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樹創(chuàng)
(賓陽縣人民醫(yī)院,廣西 南寧,530405)
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方式發(fā)生巨大變化,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因此升高。糖尿病危害重大,目前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wèi)生問題[1]。因此,在臨床當中對糖尿病的關鍵因素進行控制,對糖尿病患者予以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應用臨床生化檢驗來提高糖尿病診斷的準確率,保證疾病治療效果,提高生存質量是切實可行的[2]。本文對生化檢驗在診斷糖尿病中的應用研究進展進行綜述,為提高糖尿病診斷的準確性提供依據(jù)。
糖尿?。╠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組由多種疾病因素造成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疾病特征的代謝型疾病,引發(fā)疾病的原因主要是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3]。糖尿病的典型癥狀即“三多一少”,具體描述為尿量增加、飲水量增加、進食量增加、體重降低,部分患者還會伴隨皮膚瘙癢癥狀[4]。由于體內代謝紊亂,因此機體會存在長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不穩(wěn)定代謝的情況,還會造成多種慢性并發(fā)癥,例如眼部、腎臟、神經系統(tǒng)、心臟功能、血管等多種組織和器官的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甚至衰竭。若患者出現(xiàn)病情加重或者應激情況,還會引發(fā)急性嚴重的代謝紊亂情況,例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高滲高血糖綜合征等,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5]。臨床治療糖尿病只有依靠糖尿病的診斷,首要的診斷方式是患者的血糖測定,再對患者進行標準的實驗室檢查,診斷糖尿病并不是一件難事。早期對糖尿病進行診斷也能夠了解患者的病情進展,隨時對糖尿病患者開展生化檢驗,也能了解疾病的控制程度以及臨床療效,對指導和調整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2.1 血糖測定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最主要指標,同時對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也可以良好監(jiān)測,同時對患者的飲食情況、運動治療情況、藥物臨床療效等也能夠通過血糖主要反映出來[6]。測定血糖通常使用靜脈血試驗或者是毛細血管血試驗。診斷糖尿病通常使用靜脈血漿葡萄糖檢測,毛細血管的血葡萄糖檢測僅僅能夠用來監(jiān)測糖尿病的病情變化。正常人的空腹血糖(FPG)一般在3.9~6.0mmol/L(70~108mg/dl)范圍內;若在6.1~6.9mmol/L(110~125mg/dl)范圍內則為空腹血糖受損(IFG),僅代表FPG 的水平升高,但是并不能作為確診糖尿病的指標。若FPG≥7.0mmol/L(126mg/dl)便可以考慮是糖尿病[7-9]。
2.2 糖耐量試驗糖耐量試驗包括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和靜脈葡萄糖耐量試驗(IVGTT),目前臨床通常使用前者來診斷糖尿病[10]。當受檢者的血糖高于參考區(qū)間,但是并不能確診為糖尿病時,便需要進行OGTT。OGTT 是指在禁食禁水無熱量攝入8h 后,在早晨空腹,予以成人口服75g:250~300mL 的無水葡萄糖水,在5~10min 內飲用完成,對空腹以及飲用糖水后的2h 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正常糖耐量范圍是OGTT2hPG<7.7mmoL(139mg/dl);若在7.8~11.0mmoL(140~190mg/dl)范圍內則為IGT??煽紤]為糖尿病的水平應≥11.1mmol/L(200mg/dl)[11-13]。
2.3 尿糖測定尿糖陽性也是用來診斷糖尿病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臨床可以通過班氏法、試紙法等來完成尿糖檢測。應用試紙檢測尿糖的原理為:尿液當中存在葡萄糖,試紙中由葡萄糖氧化酶,氧化酶會造成葡萄糖氧化去氫,生成葡萄糖酸內酯,該物質會在水化作用下變成葡萄糖酸,并在色素的反應中在試紙上呈現(xiàn)不同顏色,檢驗人員便可以根據(jù)試紙顏色來評估尿液當中的葡萄糖水平[14]。但是尿糖陽性只是提示血糖值比腎糖閾(約10mmol/L)高,因此尿糖陰性也不能排除糖尿病可能。如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腎糖閾較高,即便尿糖達到指標,但結果也是陰性。同時尿糖檢驗還應該鑒別腎性糖尿、妊娠糖尿、應激性糖尿、饑餓性糖尿等。
2.4 糖化血紅蛋白(GHbA1)測定糖化蛋白(GHb)合成的速率與血糖水平有相關性,且血糖越高,GHb 越高[15]。蛋白在糖化后性質會變化,從而造成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當GHb 升高,糖尿病患者并發(fā)血管病變的概率也會升高,因此檢測GHb 能夠判斷出糖尿病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概率。臨床檢測GHb 可以采用高壓液相色譜(HPLC)法、陽離子交換柱層析法CV 等,前者能夠精確分離HbA1,后者可以測定HbA1[16]。檢驗GHb 還能夠鑒別糖尿病性高血糖及應激性高血糖,同時對糖尿病病情控制進行評估。GHbA1 是葡萄糖或者其他糖類與紅細胞當中的血紅蛋白進行反應而產生的非酶催化的穩(wěn)定糖基化產物[17]。臨床常測定GHbA1 水平來反映糖尿病患者8~12w 的血糖平均水平。
2.5 糖化血漿蛋白測定以白蛋白為主的血漿蛋白也會與葡萄糖發(fā)生反應,經過非酶催化的糖化反應之后,會生成果糖胺,果糖胺的水平與血糖的水平以及血糖濃度的維持時間有一定關系[18]。正常人的水平在1.7~2.8mmol/L 范圍內。由于白蛋白在血中的半衰期是19d,因此,果糖胺能夠體現(xiàn)糖尿病患者將近2~3w 的血糖平均數(shù)值,屬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近期病情監(jiān)測的一種指標[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