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珂婧
【摘要】游戲化教學指的是教師在幼兒的學習中采取寓教于樂的方式,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健全幼兒的認知,讓幼兒接受并喜歡教學活動,能在偏向游戲化的課程中學到知識。因此,幼兒園教學要把握游戲化教學策略的優(yōu)勢,結合教學目標合理運用,并建設游戲化的教學活動模式,以此提高幼兒園教學的質量,保證幼兒的健康成長,使其在幼兒園中獲得快樂,獲得知識理解、綜合能力、思想品質等綜合素質的提升,從而建立特色化的幼兒園教學模式。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化教學;運用
引言:
游戲化教學是目前幼兒園教學的核心方法,在形式上保證了幼兒在其中的感受和體會,增加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并能提高幼兒在教學中的情感體會和思想認知,保證教學的效果[1]。但是針對幼兒的游戲化教學開展需要把控游戲與教學的平衡,并在內容設計上考慮理解認識的能力,以此讓游戲化教學策略得到高效運用,保障幼兒園教學的有效性。幼兒階段的學習處于認知階段,所以在游戲化教學的運用上需要降低要求,增加體會,設置過程互動和總結反思,以達成幼兒快樂成長的教育目標。
1幼兒園游戲化數學活動的開展價值
游戲對幼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游戲中遇到問題時,幼兒愿意一次次嘗試解決問題,通過這樣反復嘗試數的概念便在幼兒的大腦中形成,有效鍛煉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2]。通常游戲活動的開展需要玩具的輔助,教師通過游戲玩具的控制,可以幫助幼兒認識數與數的關系,在腦海中初步形成數量關系,這為幼兒后面學習數學知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實現游戲與數學的整合,游戲能夠吸引幼兒全身心投入其中,在游戲中掌握數學知識,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同時,由于在游戲中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幼兒不必為了達到某一目標而產生緊張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體驗數學知識、學習數學知識,有利于促進幼兒高效參與活動。
2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策略的運用途徑
2.1結合教學內容做游戲化設計
游戲化教學的運用上要注意與教學內容結合,讓游戲呈現知識,帶動幼兒的自主成長。在游戲化教學的開展中需要設計內容,保護幼兒的參與性,以此實現有效教學[3]。如在語言教學中,教學的目標需要讓幼兒學會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懂文明講禮貌,建立自主想法表達的習慣。所以在教學策略的游戲設計上,要讓所有幼兒都能參與其中,有具體的語言表達環(huán)境,并且建立交流的自信心。其中可以采取趣味的繪本語言游戲,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繪本故事內容,然后以講故事的游戲組織語言教學活動,保證幼兒在其中有主動思考和語言組織的興趣,并能利用繪本故事的方式降低語言建構的難度,讓幼兒能夠去練習語言表達,增加自信心。
2.2創(chuàng)建游戲生活情境,調動幼兒興趣
游戲化數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有效調動幼兒的參與興趣,同時還能夠促進數學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4]。因此,游戲化數學活動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相應的生活情境,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引導幼兒積極思考。
例如,在教授幼兒“數字排序”內容時,在益智區(qū)準備不同形狀的紙板,其中包括黃色的正方形、紅色的三角形、綠色的長方形等,材料準備好之后,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發(fā)幼兒思考,如果要將三角形和長方形有規(guī)律地排在一起,要怎么做呢?大家可以動手試一試,在實踐中,有的幼兒將兩個三角形、兩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的順序來排列,還有的幼兒是按照一個三角形、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的順序排列的。實踐活動結束后,繼續(xù)提問,大家想一想如何根據顏色的不同進行有規(guī)律的排列呢?同時,引發(fā)幼兒思考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通過這種方式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開展游戲化數學活動有效調動了幼兒的參與興趣,提高了幼兒的認知能力。
2.3加強游戲化教學的素質培養(yǎng)
素質教育是當前幼兒園教學的核心思想,而對于幼兒的素質培養(yǎng)主要是思想認知、家庭、社會、交流、勵志教育等,這些素質教育能夠伴隨幼兒的成長得到發(fā)展,是保證其健康成長的核心。但是實際的素質教育效果并不好,主要是幼兒的接受性比較低,對于自身缺乏管理意識。鑒于此,教師應加強游戲化教學與素質教育的結合,在教學中制作校本游戲內容,以游戲的方式讓幼兒感受生活,在游戲實踐中獲得想法和認識的改變,能夠保證幼兒園素質教育的效果。
比如,對于家庭中的親情教育中,可以進行“過家家”的游戲,三名幼兒為一組,分別扮演父母和孩子,在游戲中由“孩子”制造問題,而“父母”解決問題,能夠讓幼兒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的愛。這樣的游戲下讓親情教育得到了落實,有助于幼兒情感上的理解,并促進個人思想認知上的改變。以游戲化教學來做素質教育,符合幼兒的想法和認識,在形式上保證了情感的感受,并能減少素質教育下的管理約束,使幼兒能夠自我改變,提高教育質量。
2.4發(fā)揮教師引導作用,提高幼兒參與性
由于幼兒的年紀偏小,即便是中班的幼兒對世界的認識也沒有發(fā)展完全,所以在游戲化教學活動中,是非常需要教師來進行引導,以達到讓幼兒在游戲中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當幼兒的行為出現偏差或沒有及時理解游戲與課堂內容的關系時,就需要教師科學且及時地引導,讓幼兒更好地參與進來。例如,教師在講述與漢字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關于漢字的小故事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像是倉頡造字的故事。除此之外,為了能讓幼兒對漢字的認識更深刻,教師也可以將一個完整的漢字寫在卡片上并將其做成拼圖,讓幼兒通過漢字拼圖游戲認識漢字。也許會有幼兒只注意到了拼圖游戲而忽略了漢字,這時,就需要教師的及時引導。
結束語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游戲與教學的結合作為幼兒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幼兒數學活動引入游戲,需要教師結合幼兒身心特點,精心設計游戲,豐富的游戲活動內容,能夠有效提高幼兒參與積極性,幫助幼兒理解數學知識,使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學習,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濤.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實現途徑[J].新課程,2020(50):189.
[2]張萌.幼兒游戲化教學策略實踐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35):69-70.
[3]熊云云.幼兒游戲化教學策略的實踐探索[J].好家長,2020(84):15-16.
[4]歐陽倩.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智力,2020(30):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