?(2)你跟這盆花有聯系嗎?為什么?(3)我想把這盆花命名為“世界上最奇特的花”,行不行?讓學生圍繞三個問題進行思考,并一一解答,整節(jié)課都圍繞著這盆海棠花展開并引導著學生探究知識、學習知識,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學習哲學跟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貼近社會,辯論進課堂
圍繞某個中心論題,通過課堂學生辯論,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辯論引進課堂”不僅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課本的內容,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辨析能力和表達能力。例如本人在講授《信用工具和外匯》一課時,在講述人民幣升值的利與弊中,先提前布置辯題:人民幣升值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先搜集相關材料,課堂上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例進行辯論,大家各抒己見,精彩異呈,取得了非常圓滿的結果。另外,在講述《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一課時,以網上跟帖的形式設計提出另一個辯題:經濟全球化是鮮花還是禍水?讓學生參與辯論,這樣能讓每一位學生自己動手去尋找資料。在辯論跟帖的過程中學生暢所欲言,闡述自己的見解和剖析對方的觀點,有理有據,精彩紛呈。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和歸納,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采用“辯論進課堂的形式”學生既能有效學到課堂知識,又能喚醒其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使其為自己喝彩,為自己代言。
綜上所述,深沉而又悠揚的音樂,形象而又生動的情境表演,直觀而又形象的實物,針鋒相對的辯論賽,這些活潑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有其特有獨特的魅力??梢哉f,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一項事業(yè),它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有創(chuàng)意地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有濃厚情感性的教學情境,只有擁有不一樣的教學情懷,才能深刻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激發(fā)學生的內省力,實現以境生情,以情生行。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
[2] 鄧四云.“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職高政治課中的運用[J].今日科苑,2007(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