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喜珍
摘要:近年來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負面影響對于小學生來說也難以避免,如果不加以良好引導很容易造成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失衡,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要性也由此凸顯。游戲輔導作為一種心理輔導方法,有利于小學生在游戲中自由地表達心理訴求,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應該貫穿人的一生,而初中階段尤其重要。心理醫(yī)生作為教師角色之一,這是現(xiàn)代教育對教師提出的重要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多次被提上學校教育的日程,在學校教育中突顯出其重要的作用;語文學科由于自身的學科性質,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1小學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對兩門教育學科的整合現(xiàn)處于初級階段,在整合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兩者屬于不同的課程,他們之間既有相同點又存在區(qū)別,若要將其整合,需要將其不同之處相融合,找出兩者之間的共同點融會貫通,輔之以科學的指導方法,以實現(xiàn)兩者的有效整合。其次,學校缺乏相關的專業(yè)人才,許多擔任德育教育的教師只是兼任本門課程,并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對兩者整合的研究中去。此外,學校也沒有專門研究心理知識的老師,其他的代課教師對心理知識了解少,缺少在此方面的教學經驗。最后,由于學校不重視對小學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合,從而導致在開展此項工作時,缺少專業(yè)的師資團隊和相關資源,導致工作進展緩慢,成效甚微。
2小學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分析
2.1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學活動
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很多教師會實行單一的教學模式,在長期發(fā)展中學生會產生視覺疲勞、聽覺疲勞,導致教育教學效果有所下降。小學的好奇心比較強,教師需要根據(jù)小學的特點,實行開放式、游戲式、合作式教學模式,加強小學之間的交流、合作,發(fā)揮出小學的主觀能動性,有效地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實際教學中。在開展“走獨木橋”游戲活動過程中,學生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保護,有效地緩解小學的不良情緒,鼓勵學生不斷向前。除此之外,小學教師還可以組織開展趣味性、競爭性親子活動,如夾棒跳、走迷宮、過河跨跳等,加強家長和小學之間的聯(lián)系,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激發(fā)小學的參與積極性,這樣小學可以勇敢地克服日常生活中的困難,還可以通過合作制作玩具,提高小學的動手能力,進而培養(yǎng)小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
2.2通過學校和家長的相互配合來進行整合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是第一位的,家庭是學校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學習場所,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對其成長影響重大。因此,學生的道德培養(yǎng)及其心理健康輔導離不開學校和家長的相互配合。比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親子活動,開展一系列父母跟孩子之間互動的小游戲,增加父母跟孩子的交流溝通,讓父母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及時了解其在成長中遇到的煩惱,并給以其正確的引導。同時教師應該與家長經常性的進行溝通,全面的了解每個學生,這有利于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展開,為其引導正確的方向,使其在成長道路上不誤入歧途。
2.3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
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除了一般的常規(guī)教育以外,教師還需要特別注重在耳濡目染中來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這就需要依靠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優(yōu)化班級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在優(yōu)質的班級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例如,在日常心理健康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嚴格地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給學生做一個良好的榜樣,其次就需要進行班級良好學習與生活氛圍的營造,如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班級學生之間存在矛盾時,教師就需要對他們及時地進行批評教育,并向班級學生傳授團結友愛的交際理念,發(fā)揚團結友愛的精神;在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破壞班級公共設施的行為時,教師需要向他們進行集體主義的教育,讓他們形成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在發(fā)現(xiàn)學生對各項學習存在抵觸心理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良性的競爭性學習,為他們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他們力爭綜合發(fā)展的上進心,讓他們能夠以更加勤奮的態(tài)度來面對各項學習。通過良好班級環(huán)境的營造,可以進一步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讓學生能夠在優(yōu)質的班級環(huán)境中增強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此實現(xiàn)小學低年級學習過程中的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推動小學低年級心理健康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
2.4從小事做起,培養(yǎng)子女的情緒價值
“正向”的情緒價值指的是給人帶來一切美好感受的能力。在人際交往中,情緒價值高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更懂得傾聽和照顧對方的感受,而正向的情緒價值主要依賴后天培養(yǎng),受到家庭和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父母要學會考慮子女的感受,尊重子女的決定。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可以在重要的事情上給予建議,但是不要過多干涉子女的選擇,應給他們足夠的隱私空間。父母在生活當中應盡量將子女放在一個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以交朋友的方式對待子女,而不是過多強調父母對子女的期望。
2.5在課外閱讀中融入心理情感、期望教育
情感既是語文教學的手段,也是語文教學的目的,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滲透會直接對學生心理情感產生影響。在課外閱讀中,很多學生沉迷于不健康的網絡小說,這對學生來說是沒有益處的,甚至還會滋生不良心理問題。因此,語文教師應向學生多推薦充滿正能量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的心理往健康方向發(fā)展。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時,教師要主動和學生進行溝通,及時掌握他們對所閱讀篇目的情感、思想的理解,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啟發(fā),這也能達到培養(yǎng)良好心理的效果。
結語
為了促進小學身心健康成長,社會各界需要注重小學教育教學活動,認識到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將心理健康教育和課程教學進行融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創(chuàng)新、優(yōu)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實行家長和學校密切合作方式,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日常生活中,提高小學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譚遇華.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 2018(18):17-18.
[2]李英江.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整合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 2018(10):53-54.
[3]張敏.心理健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語文教學,2012,(6)
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qū)肩一小學 廣東省梅州市 51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