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永登縣柳樹鎮(zhèn)復興民族小學 陳小蘭
低年級是作文的啟蒙教育階段,對大部分農(nóng)村低年級學生來說,作文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學習活動。由于學生剛開始接觸作文,對于作文本身就比較陌生,再加上學生知識積累量有限,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問題。為此,在低年級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作文起步教學,進而為學生作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作文起步教學階段,教師首先需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對于農(nóng)村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所接觸的課外讀物比較少,對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內(nèi)容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小學教材中故事類課文是相對較多的,例如《小松鼠找花生》《小熊住山洞》《雪地里的小畫家》《烏鴉喝水》《揠苗助長》《丑小鴨》等。在這些故事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借助故事來讓學生進行故事續(xù)寫或者故事改編,低年級學生對于故事是比較感興趣的,而且小學生的想象力也是比較強的,在閱讀過程中他們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此,教師就可以借助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來進一步開展作文教學。由于這種方式學生的興趣比較強,在寫作過程中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
教師可以從日常生活入手加強素材積累,其實日常生活是非常豐富的寫作素材,只是學生未曾留意。例如,春天到了,各種樹木都開始發(fā)芽,生長,開出美麗的花朵,在學生眼中,這就是很普通的一個季節(jié)變化,但在我們閱讀的優(yōu)秀文章中,春景卻是一個較為常見的內(nèi)容。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中的點滴,并善于將其轉(zhuǎn)化成寫作素材。此外,教師還要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可以每天讓一位學生分享一句名言警句、諺語或者好詞好句,這樣一方面學生在確定分享內(nèi)容時會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其他學生積累更多的素材。知識儲備不足是學生寫作中面臨的最大困難和問題,為此,在作文起步階段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素材積累的好習慣。
寫作不僅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還是思想表達的一種主要方式。為此,在日常習作教學中,教師還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在寫作過程中才能更加真摯。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口語交際“保護有益的小動物”中,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了口語訓練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將口語表達轉(zhuǎn)化成書面語。在低年級作文起步教學中,可以忽視學生寫作技巧的掌握和應用,更側(cè)重學生語言表達是否清晰,語句是否流暢。為此,在作文起步教學階段,教師還需要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只有先做到讓學生暢所欲言,才可以更加順利地開展習作教學。在每次進行寫作之前,教師都不要著急讓學生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jù)這一主題內(nèi)容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和認識,最后讓學生將自己的語言表達轉(zhuǎn)化成書面文字。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寫作的難度,緩解學生對寫作的恐懼感,進而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
在小學起步作文教學中,學生經(jīng)常會陷入對日常瑣事循環(huán)描寫的狀態(tài),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流水賬,因此,在作文起步教學中,教師還要加強寫作技巧和手法的滲透,只有不斷加強寫作技巧的掌握,才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在低年級階段習作主要是看圖寫話,對于農(nóng)村小學生來講,看圖寫話的可操作性也比較強,而且各種圖片資源也比較豐富,教師可獲取的渠道也比較多。為此,在小學作文起步階段,教師可以通過看圖寫話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由于畫面內(nèi)容一般都比較簡單,為了充分發(fā)揮看圖寫話的作用和價值,在看圖寫話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抓住畫面的細節(jié)內(nèi)容,加強對細節(jié)內(nèi)容的描寫,利用看圖寫話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總而言之,教師要重視農(nóng)村小學低年級作文起步教學,讓學生在作文起步教學階段打好習作基礎,養(yǎng)成良好的習作習慣,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