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梅
摘要:任教十幾年來,找到了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低年級是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基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習作水平,結合自己的教學,我談幾點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興趣、激發(fā)、積累、賞識
一、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孩子從字到詞,從詞到句子,從句到段落,每一步都是一個不小的跨度。在這個時候,老師一定要解除孩子對習作的神秘感,消除學生的習作心理障礙,因此,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以身作則,激發(fā)興趣
教師對寫作的愛好,以及充滿激情的教學,是激發(fā)學生愛好寫作的誘因。教師將自己在報刊上發(fā)表的文章在學生中傳閱或者在習作前寫“下水文”,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我經(jīng)常把班上上發(fā)生的事情記錄下來,讀給班上的孩子們聽。孩子們常常都會發(fā)出“哇哇”的贊嘆聲。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中,漸漸使學生養(yǎng)成記錄身邊小事的習慣。應該說,每個人都有一種向往美好和激發(fā)潛能的強烈欲望,小學生更是如此。一旦讓學生的激情充分燃燒起來,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2、聽、說激趣。
學生在入小學之前,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因勢利導,發(fā)揮學生的聽說能力,為習作做好準備。先聽后說,每次在學生說話之前,教師都要提醒學生注意傾聽別人說話,聽清楚別人的意思,要邊聽邊想,提出不懂的問題,和同桌討論。有時我為了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在一個孩子說完后,馬上讓另一個孩子來復述一遍,這樣還可以讓孩子們的注意力更集中。其次是每天課前四分鐘說話訓練,這是我們班孩子最喜歡的一件事。最初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我們班的孩子很怕說,打不開“話匣子”。每次讓孩子們說句子時,大家都耷拉著腦袋,默不作聲,生怕老師抽到自己。鑒于這種情況,我針對孩子們的心理,根據(jù)農村的實際情況,每個周確定一個主題,前兩個周,我在確定主題時,先示范說,然后再讓孩子們回去想想自己該如何說,先說給父母聽,第二天再到班上說。每天抽兩個孩子在講臺上練習,說完了孩子們評價,然后各人在小組內展示說。最初的時候,孩子們的評價很簡單,說的內容很少,也很怕,半個學期之后,現(xiàn)在每節(jié)課前孩子們都爭先恐后的舉手,生怕老師沒有抽到自己,和之前判若兩人?,F(xiàn)在我不再確定主題了,因為孩子們想說的太多了,有的想把快樂的事情分享給大家,有的想教同學學習跳繩,有的想向某某同學道歉等等。每次說完,我都給予很高的評價,不斷的激勵他們,興趣越來越濃厚,他們就不斷的進步。
二、拓寬閱讀,積累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閱讀是寫作構思的重要渠道?!安环e跬步,無以致千里”?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边@些名言諺語都說明了積累的重要性。因此,教師一定要從低年級就要注重抓學生的積累,這樣才能達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境界。但是,并不是不加選擇隨意的讓學生讀書。除了讓學生“好讀書”外,要指導學生“讀好書”。因此,每學期開學我都要向孩子和家長推薦一些教材之外的課外讀物。如:《十萬個為什么》、《寶葫蘆》、《少年百科知識報》等。我也經(jīng)常和孩子們在一起閱讀一些書報,和他們一起欣賞其中的一些佳作,探討一些問題,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還經(jīng)常引導他們關注新聞,了解當今世界的大事小事,比如“釣魚島事件”, “十八大的召開”,雖然孩子們現(xiàn)在還不懂,但是可以開闊他們的眼界,而且我記得在我提到“釣魚島”事件時,孩子們還講得頭頭是道、情緒十分激動!長此以往,學生心里儲備的寫作素材就豐富了,寫作時就不愁“無米下鍋”了。
三、尋找契機,勤于練筆
在讀和說的基礎上說話是寫話的先導,寫話是說話的發(fā)展。因此,指導學生朗讀和說話的基礎上,我還組織學生練筆。從一年級開始,我就給每個學生準備了一本寫話本,當我遇到許多優(yōu)美的詞、句或段,都會叫學生把它們勾畫下來,讀一讀,背一背,著重感悟,體會。比如:在教學《秋天到》這首兒歌時,孩子們都非常感興趣。我先讓他們把兒歌讀會,并且找一找田里哪些莊稼長得好?孩子們立刻找到有棉花、大豆、高粱和稻子。然后我又問:除了這些莊稼,你還知道哪些?孩子們很快就說出來了,有絲瓜、花生、玉米、白菜以及南瓜等。我乘勝追擊,問:那你還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都有些什么顏色?這些熟悉的東西孩子們很快就說出來了。趁孩子們興奮之余,我立刻進入主題,仿編兒歌。循序漸進,由寫一句話過渡到幾句話,并且提高要求,讓學生把平時學到的詞語和句子運用到寫話中去。這樣讓學生把口頭語言用書面語言的形式準確地表達出來,使學生的動筆、動口能力都得到發(fā)展。
四、賞識孩子,合理評價
每個孩子都希望能得到教師的稱贊,所以,賞識孩子,合理評價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為教師,要以平常心、愛心去面對孩子們的習作,我們應該想到,無論習作的水平如何,這畢竟是學生傾心傾力之作。哪怕是一句形象生動的語言,一個貼切的詞語,甚至一個準確的標點,都應以充滿激情和希望的評語肯定他們的成績。對于剛開始寫作的孩子,更不可以責罰他。我記得我們班的孩子第一次寫作時,我給他們的評價是“你真是一個小作家!”“你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孩子,你寫的句子很美”、你進步真大、你這個詞語用的真好等”,孩子由此獲得了心理和精神的滿足,現(xiàn)在孩子們都盼望寫作文,更期待看老師給他們的評價。所以,不管在什么時候,教師都要蹲下身來,用心去傾聽孩子的心靈,用眼去觀察的生活世界,以兒童的認知水平接納、賞識他們,相信他們。
“萬丈高樓平地起”,對于低年級的習作教學,教師必須耐心指導,一步一個腳印的進行,由句子到段落,由簡單到復雜,切不可“拔苗助長”,這樣才不會抹殺孩子們的習作興趣,習作水平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