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燕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5)
新世紀的廣西,廣西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的發(fā)展正向著全民化,全球化的方向蓬勃邁進,這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挑戰(zhàn)。比如:如何讓更多的中國民眾乃至外國友人了解并接受廣西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如何更準確地翻譯其特有的文化內(nèi)涵和區(qū)域特色,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意譯法是基本的翻譯方法之一。馮慶華在《實用翻譯教程》中對意譯法的解釋如下:“所謂意譯,就是指保持原文內(nèi)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或翻譯文字?!奔词?,意譯法是根據(jù)原文大意進行翻譯,而不是進行逐字逐句翻譯;其不用注重原文的結(jié)構(gòu)或是修辭方法等,但并不意味著添加或刪減原文的內(nèi)容。所以,筆者采用意譯法進行廣西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的英譯時,首先要充分考慮原文,并掌握原文強調(diào)的重點,但不過渡揣摩原文細節(jié),那么翻譯出來的版本就比較自然和流暢,最重要的是,可以給讀者呈現(xiàn)原文的“原汁原味”。
提到意譯法,人們肯定會記起另外一個基本翻譯方法-直譯法。直譯法和意譯法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直譯法就是逐字逐句地翻譯,在保證原文意思一致的情況下,譯文的形式和句法結(jié)構(gòu)也要保持相同。所以,筆者在進行廣西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的英譯時,會將以上這兩種翻譯方法的譯文進行對比分析,讓讀者明白意譯法更能將其文化內(nèi)涵和區(qū)域特點充分展示出來。
在眾多的翻譯方法中,意譯法可以將廣西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所特有的文化內(nèi)涵和區(qū)域特色展現(xiàn)出來。雖然有時候翻譯出來的字數(shù)比較多,但讀者需要的不僅僅是廣西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的表面意義,他們能可以從翻譯中了解其的深刻內(nèi)涵。比如:平果梗米。粳米又叫大米、硬米,是廣西老百姓家中的的主食。粳米不但可以做松軟的米飯,還可以煮粥,粳米粥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可以直接煮,也可以加入其他食材。如果直接用直譯法翻譯平果梗米為Pingguo rice,那么讀者了解到的信息僅僅是這是一種廣西平果產(chǎn)的一種大米,那么其特點和營養(yǎng)價值都沒有得到體現(xiàn),所以,筆者嘗試用意譯法進行翻譯:Pingguo polished round-grained rice,從這個翻譯中,讀者就可以從字里行間明白平果梗米的特點:粳米谷粒短圓、粘性較強、脹性小。
如果將“八月黃”直譯為 August yellow,那么讀者看到后就會很費解,這個譯文跟農(nóng)產(chǎn)品沒有一絲聯(lián)系,所以,筆者認為應該用意譯法將其特點明白的展示出來?!鞍嗽曼S”其實指的是八月黃豆,黃豆最佳的播種時間是六月份,但“八月黃”作為一種新品種,則是在八月播種。相應的譯文:August-planted soybean,這一譯文能讓讀者豁然開朗-了解這是一種新品種的黃豆。
以下筆者將從詞匯和句子兩個方面對廣西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進行英譯,而且用直譯法和意譯法做對比分析,讓讀者更明了意譯法在英譯廣西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的重要作用。
例1:側(cè)嶺油粘
直譯版譯文:Sideridge oil viscosity
意譯版譯文:Celing oil-traced rice
從這兩個譯文中看出,直譯版譯文僅僅將源語言的表層意思翻譯出來,但譯文本身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首先,側(cè)嶺是一個地名,它是廣西河池市金城江區(qū)側(cè)嶺鄉(xiāng),而直譯版譯文則直譯成“山的一側(cè)”,信息傳達不準確;再者,“油粘”是指“油粘米”,其是食用米類的一種。它之所以稱為“油粘米”就因為它煮熟后,飯面會泛起油光,把飯粒放到紙上會有油跡留下。直譯版譯文將其直譯為“油粘度”,這一譯文連這一農(nóng)產(chǎn)品的基本屬性都沒有完整準確地翻譯出來,更不用提它的特點,而“oil-traced”則是充分將其“煮熟后,飯面會泛起油光,把飯粒放到紙上會有油跡留下”的特點展現(xiàn)出來,而且“rice”也讓讀者明白這是一種食用大米。所以,意譯版譯文更貼切,更符合原文想要表達的深層意義。
例2:東興紅姑娘
直譯版譯文:Dongxing red girl
意譯版譯文:Dongxing sweet potato
綜合兩版譯文,直譯版譯文連表達出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都做不到,即是達不到“信”的標準,所以用直譯法翻譯這個農(nóng)產(chǎn)品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反觀意譯版譯文,其將原文想要表達的基本含義翻譯出來了,特別是在翻譯“紅姑娘”時,筆者不是拘泥于字面的意思,而是通過查資料,了解到“東興紅姑娘”指代的是東興的一種甜紅薯,所以意譯版譯文直接明了,不贅述,達到“信,達,雅”的翻譯標準。
例3:都安旱藕
直譯版譯文:Du’an dry lotus root
意譯版譯文:Du’an canna edulis
