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飛 楊成飛 張洪磊
陜西省楊凌示范區(qū)醫(yī)院,(1.心血管內一科;(2.心血管內二科,陜西 楊凌 712100)
冠心病屬于一種慢性疾病,發(fā)生機制為冠狀動脈血管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對心肌的血流循環(huán)造成限制或將其完全切斷,導致心肌缺氧、缺血,嚴重時引發(fā)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造成患者猝死[1]。在世界范圍內,冠心病均具有極高的發(fā)病率、死亡率[2]。本文旨在探討冠心病患者左房室結構、時間參數(shù)及血流動力學指標動態(tài)變化及臨床意義。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冠心病患者120例為冠心病組,其中男79例,女41例;年齡39~79歲,平均(58.3±9.4)歲;合并癥:高血壓27例,糖尿病45例。另選取同期本院健康體檢人員12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齡39~79歲,平均(59.2±9.6)歲。納入標準:均經傳統(tǒng)二維超聲、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心電圖檢查確診為冠心??;均符合冠心病的診斷標準[3];均具有正常的心率。排除標準:有冠狀動脈瘺;有心肌??;有心臟瓣膜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督促患者安靜休息,5 min后讓患者取仰臥位,分別在患者兩側腋前線、頸根部、劍突水平交界處粘貼4對電極,用酒精對貼電極部位進行擦拭,保證接觸部位導電充分。采用WA-820數(shù)字化無創(chuàng)心功能監(jiān)測儀(天津安康泰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待具有穩(wěn)定的波形后,在平靜呼氣末將心音圖、阻抗圖、微分圖、II導聯(lián)心電圖同步記錄下來。經計算機分析、人機對話校點后,將左室射血分數(shù)、左室收縮末期內徑、左室舒張末期內徑、收縮期左房縱向應變、舒張早期左房縱向應變、舒張晚期左室縱向應變等左房室結構、時間參數(shù)、最小血流速度(Vmin)、最大血流速度(Vmax)、平均血流速度(Vmean)、平均血流量(Qmean)、波速度(A)、特性阻抗(Zcp-V)、周圍阻力(Rp-V)等血流動力學數(shù)據(jù)記錄下來。
2.1兩組左房室結構、時間參數(shù)比較 冠心病組患者的左室舒張末期內徑長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左室收縮末期內徑、收縮期左房縱向應變、舒張早期左房縱向應變、舒張晚期左室縱向應變之間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左房室結構、時間參數(shù)比較
2.2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冠心病組患者的Vmin、Vmax、Vmean、Qmean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A、Zcp-V、Rp-V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現(xiàn)階段,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抗血小板治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等標準治療能夠將一定的效果獲取過來,但是一些患者仍然缺乏理想的預后[4]。臨床很難降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的原因是很難早期診斷冠心病。因此,要想對冠心病患者預后進行改善,關鍵是要對冠心病的早期診斷方法進行積極探索。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具有較高的可靠性,但是其具有侵入性、有創(chuàng)性,同時具有較為復雜的操作,對操作醫(yī)生、儀器設備的要求均較高,在常規(guī)篩查與診斷中不適用[5]。超聲心動圖技術能夠重復檢查,具有無創(chuàng)性,同時具有較為簡便的操作、較為低廉的價格,此外方便攜帶,近年來,超聲心動圖在飛速發(fā)展的計算機技術、不斷更新的超聲醫(yī)學的作用下能夠更為全面、準確、真實評估心肌運動模式,尤其是二維、三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等,因此在早期篩查與診斷冠心病的過程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6]。本文結果表明,冠心病組患者的左室舒張末期內徑長于對照組,但兩組人員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左室收縮末期內徑、收縮期左房縱向應變、舒張早期左房縱向應變、舒張晚期左室縱向應變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冠心病組患者的Vmin、Vmax、Vmean、Qmean均顯著低于對照組,A、Zcp-V、Rp-V均顯著高于對照組,這就將有效依據(jù)提供給了臨床篩查與診斷冠心病的工作。
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左房室結構、時間參數(shù)及血流動力學指標動態(tài)變化能夠將有效依據(jù)提供給臨床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