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珺
【摘要】小學是性格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各種價值觀、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小學班主任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以各種教育方法促進學生發(fā)展。本文作者立足于自身的教學實踐感悟,以“制定合適的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樹立良好的榜樣,嚴于律己”三個方面入手,研究與探索了小學班主任如何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教育
班級管理的好與壞不僅決定著學生們生活和學習的環(huán)境,還對學生們的發(fā)展與成長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樹立良好的學風以及良好的班級氛圍,注意科學的進行班級管理,讓學生在合適的氛圍中健康成長。那么教師們到底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呢?筆者認為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制定合適的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班級管理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實行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規(guī)章制度可以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糾正學生的錯誤,讓學生意識到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國家不可以沒有法,但是有了法律卻不能很好的使用、執(zhí)行,還不如沒有法律,可見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的重要性。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可以與學生們一起進行規(guī)章制度的執(zhí)行的監(jiān)督,從而促進學生的自控能力,提高學生們遵守規(guī)則的積極性與自主性。
例如筆者在制定完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以后,讓所有學生們進行輪值監(jiān)督,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守護中去,改變了以往讓班長或者小組長監(jiān)督的形式,讓學生不再有被規(guī)章制度管制著的感覺,而讓每個學生成為規(guī)章制度的守護者,讓他們團結起來守護班級的秩序,從而讓學生建立集體意識,促進學生之間的團結。如此還可以讓每個學生體驗一下管理班級的艱辛,學生們以己度人也能明白教師的辛苦,從而促進師生之間親密關系的建立。
二、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小學的學生正是各方面發(fā)展的時期,是他們?nèi)松^、價值觀等建立的黃金時期,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積極的了解學生的行為與心理,進而加以善意的引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于將心事告知教師,讓教師有機會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避免學生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教師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也應該不斷地學習,了解這個階段的孩子的所思所想,研究不同學生的特點,從而進一步的理解學生、幫助學生健康快樂的長大。
例如在與學生們的交流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即使表面是很大大咧咧的學生,內(nèi)心都是十分脆弱的,很多學生犯的一些小錯誤大部分都是無心的,教師如果過于嚴厲的批評不僅不能達到良好的矯正行為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應該控制好自己的脾氣,與學生交談的過程中不應該過于嚴厲,應該以引導為主,讓學生意識到這么做的后果,進而進一步的改正。
三、樹立良好的榜樣,嚴于律己
小學的學生年紀較小,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在探索外界的過程中,由于生理和心理發(fā)展不成熟,孩子往往會模仿他周圍人的行為,而小學的學生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他們不知道什么行為該學,什么行為不該學。在學生的眼中,教師是具有深厚知識底蘊的,他們對于教師往往是崇拜的、信任的。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嚴于律己,自己制定的規(guī)則最起碼要自己遵守,規(guī)則不僅僅是給學生制定的,也是給教師制定的。教師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如此才能樹立良好的榜樣,學生有了榜樣的力量自然也會更加努力的遵守各種規(guī)章秩序。
例如筆者在一次上課的過程中粉筆用到一半不好用了,就隨手截下來半截繼續(xù)用,廢棄的一半就隨意的丟在了地上,筆者并沒有注意到這一行為,但是在課下與學生的交談中,有些學生不經(jīng)意的提出了這個問題。筆者意識到這種做法的錯誤,于是在接下來一次的班會中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且告訴學生承認錯誤并不可恥,知錯而不改才是最不應該的,做人就應該不斷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短處并進行自我批評才可以不斷地進步。有了筆者這個例子,學生們都意識到自我糾錯并不會“沒面子”,反而是勇敢的一種表現(xiàn)。由此,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們都積極地進行自我反省,從而進行改正。
四、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在進行小學生的教育時,首先應該注意制定合適的規(guī)章制度,讓學生在約束下進行學習和生活,從而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班主任教師還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情況,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還應該嚴于律己,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建立良好的榜樣。
參考文獻:
[1]王敏.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班級中德育教育應用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9,21(24):164.
[2]席海霞.讓班級管理贏在起跑線上——淺談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策略[J].亞太教育,2019(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