在翻譯這一廣西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時,首先要明白“旱藕”的含義;它并不是蓮藕,更不是干的蓮藕;它的別名是芭蕉芋、姜芋,是一種粗生的淀粉作物。其多生長在亞熱帶山地,對土壤要求低且耐旱,這就造成有些譯者認為“旱”指的是干旱的意思,其實不然?!癱anna edulis”是芭蕉芋的英語學名,那么這樣的譯文就不會造成任何誤會,外國友人會有很直觀的感覺。
例4:廣西農(nóng)業(yè)歷史悠久、資源豐、優(yōu)勢明顯;要把資源優(yōu)勢利用好,把現(xiàn)代特色農(nóng)業(yè)這篇文章做好。
直譯版譯文:Guangxi has a long history of agriculture,abundant resources and obvious advantages;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and do a good job in the article of moder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意譯版譯文: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Guangxi enjoys a long history,with abundant resources and obvious advantages.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advantageous resources,and write down a new chapter of moder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筆者第一眼看到直譯版譯文時,覺得翻譯得挺好的:用較為簡單的單詞和句式將原文的意思基本翻譯出來了,也注意到了有無主句,要添加主語,整個句子才完整;但直譯法和意譯法的區(qū)別在于意譯法不僅僅翻譯出字面意思,還能將深層次的內(nèi)容和情感也翻譯出來,這樣,英文表達才會更為地道,特別是用“with”作為伴隨性狀態(tài),將廣西農(nóng)業(yè)的特點都帶出來,整個句式不會顯得呆板無趣;此外,中文和英文是差異性極大的兩種文字,在翻譯時,應該遵循彼此的文字規(guī)則和特點,那么兩者其中的一個差異:中文多長句,英文多短句。在直譯版譯文,句式和標點符號都沒有任何修改,就是一個長句,這不符合英文的表達習慣;而意譯版譯文則在句意允許的條件下,將整個長句一分為二,表達更為流暢清晰。最后,“enjoys”和“write down a new chapter”比“has”、“do a good job in”的翻譯要更雅致、更與時俱進。
例5:廣西農(nóng)耕優(yōu)勢自古傳承,以磅礴氣勢、萬千神韻而聞名中外的龍勝梯田,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是廣西源遠流長稻作文明的完美詮釋。
直譯版譯文:Guangxi's agricultural advantages have been inherited since ancient times.Longsheng terrace,which is famous at home and abroad for its majestic momentum and charm,has been successfully selected as an important global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which is a perfect interpretation of Guangxi's long-standing rice culture.
這兩版譯文的差異性較小,譯者通過使用同位語和賓語從句將原文意思都比較準確地表達出來了,但筆者認為意譯版譯文更勝一籌的原因如下:1.第一句主語選擇的恰當性?!癎uangxi”在英文句意上比“Guangxi's agricultural advantages”更適合做主語,這樣更地道一些。2.選詞的精準性?!?famous at home and abroad”本身沒錯,但是“world-famous”的應用更為簡明扼要,更為精準一些。
例6: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直譯版譯文:The river makes a green Luo belt,and the mountain is like a green jade hairpin.
意譯版譯文:There is a famous line of a classic poem to describe the scenery of Guangxi,“the river is clear like green silk ribbon,and the mountain is green like jade hairpin”.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是唐代詩人韓愈贊美桂林大好河山的詩句,意思是那里的江像一條湛青色的紗羅衣帶,那里的山猶如一枚碧玉頭簪。直譯版譯文做到了“信”,將原詩句的基本意思表達出來了,然而這一譯文喪失了詩歌原本對仗的格式和表達,所以“the river is clear like green silk ribbon,and the mountain is green like jade hairpin”在詩歌音律和句式上更貼切。其二,直譯版譯文直接將詩歌翻譯出來,沒有做任何的背景知識的導入,這會讓讀者費解,不知道這到底是描述哪里的山水,而意譯版譯文一開始的背景知識輸入彌補了這一不足。
通過以上六個詞匯和句子的對比翻譯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意譯法的優(yōu)勢:更貼近原文的深層次意思,而且表達更為地道流暢。翻譯是一門高深的藝術(shù),只有通過不斷地推敲、閱讀和查找文獻,積累理論知識和夯實翻譯基本功,才能應用恰當?shù)姆g方法翻譯廣西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才能使其走出廣西,走出中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